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em自理模式在帕金森病患者家庭护理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2018-03-08 21:46施金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6期
关键词:家庭护理帕金森病

施金艳

【摘要】 目的 研究Orem自理模式在帕金森病患者家庭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50例帕金森病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附加Orem自理模式,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78.4±10.5)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1±11.3)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24/25),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8.00%(17/25),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Orem自理模式应用于帕金森病患者家庭护理中, 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保证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 Orem自理模式;帕金森病;家庭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6.118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病变疾病, 随着病情不断发展恶化, 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躯体功能以及神经功能, 使其失去正常生活以及正常的躯体能力, 严重影响其身体状态以及正常生活[1]。因此, 有必要采取合理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对其进行干预。本文取50例帕金森病患者, 研究Orem自理模式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内科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经过相关临床诊断均被确诊为帕金森病患者, 且无严重心、肾、肺等器官疾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5例。观察组男

11例, 女14例;年龄47~80岁, 平均年龄(63.5±5.5)岁。对照组男12例, 女13例;年龄48~81岁, 平均年龄(63.8±5.7)岁。

本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全部患者自愿参与,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具体为: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采取分级护理, 对其生活及行为习惯进行常规护理, 定期对其精神状态及行为习惯进行观察, 并向患者家属嘱咐患者相关护理的注意事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附加Orem自理模式, 具体为: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评估, 判断针对其开展护理中是否存在问题, 并给予其补偿性护理以及部分补偿性护理。当患者自身无自理能力时, 则需要护理人员介入其生活, 定期对其身体状态进行观察, 如有特殊情况则立即通知医师对其进行干预。部分补偿性护理则指的是患者自身拥有一定程度的自理能力, 护理人员可以对其实施辅助护理, 对于患者力所能及的事情, 要求其自己处理, 以便于防止出现退行性病变。此外, 在科技水平提升的背景下, 护患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微信等网络通讯平台进行, 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 了解患者服药以及执行康复治疗情况, 从而有效保证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效果。两组患者护理2个月为

1个周期。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以自制评分表[2]为评判标准, 满分100分, >60分:为良, 患者生活可进行自理;40~60分:为中度功能障碍, 生活需要帮助;20~40分:为重度功能障碍, 生活依赖明显;<20分:为完全残疾, 生活完全依赖。护理满意度依据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 满分100分。非常满意:评分>85分;满意:评分60~85分;不满意:评分<60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78.4±10.5)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1±11.3)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 (24/25),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8.00%(17/25),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統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帕金森病在临床中属于一种相对常见的神经系统病变疾病, 多发于老年人。据相关资料显示[3], 由于老年人身体状态及相关机能均处于下降状态中, 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而帕金森则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疾病, 当机体患上该病后, 会出现行动迟缓、僵直以及静止性震颤等临床表现, 而在神经方面则伴焦虑、抑郁以及神经功能紊乱等情感障碍和意识改变, 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及身体状态。Orem自理模式则是美国护理学家Dorothea E.Orem提出的一个护理理论, 主要针对部分缺乏自理能力的患者, 通过安排和介入对其提供护理, 合理的发挥出患者自身的潜能, 使其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 帮助其早日恢复健康[4-10]。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78.4± 10.5)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1±11.3)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24/25),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8.00%(17/25),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将Orem自理模式应用于帕金森病患者家庭护理中, 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保证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贾春梅. Orem自理模式在帕金森病患者家庭护理中的应用.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15(3):227-228.

[2] 廖伟华, 李秀葵. Orem自理模式在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18):98-100.

[3] 高欣. Orem自理护理模式对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6):247-248.

[4] 孙广珍. Orem自理模式训练对帕金森病疗效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2):134-135.

[5] 肖湘梅. Orem 自理模式在帕金森病患者家庭护理中的应用. 母婴世界, 2015(4):305.

[6] 肖利亚. Orem自理模式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当代护士(旬刊), 2015(12):28-29.

[7] 李玉琴. Orem自理模式在帕金森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23):5586-5587.

[8] 陈玉琴, 曾巧环, 钟雪君. Orem自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22):16-17.

[9] 张赛春. Orem自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2):132-133.

[10] 张亚萍. Orem自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当代护士(旬刊), 2011(1):23-24.

[收稿日期:2017-11-13]

猜你喜欢
家庭护理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不只是手抖这么简单,这些“非运动症状”你留意到了吗
降糖药可治帕金森病
胫腓骨骨折患者体外固定装置术后家庭护理效果分析
焦虑、抑郁或是帕金森病先兆
家庭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尿路感染效果
“帕金森”不止是“抖”
手不抖,也可能是帕金森病
社区家庭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及家庭护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