利多卡因联合声频共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观察

2018-03-08 20:52孙青和守睆白广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6期
关键词:利多卡因疗效

孙青+和守睆+白广平

【摘要】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联合声频共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方法 84例神经性耳鸣患者, 采用双盲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 各42例。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 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声频共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 两组耳鸣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耳鸣程度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78.5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满意度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多卡因联合声频共振治疗神经性耳鸣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 提高患者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利多卡因;声频共振;神经性耳鸣;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6.058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lidocaine combined with acoustic reson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neurological tinnitus. Methods A total of 84 neurological tinnitus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double-blind method into combined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idocaine, and the combined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oustic resonanc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innitus degree score (P>0.05). After treatment, both groups had lower tinnitus degree score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combined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mbined group had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5.24% than 78.5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mbined group had higher satisfaction as 92.86% than 76.19%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lidocaine and acoustic resonance shows good clinical efficacy in treating acoustic resonance, and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disease condition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ir satisfaction.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Lidocaine; Acoustic resonance; Neurological tinnitus; Efficacy

神經性耳鸣是临床耳科较常见的疾病, 患者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烦躁、失眠、注意力分散等,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中对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方法较多, 但疗效一般, 患者预后较差[1]。声频共振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治疗方式, 通过超声波以及中低频生物电磁波促进药物渗透至内耳病灶, 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2]。本次研究通过利多卡因联合声频共振治疗神经性耳鸣,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84例神经性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双盲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 各42例。联合组中男26例, 女16例, 年龄18~73岁, 平均年龄(49.54±7.82)岁, 病程1~35个月, 平均病程(22.39±8.54)个月;对照组中男25例, 女17例, 年龄19~72岁, 平均年龄(48.84±7.72)岁, 病程1~36个月, 平均病程(22.65±8.21)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1021148)10 mg静脉滴注, 1次/d。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声频共振治疗, 方法如下:将生物导电片紧贴于患者对侧耳部, 患耳朝上, 在外耳道中注入药液, 常用的药液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丹参注射液、地塞米松等。再置入探头, 根据患者神经损伤的具体情况合理调节共振频率以及输出强度, 逐渐增加, 直到患者感受到跳动感、微麻感或声响后, 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 适当增加治疗强度。endprint

1. 3 觀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耳鸣程度评分、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耳鸣程度评分越高, 表示患者症状越严重。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治疗后耳鸣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治疗后耳鸣未完全消失, 耳鸣程度评分下降≥8分;有效:治疗后耳鸣程度评分下降≥4分;无效:治疗后耳鸣症状无明显改善, 甚至加剧。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 由患者进行评价,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前后耳鸣程度评分对比 治疗前, 两组耳鸣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耳鸣程度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联合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78.5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满意度对比 联合组满意度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神经性耳鸣指的是在外界无声源刺激或电刺激的情况下, 耳内出现声响的主观感觉[3]。耳鸣的发生机制主要是耳蜗供血不足以及组织细胞缺氧。长期耳鸣状态下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4]。因此, 临床中必须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前, 两组耳鸣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耳鸣程度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78.5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满意度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如下:声频共振通过协调多种因子促进了耳蜗内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 保证血氧的弥散, 恢复耳蜗的血氧供应, 保证了听觉毛细胞以及神经末梢的恢复, 同时还能缓解炎症反应。声频共振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软化角质层, 提高生物膜的通透性, 从而保证药液的有效吸收。②药物成分保存效果较好, 药理作用完整。有临床研究发现[5], 内耳局部药液的浓度是其他给药途径的20~200倍, 且治疗后药液能持续数小时, 参与到血液以及淋巴循环中, 保证药物的效果。③耳频共振能调节组织内部的碱性, 缓解患者炎症反应[6-8]。④通过温热效应, 能有效刺激血液循环, 促进新陈代谢, 为局部组织提供营养。⑤通过对共振频率的调节, 能产生与听力损失区对应的超声波以及中低频生物电磁波, 与神经毛细胞的频率相似, 能提高毛细胞的兴奋性[9, 10]。利多卡因属于膜稳定剂, 对Na+具有抑制性, 阻断传入冲动, 减少对耳蜗以及前庭的病理性刺激, 缓解耳鸣、眩晕等临床症状[5, 6]。同时, 利多卡因还具有扩张血管的效果, 能改善耳蜗以及中枢神经的血液循环, 缓解异常兴奋与恶性循环, 改变放电活动, 从而起到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利多卡因联合声频共振治疗神经性耳鸣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 提高患者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米尔班祖农. 利多卡因联合声频共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13):80-81.

[2] 张伟. 利多卡因联合声频共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效果观察. 心理医生, 2017, 23(19):201-202.

[3] 邹桂年. 2%利多卡因耳后封闭联合药物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观察及不良反应观察.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27(1):66-67.

[4] 袁野. 利多卡因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效果评估及研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 11(5):104-105.

[5] 谢焕清. 感音神经性耳鸣的临床治疗与研究.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18):234.

[6] 吴华. 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 河北医药, 2013, 35(14):2136-2137.

[7] 蒋守喆, 农光耀, 刘仕录, 等. 利多卡因联合声频共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观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3):347-348.

[8] 吴焕革. 声频共振治疗神经性耳鸣.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2(2):9.

[9] 李灵, 杨金梅, 陈可. 针刺结合声频共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观察. 中国康复, 2015(3):217-218.

[10] 刘敏娟, 许明军, 张远洋. 电针配合声频共振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观察.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19(4):94-97.

[收稿日期:2017-11-20]endprint

猜你喜欢
利多卡因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结膜下注射利多卡因对全麻斜视矫正术中眼心反射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利多卡因还有这个副作用千万注意
加拿大警示2%利多卡因凝胶婴幼儿严重副作用的潜在风险
3.5%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的研究进展
静脉用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