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前概念”对初中物理教学影响的策略

2018-03-09 19:11张艳
中学物理·高中 2017年8期
关键词:前概念应对策略影响

张艳

摘要: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前概念并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提高学生消除错误前概念的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效率。前概念对初中物理教学的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充分了解和重视学生的前概念,为教学铺垫基础,充分利用实验探究,增强感性认识,走出前概念的误区,组织情景教学,引发认知冲突,消除前概念导致的经验错误。

关键词:前概念;影响;应对策略

前概念,又叫前科学概念,在教学中泛指学生在新课教学前,对所学知识已有的认识和了解。在阎金铎教授的《中学物理教学概论》中对前概念有明确的描述,“学生在正式学习有关的物理知识之前,头脑中已存在着一定的原有认识和该认识赖以生存的思维方式,我们统称为前概念,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既然前概念在学生的大脑中是普遍存在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想办法,利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疏导。充分了解对学生学习有影响的前概念有哪些,在教学中将学生的前概念作为“教学资源”,对正确的前概念加以同化,对于片面、错误的前概念要分析它的产生原因和会导致的后果,引导和帮助学生转变原有的错误前概念和相关的认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充分了解和重视学生的前概念。为教学铺垫基础

学习新知识之前,学生的头脑不是一片空白,他们带着各种各样的前概念进入课堂,教师要对学生的这些前概念有充分的了解,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保证教学顺利进行。要转变学生的前概念,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提问、试题测试等途径,对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存在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学生在哪些知识点存在前概念?存在什么样的前概念?它是怎么形成的?才能找到出破口,才能有針对性地帮助学生澄清并纠正错误的前概念,从而有效地进行教学。

如在进行“平面镜成像”内容教学时,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了解到学生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前概念:

(1)学生认为物体经过平面镜所成的像在镜子的表面上,而不是在镜子的后面与物距相等的位置;

(2)学生认为平面镜成的像是可以承接的;学生认为房屋在水中的倒影在湖面上,也有学生认为水中的倒影在湖底,湖底可以作为一个光屏,承接了水面房屋的像;

(3)学生认为物体经过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会随着物体与平面镜之间距离的改变而改变,物体靠近平面镜,则像变大,远离平面镜像变小。

学生暴露出了这些前概念,为平面镜的教学铺垫了基础,从而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通过学生亲身感受、理论分析引导学生纠正错误,理清模糊概念和规律,让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成像原理有了完整、正确的认识。

2充分利用实验探究,增强感性认识。走出前概念的误区

物理实验具有直观、形象、印象深刻等特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增大学生对物理信息的感知量,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明确、具体的认识,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物理概念。许多前概念必须通过实验探究来实现,帮助学生走出前概念的误区。

如在进行“浮力”内容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漂浮、悬浮的物体受到浮力没有疑义,但是他们存在这样的前概念,认为放入水中的物体如果沉底,是由于它不受浮力了。面对这样的前概念认识,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明确探究问题:放入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猜想:多数学生猜想是不受浮力

提供实验器材:烧杯、足够的水、弹簧测力计、细线、石块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如图1,2)

引导学生:比较F和G的大小

发现:F

表明: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了水施加的一个向上托的力,即是浮力

结论:沉入水底的石块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学生通过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真正体会到放入水中下沉的物体确实受到浮力的作用,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很有效地消除了前概念对学习新知的影响。所以通过教学实践体会到传统的灌输式方法是不可取的,教学中体会到反复强调多少遍,学生一样还会反复错,是没有效果的,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通过实验探究引领学生迈出“前概念的沼泽区”,实验是转化学生错误前概念的有效手段,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组织情景教学,引发认知冲突。消除前概念导致的经验错误

认知冲突就是当个体意识到个人认知结构与环境或是个人认知结构内部不同成分之间的不一致所形成的状态。前概念一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中形成的,不妨用他们获得前概念的真实问题作为实例组织教学活动,更能让他感受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引发认知冲突,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在进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识时,教学环节进行了这样的安排:

(1)让学生参与这样的比赛:

比赛内容:看谁能把乒乓球吹下来(如图3)

学生一听异常兴奋,参与热情非常高涨,依据他们已有的前概念看来,这简直是太容易了,还听到他们喊声:我的吹气力气大,我肯定能赢,只见其他同学向他投来羡慕的眼神,教师看时机已经成熟,准备好足够的器材,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只见他们使劲的吹起来,结果却令他们很吃惊,乒乓球不仅没掉下来,反而好像“停”在那里了。

(2)教师准备这样的活动:谁有办法让自然下垂的两张纸分开(如图4)

学生们根据已有的前概念纷纷表示,只要向两张纸中间吹气就可以了。教师准备好实验器材,让学生参与进来,结果学生发现,神奇的现象又出现了,两张纸不仅没分开,反而更靠近了。

学生参与了教师创设的两个情境后,情绪无法稳定了,时机已经成熟,教师顺势充分利用,引领学生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运用学生参与情景教学的方式来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具有最集中的注意力,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创设可使学生产生矛盾想法的问题情境,使他们的错误想法全部暴露出来,通过与科学观点的对比,意识到原有观点的片面性以及错误性。促使学生丢弃错误认识和想法。

前概念对于学生来讲,先入为主,根深蒂固,生命力强,前概念转化为科学概念需要学生思维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变革,需要他们克服原有的思维定式,打破原有的认知结构,所以不能期望通过简单的说教就能将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在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前概。念并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感性认识和思维方式,提高学生自觉检查和消除错误观念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效率。

猜你喜欢
前概念应对策略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前概念”的应用让化学平衡不再“高冷”
常见初中化学“前概念”成因及转化对策研究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重视科学概念教学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