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伴发糖尿病的患者护理体会分析

2018-03-08 21:48郑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6期
关键词:躁狂症护理分析精神分裂症

郑华

【摘要】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50例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5例。对照组采取普通方法进行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

(1/25)低于对照组的32.00%(8/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396, P<0.05)。观察组拒绝饮食1例, 暴饮暴食1例, 不去运动1例, 不了解健康知识1例, 生活方式情况几率为16.00%(4/25), 对照组拒绝饮食

4例, 暴饮暴食3例, 不去运动5例, 不了解健康知识3例, 生活方式情况几率为60.00%(15/25), 观察组生活方式情况几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527, P<0.05)。结论 通过对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 抑制患者的不良情绪反应, 提升患者依从性, 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使得病情往良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糖尿病;护理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6.120

精神类病症于临床较为常见, 而躁狂症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境高涨、思维奔逸、自我评价过高、精神运动性兴奋、食欲性欲强于常人。一般治疗这两种疾病的方法采用药物治疗, 如抗精神药治疗和钾盐治疗[1, 2]。但由于患有精神病患者的病程长、治疗时间长、容易发作等特点, 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现象。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 可有效提升患者依从性, 降低并发症事件的发生, 缓解病情的发展。因此本文选取

50例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分组研究, 对针对性护理有效性加以探索,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接收的50例

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5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13例, 年龄35~54岁, 平均年龄(44.31±4.51)岁。观察组中男13例、女12例, 年龄34~55岁, 平均年龄(45.54±4.64)岁。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普通方法进行护理, 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 2. 1 普通护理 患者入院后,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心理进行系统的评估, 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动态观察患者的呼吸以及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另外, 协助医生帮助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健康宣教、感染状况评估等常规护理手段。

1. 2. 2 针对性护理

1. 2. 2. 1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主要以低糖、低脂为主, 同时添加高纤维以及一些维生素的食物, 主要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物质支持。另外, 患者应定时定量的进食。但由于患有精神分裂症伴有糖尿病患者与常人不同, 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饮食管理, 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若患者出现拒绝饮食的情况, 要耐心引导、了解患者的饮食喜好。躁狂症伴糖尿病患者与精神分裂症伴有糖尿病患者相似, 不同的是躁狂症患者需注意存积食物。

1. 2. 2. 2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大多数精神病患者对治疗方案缺乏一定的了解, 因此会产生排斥、抵触的心理。护理人员此时应与患者进行多次的沟通,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系统的评估, 并制定专门的心理护理方案。

1. 2. 2. 3 预防感染 由于精神分裂症存在严重的情感认知障碍, 因此, 护理人员应每天定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监测。而躁狂症患者对自身的病情会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会比较关注自己的病情状况, 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 告知患者病情状况, 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 降低感染发生率。另外, 要注意保暖、保持生活环境清洁干净, 定期对病房进行通风、消毒灭菌。

1. 2. 2. 4 治疗性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年龄段、病情程度的患者, 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精神分裂症伴有糖尿病患者应餐后1 h后进行户外活动, 若长期卧病在床的患者, 护理人员应搀扶患者去户外活动, 有利于促进人体中的糖代谢、降低血糖。若是躁狂症患者, 禁止患者运动量过大, 应给予患者充足的休息时间。另外, 护理人员与患者讲解通过药物治疗治愈的成功案例, 鼓励和引导患者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病魔。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 对患者开展一些针对性、目的性的健康宣教活动, 给患者发一些健康知识的小册子, 护理人员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讲解里面的知识, 必要时, 用打手语的方式让患者能够清楚的了解健康知识。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方式情况、并发症发生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1/25)低于对照组的32.00%(8/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396, P<0.05)。

2. 2 两组患者生活方式情况比较 观察组拒绝饮食1例, 暴饮暴食1例, 不去运动1例, 不了解健康知识1例, 生活方式情况几率为16.00%(4/25), 对照组拒绝饮食4例, 暴饮暴食3例, 不去运动5例, 不了解健康知识3例, 生活方式情况几率为60.00%(15/25), 观察组生活方式情况几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527, 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较为复杂, 其病理机制目前尚未完全了解。该疾病的高发人群是青壮年, 其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者的情感、意志和行为、认知功能均有严重的障碍。其临床分型有偏执型、青春型、紧张型、单纯型、未分化型、残留型[3-5]。

本文通過研究发现, 通过对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伴发糖尿病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 观察到患者的生活方式相较于普通护理的对照组得到了显著提升, 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了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患者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临床治疗效果[6-8], 且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显著的提升, 避免了发生其他并发症事件, 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痛苦, 同时控制了血糖浓度, 值得临床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雪珍. 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发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吉林医学, 2015, 34(36):7780.

[2] 王奎, 孙晨. 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发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心理医生, 2016, 22(4):17-18.

[3] 张盛红. 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发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21):232-233.

[4] 公宝霞. 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发糖尿病的临床护理研究. 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2):133-134.

[5] 杨慧敏. 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发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6, 1(3):71, 73.

[6] 龚有红, 吴春秀, 许梅娟, 等. 精神分裂症伴发糖尿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干预. 医学信息, 2015(2):145.

[7] 陈爱军. 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发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3):363-365.

[8] 朱静波. 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伴发糖尿病的患者护理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46):9016-9017.

[收稿日期:2017-10-17]

猜你喜欢
躁狂症护理分析精神分裂症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喹硫平与利培酮分别联合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疗效比较观察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躁狂症病人护理工作是怎样的
整天太兴奋或患躁狂症
有钱!任性!有种挥霍叫躁狂!
急诊留观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心理护理对减轻空腹抽血患者不良反应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