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道德教育内容的有效性构成

2018-03-08 18:57沈艳艳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育内容正当性真实性

沈艳艳

摘要:道德教育内容是学校开展德育教学的重要依据,道德教育内容安排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道德水平的高低。面对道德教育内容在言说道德生活方面缺乏真实性、在设计具体内容方面缺失正当性、在表达主观世界方面有违真诚性等问题,必须建构一种有效的道德教育内容来守护学生道德成长。有效道德教育内容在展现生活全貌上具有真实性,在内容设计程序上体现正当性,在自我观点表达上具有真诚性。

关键词:教育内容;道德教育;真实性;正当性;真诚性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1A-0007-04

人作为一种道德存在,是道德教育的目的。道德教育对个体的道德成长有着重要的价值,学校开展怎样的道德教育,便会培养出怎样的道德个体。有效道德教育的开展离不开有效道德教育内容的确立。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学生道德水平的高低。

一、道德教育内容的有效之维

道德教育内容简称为德育内容,是指“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具体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及其体系”[1]。有效的道德教育内容必须包括以下三个维度:

1.内容具有伦理合法性

对道德教育的内容进行审视的视角多重多样。视角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是千差万别。从政治学的视角进行审视,主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社会安定;从经济学视角审视,主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而从伦理学的视角进行审视,则主要看其是否合乎社会伦理精神,即是否具有伦理上的合法性。面对学校道德内容安排的同质化、标准化倾向,我们必须摆脱效率至上、秩序至上的思维模式,从内容伦理的视角去考量学校道德教育内容安排的伦理合法性。内容伦理不仅要关注内容的伦理属性,也要关注其所蕴含的伦理价值观念。道德内容以维护社会安定、培养个体善性为目的,社会安定、个体发展是道德内容确立的两大依据,是内容安排的属性依据。道德内容中的伦理价值观念既涉及社会方面,培养社会需要的个体;又包含个体方面,以受教育者自身特点与需求为依托。兼顾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道德内容才具备伦理上的合法性。

2.内容伦理内嵌于内容之中

内容伦理之所以存在,主要缘于伦理道德领域是一种“嵌入式”的实践领域。伦理道德领域需要依托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实践领域,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展现出来。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虽然伦理道德领域不是一个独立的实践领域,但一切社会实践领域都内蕴着某种社会伦理精神。“伦理道德是人类实践中隐而不露又无所不在的灵魂。”[2]在社会的形成、运行过程中,伦理道德精神必然会“嵌入”道德内容之中,成为内容的一个重要维度。“大凡一切属于人的现象性活动,都无一例外地属于伦理道德。”[3]道德内容具体表现为“我应该做什么”“我不能做什么”的规约性的条文指令,看似价值无涉,其实却饱含着价值关怀。个体“应该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受制于一定的社会伦理价值观念的制约。可见,内容不仅是技术性的,规范与指导人们的行动,还是价值性的,蕴藏某种伦理价值。在某种程度上,道德内容与伦理具有内在通连性。这种通连性表现为道德内容为个体意志实践规划具体样式。两者之间内在通连性为我们分析道德内容的伦理属性提供可能。

3.伦理精神蕴藏于道德内容之中

道德教育活动存在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出遵从社会法制的社会群体,更重要的目的是塑造道德良好的社会个体。价值观念的传递必须借由道德育活动才能实现,而且必须经由道德内容才能得以彰显。道德教育是一种伦理实践活动,教育共同体则是一个伦理共同体。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必然嵌入学校教育之中,所以学校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一定的伦理原则之上,满足一定的伦理精神。在这种意义上说,道德内容安排首先应该是合乎伦理精神的,满足“合法性”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谈论其他。

二、有效式微:道德内容安排的“去有效性”

现代社会在工具理性的影响下,道德内容逐渐向功利主义趋近,同质、标准的内容安排,将培养具备公共德性的社会公民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而不去思考道德教育在个体善性发展方面是否具有同等效力。由此,道德教育活动裂变为一种技术性活动,导致参与活动的个体的意義与存在价值消解。

1.言说道德生活缺乏真实性

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对于效率的追求合乎了社会理性化的发展趋势。在韦伯那里,社会的理性化包括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两个方面。在理论上这两个方面也应该是同构的,而在社会生活中工具理性常常压制了价值理性而支配着社会生活。学校教育在工具理性的影响下,以追求效率为目标,在道德教育中表现为同质化的内容为高效的道德教育提供内部支撑。“无思”的教育者毫无保留地把书本中既存的规则、规范教授给学生,企图培养出统一标准的“高质量”人才。效率至上的运行逻辑导致道德内容中价值理性的陨落。

我们的道德教育总是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服从“道德应当”,无条件地去追求崇高的伦理美德。殊不知,我们的生活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理想国”中的“绝对精神”是不存在的。脱离生活世界、忽视道德现实的道德内容的效果是低下的,甚至会产生反作用。“道德应当”将道德现状从现实中抽离出来。“没有为道德主体留下空间”[4],学生只能接触到“泛应当化”“泛理想化”的道德观念。譬如,“道德应当”只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但是,当我们看见他者因为不诚实而获利,我们还会继续对这种“道德应当”心服口服吗?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道德生活之外,无法获得完整的道德体验,无法做出独立的道德判断,“道德自我在碎片中不能并且没有生存下来”[5]。

2.设计道德内容缺失正当性

在谈论道德内容正当性的问题时,必须明确两点:一是道德内容的设计者是人,即道德内容在建构方面具有“人为性”;二是道德内容是为人设立的,即道德内容是为人服务的,具有“为人性”。同时满足“人为”正当性与“为人”正当性的道德规范才是我们应该倡导与遵循的。但现实道德教育中,“人为”的道德规范偏离了个体的生活世界,所设立的道德规则与规范过于理想、过于应当,并且还想当然地认为理想的道德规范定会培养出理性的、合乎规范的道德个体。endprint

为了提高德育效率,道德内容设计者对道德内容进行计算、控制与预测,并努力消除妨碍道德教育有效推进的不确定性因素。“效率至上”的目标追求犹如“脑中之轮”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设计者对道德教育的目标定位。道德规范的设计要求过高,要求过严,甚至常人難以企及的“崇高美德”也频频出现在道德教育内容中。接受道德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他们是发展尚不完善、有待塑造的“未完成的人”,过高、过严的要求让学生感到的“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6]。学生成了道德教育中的控制对象,“人为”的道德规范与“为人”的道德规范其实质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但在实践中却走向了对立。

3.表达主观世界有违真诚性

真诚性是建立在主观世界基础之上的,主观世界是由人的内在情感构成的。真诚的判定是言说者对自己内心情感或体验的表达,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情感或体验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可能会进行虚假的,甚至错误的表达。这一点在教育者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道德教育中,道德内容虽然看似是一种静态存在物,其实质代表的却是“他者”,即道德内容设计者的想法。他们与教育者的身份表征不一样,其话语表达不可避免带有各自的倾向性。此时,矛盾出现了。教育者是道德教育的实施者,在道德教育中诉说着别人的话语,成为“他者”的代理人。身为教育者的“我”与他者生活经历不同,扮演的社会角色迥异,这就决定了他者的想法与“我”的想法不可能完全一致。但囿于“我”的教师身份,“我”只能在允许的范围内发表观点。教育者违背主观世界的话语表达违背了交往行为中的真诚性原则。

教育者或被动或主动违背交往中的真诚性原则,致使学生也在无意识中进行违背自己真实意愿的表达。教育者为完成道德教育任务,苦思冥想如何将教材中完美的道德内容呈现给学生。学生在教育者一步一步的引导中,逐渐失去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即使存有质疑,为了迎合教育者,学生仍会表现出信服的假象。道德教育中,“我们的儿童像羊群一样被赶进工厂,在那里无视他们独特的个性,而把他们按照同一个模样加工和塑造。我们的教师们被迫或自认为是被迫去按照别人给他们规定好的路线去教学。这种教育制度既使学生异化,也使教师异化了”[7]。

三、内容有效:守护学生道德成长的内容安排

面对学校道德内容安排的“去有效性”以及所造成的道德生活危机,我们需要跨越工具理性的藩篱,不仅要关注内容安排在效率层面的有效性,还要关注内容安排在效果层面的有效性。

1.在展现生活全貌上具有真实性

“真实性”这一有效性要求,是建立在客观世界的基础之上的。客观世界基础上的道德内容源于学生所处的具体空间,它面向真实的社会生活。生活是道德内容的本源,情境性是道德的主要特征。我们必须立足于具体的时空条件来讨论道德问题以及道德现象,呈现社会真实的道德全貌。真实的道德全貌既有正面的高尚美德,也有负面的缺德行为,道德内容必须同时展现这两个方面,体现道德内容的真实性。

守护道德生活的内容安排应该以“人”为逻辑起点,以“人”的生活世界为依据。任何一种否定人的生活世界的存在的内容安排,无论多么严密、有效,都会因为缺乏伦理正当性而遭人摒弃。人的发展是道德教育的最高指向,这一指向表现为教育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把人培育成兼具主体性与公共性的人。守护学生道德生活的合法内容要以学生作为人的存在为前提,以学生真实的生活背景为依据,体现道德内容的真实性。

2.在内容设计程序上体现正当性

道德规范的正当性体现在制定规范程序的合法性之中,即同时满足“人为”与“为人”的正当性要求。道德内容设计者是道德规范的建构主体,学生是道德规范的接受主体,道德规范的制定应该是出自设计者与学生双方的需要。道德内容设计者代表国家、社会等的利益,需要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追求公共德性的养成。同时学生出于自身生活的需要,也应该遵守道德规范,培养个体善性。正当的道德内容不是由道德设计者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空想出来的,也不是根据道德主体的主观臆想生成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理解的视域”,每个人头脑中都预先存在着“偏见”,无论作多么客观、科学的考察,任何解释都摆脱不了自己头脑中预先存在的“视域”的限制。

商谈伦理强调“规范的应然有效性具有主体间性的特征”[8],所以道德内容必须由设计者与学生在商谈与对话中生成,从而彰显道德内容的正当性。参与主体站在不同的身份角度,运用自身“个体理性”在“理想的话语环境”中进行商谈。“所谓‘理想的话语环境,意味着话语论证的初始条件,应该解释为一种必须努力实现话语规范的伦理学前提。”[9]在这种既定前提之下,道德内容设计者和学生可以带有其特定的利益取向与价值立场,可以将其“偏见”“好恶”甚至“利益”带入对话过程。每一位参与者均有同等参与话语论证的权利,可以随时发表意见,提出质疑,坦露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理想的情景“包容一切边缘群体,并且相互尊重”[10],情景中的个体都“对作为我们中间一员的他者负责”[11],在个体自由的前提下进行商谈与对话,力求达成某种“共识”。但这种“共识并不像利奥塔所说,必定会抹杀个性,取消话语的多元性;相反,是建筑在对个性和多元性的承认之上的。但承认多元性和个性决不意味着异质多元的话语可以不遵守任何规则,可以超越语言交往的有效性要求”[12]。道德内容设计者与学生共同就道德存在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在理想的情境中设计正当的道德内容。

3.在自我观点表达上具有真诚性

“‘真诚性这一有效性要求是建立在主观世界基础之上的,因为真诚的判断要看主观意图与实际行为是否相符,而真诚的判定又离不开对说者的内心情感或体验加以言说的‘表达功能。”[13]道德教育的内容虽然不是由教育者和学生设计的,但是教学过程中,他们必须真诚地表达各自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觉,并且通过行为将想法和感受外化为可觉知的状态,做到言语与行为相符合。教育者要真诚表达对学生的美好期望,使学生觉得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规范是来自教育者心灵深处的真诚愿望。在面对教育者的真诚教授时,学生也要坦诚相待,不能因为外在的压力而发出虚伪的道德声音。教育者在面对他者设计的道德内容时,只有自身发自肺腑地信服了,才能将道德真谛与自己的行为表现融合在一起,才能为学生树立一个可供学习的榜样。endprint

教育界以及整个社会应该积极努力创设一个能够真诚表达思想观念的“理想的话语环境”,避免道德教育结出不道德的恶果。真诚地表达自己的主观世界是学生的天性,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学生,都需要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所想。在表达主观世界时,一定要注意表达的真实性,对虚假的甚至不正当的道德内容要敢于真诚地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参考文献:

[1]赵玉英,张典兵.德育原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99.

[2][3]高兆明.制度伦理与制度“善”[J].中国社会科学, 2007(6):41-52.

[4][5][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张成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233.232.

[6]马克思.1844年經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43.

[7]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119.

[8][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03.

[9]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153.

[10][11][德]哈贝马斯.包容他者[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2(前言).1(前言)

[12]章国锋.哈贝马斯访谈录[J].外国文学评论, 2000(1).

[13]胡军良.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126.

责任编辑:杨孝如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contents ar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moral levels of students. Facing the problems with moral education contents of lacking authenticity in moral life, loss of legitimacy in concrete contents, and violation of sincerity in subjects expression, we must construct an effective kind of moral education contents to protect students moral growth. Effective moral education contents have authenticity in displaying students lives, embody legitimacy in the program of content designing, and possess sincerity in expressing ones own views.

Key words: education content; moral education; authenticity; legitimacy; sincerity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内容正当性真实性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法治:理据、内涵与规范表达
Van lier真实性原则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正当性与合法性概念辨析
刍议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浅论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制度
基于高校教育改革的教学实践探析
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追求正义
中职学校三结合教育中学校的作用研究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微课程模式探析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