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研究

2018-03-08 21:07张云罗钊芹林小艳杨玉玲蒋凤婷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6期
关键词:基础护理乳腺癌

张云+罗钊芹+林小艳+杨玉玲+蒋凤婷

【摘要】 目的 研究集束化护理对乳腺癌的干预效果。方法 97例乳腺癌患者, 随机分为基础护理组(RNG组, 48例)、集束化护理组(CNG组, 49例)。RNG组采用基础护理, CNG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CNG组的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及躯体功能评分分别为(75.93±7.08)、(68.43±7.02)、(90.43±7.87)、(91.06±8.11)、(79.66±7.45)分, 高于RNG组的(60.75±4.82)、(57.49±6.28)、(75.88±9.31)、(82.51±7.94)、(65.42±8.5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能优化乳腺癌护理服务,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干预;乳腺癌;基础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6.089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clus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97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outine nursing group (RNG group, 48 cases) and cluster nursing group (CNG group, 49 cases). The clinical effect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CNG group had emotional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cognitive function, role function and somatic function score respectively as (75.93±7.08), (68.43±7.02), (90.43±7.87), (91.06±8.11) and (79.66±7.45) points, which were higher than (60.75±4.82), (57.49±6.28), (75.88±9.31), (82.51±7.94) and (65.42±8.52) points in RNG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luster nursing can optimize the nursing service of breast cancer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 Clus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Breast cancer; Routine nursing

乳腺癌的易感因素包括癌前病变、不育、未婚、饮食不健康、高龄初产、家族史等, 全球范围每年新增患病人数约为120万人, 发病后可能导致体形变化, 引起身体缺陷, 影响心理、家庭或社会功能, 因此医学界普遍认为乳腺癌属于全身性疾病与身心疾病[1]。目前多采用手术、生物、内分泌、化疗及放疗等综合性疗法治疗乳腺癌, 为了让患者积极配合综合治疗、改善结局, 可运用经过临床验证的一组集束化护理元素持续性干预与康复相关的环境、生理与心理因素, 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及行为[2]。本文研究了集束化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97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结合影像学与病理检查、临床表现确诊为恶性肿瘤, 入选对象均为女性, 出现乳头瘙痒、乳头溢液、乳晕异常、乳头湿疹、乳腺增生、乳腺刺痛、乳房肿块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见癌细胞浸润皮肤或粘连胸壁、胸肌等组织, 淋巴结无痛、质硬、肿大, 可被推动。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基础护理组(routing nursing group, 简称RNG组, 48例)和集束化护理组(cluster nursing group, 简称CNG组, 49例)。RNG组年龄31~64岁, 平均年龄(42.8±7.9)岁;

未婚7例, 已婚41例;未育11例, 已育37例;小叶癌5例, 单纯癌8例, 湿疹样癌3例, 导管内癌7例, 髓样癌4例, 导管癌10例, 黏液癌2例, 腺癌9例;肝转移6例, 骨转移5例, 肺转移9例;体重45~67 kg, 平均体重(55.7±5.2)kg。

CNG组年龄32~66岁, 平均年龄(42.4±8.7)岁;未婚9例, 已婚40例;未育13例, 已育36例;小叶癌8例, 单纯癌7例, 湿疹样癌2例, 导管内癌9例, 髓样癌2例, 导管癌16例, 黏液癌1例, 腺癌4例;肝转移7例, 骨转移4例, 肺转移10例;体重44~65 kg, 平均体重(55.3±5.9)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RNG组 采用基础护理干预。常规告知病情、治疗措施与预后, 同时结合环境、药物、康复等护理服务, 协助与指导相关检查, 观察与记录生理指标、病情变化。

1. 2. 2 CNG组 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先构建集束化护理团队, 团队成员有责任护士、护师、主管護师及肿瘤专科医生。依据循证医学方法检索乳腺癌护理相关文献, 检索文献时采用了Cochrane Library、Medline、知网及万方等数据库。利用循证评估工具评定文献证据级别与质量, 在检索到的文献中提取推荐强度高的集束化护理证据, 结合护理证据与患者资料、护理需求预调查结果、临床护理经验制定规范性干预策略, 将多个单一干预措施捆绑成一组集束化护理措施。制定与落实集束化护理方案时需层层把关, 利用监测表持续跟进集束化护理落实情况, 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点。①保证医院环境安全舒适, 与患者见面时保持自然微笑, 听取主诉, 耐心解答疑问, 说明情绪管理方法, 了解患者配偶、家庭信息及社会支持情况、心理状态, 针对性帮助患者缓解内心压力、外界压力, 如让患者观看喜剧、幽默剧, 倾听音乐, 传达积极康复信号, 鼓励病友互相开导等, 以调整心态与精神状况。鼓励患者亲属及朋友主动提供心理支持、经济支持、感情支持, 促使患者重塑信心坚持治疗[3]。②实施治疗与护理操作前, 细心与患者交流, 患者认可与接受后方可开始, 鼓励患者表达创伤、疼痛感受, 引导疼痛淡化意念或运用放松疗法、心理干预疗法、舞蹈训练疗法、穴位按摩疗法缓解疼痛。③指导患者适量运动及锻炼肢体功能, 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时间应≥75 min/周, 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应≥150 min/周[4]。提倡患者学习肌肉放松、腹式呼吸方法与康复操, 多参加社会活动、娱乐活动, 敞开心扉与家人交流, 保证睡眠与休息、生活规律。④结合患者个人饮食习惯、专业临床知识帮助制定饮食计划或提供饮食建议, 保证膳食合理、清淡, 避免高热量与高脂肪、火烤、烟熏、盐腌饮食, 多食粗纤维含量丰富的新鲜果蔬, 如花椰菜、卷心菜, 禁忌未知成分、胎盘与胎盘制品等保健品。适量补充奶制品、豆类食物、瘦肉及海产品, 戒烟控酒, 睡前可按揉腹部, 按揉时间为10~15 min, 晨起饮一杯淡盐水或温开水[5]。endprint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护理后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问卷(EORTC QLQC30)评估两组的社会、情绪、认知、角色及躯体功能, 分值范围0~100分, 分数越高表示癌症患者的各项功能及护理效果越好[6]。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NG组的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及躯体功能评分分别为(75.93±7.08)、(68.43±7.02)、(90.43±7.87)、(91.06±8.11)、(79.66±7.45)分, 高于RNG组的(60.75±4.82)、(57.49±6.28)、(75.88±9.31)、(82.51±7.94)、(65.42±8.5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乳腺癌可导致患者产生沉重心理负担, 影响工作、家庭、婚姻, 应重视治疗疾病本身, 及运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身心状态, 以促进康复。本文对比了集束化护理、基础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的干预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 CNG组的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及躯体功能评分分别为(75.93±7.08)、(68.43±7.02)、(90.43±7.87)、(91.06±8.11)、(79.66±7.45)分, 高于RNG组的(60.75±4.82)、(57.49±6.28)、(75.88±9.31)、(82.51±7.94)、(65.42±8.5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实集束化护理能有效促进乳腺癌患者恢复多种身心功能与社会功能。相对于依据传统经验的基础护理, 组成集束化护理的各个元素以可靠的护理研究结论作为指导、依据, 得到了广泛认可、简单明确、易于接受、具体、可操作, 能将刚性循证指南与概念转化成临床实践, 以过程管理方式控制护理指标, 定期监测与分析干预措施落实情况, 强调捆绑式、计划性、全面性、持续性干预, 精准发现与动态监控、调整影响护理质量的敏感性指标[7]。运用集束化护理能保证锻炼指导、心理干预及健康宣教等干预措施的高效性、细致性、综合性、针对性、持续性, 使乳腺癌患者得到有效的社会支持与心理支持、持续照护, 循序渐进、规范推进病情评估、心理疏导及康复锻炼等干预措施, 有效调整认知、信念与行为, 激发承担意识与寻找生存目的、控制自我, 减轻癌症带来的痛苦, 优化护理结局[8]。

综上所述, 集束化护理能优化乳腺癌护理服务,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谭艳, 谌永毅, 蔡欣, 等. 一例3D打印技术辅助开展乳腺肿瘤手术的护理配合. 护士进修杂志, 2016, 31(22):2104-2105.

[2] 蔡英杰, 高冉, 史铁英, 等. 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期支持性照顾需求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 23(9):997-1000.

[3] 張桂智, 黄仕颖, 吕俊红. ABVS与X线摄影定位及定性诊断乳腺肿瘤的对照研究.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 27(7):1258-1260.

[4] 徐磊.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29):225-226.

[5] 赵玉芹.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 中国医学创新, 2014(10):107-109.

[6] 凡遵凤. 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前及术后的应用. 当代护士旬刊, 2013(9):41-42.

[7] 徐友娣. 中医综合护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恢复期34例中的应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 25(11):126.

[8] 刘莹.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16):239-240.

[收稿日期:2017-11-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础护理乳腺癌
不开刀治疗乳腺癌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男性也应注意乳腺癌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钻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分析
太干净的女性易患乳腺癌
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影响分析
临床基础护理落实现状调查分析与策略应对
MCF—7乳腺癌细胞的国内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