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紫砂雕塑的世俗性与艺术性

2018-03-09 19:01荆琦董国娟
关键词:艺术性

荆琦+董国娟

摘 要:紫砂雕塑以陈设和美化为主要目的。紫砂雕塑作为造物者思想的物化,它所蕴含的内容复杂而又深邃。当代紫砂雕塑人文与商业并存,既有商品的物质性,也有艺术的精神性,它既雅又俗,既古又新,是世俗与艺术并存的一个矛盾综合体。紫砂的世俗性主要包括题材的通俗性,造型的程式化,装饰的工艺化;紫砂的艺术特色主要有紫砂的泥性之美,意象之美,线之美。

关键词:紫砂雕塑;世俗性;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J31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10-0097-03

紫砂雕塑的起源与发展得益于紫砂这一陶瓷泥料的独特魅力,紫砂泥本身粘而不腻,延展性好,塑形效果极佳。无论是拍打泥片成型还是直接塑造,都能得心应手,是非常理想的泥塑材料。紫砂雕塑的历史与茶壶同步,始于宋代,兴盛于明清,从太平天国至民国进入衰落期,紫砂陶艺在当代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台湾商人的介入而进入到高速发展直至今天,明代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在论及徐友泉时说:“友泉夺其壶土出门去,适见树下眠牛将起,尚屈一足,注视捏塑,曲尽厥状。”这是关于紫砂雕塑的较早的文字记录。周高起介绍另一位名艺人陈仲美,说他:“至塑大士像,庄严慈悯,神采欲生,璎珞花鬘,不可思议。”紫砂雕塑作为紫砂文化中的支流它的发展离不开紫砂壶的影响与带动,最开始是作为紫砂壶的附属产品而存在,是将一些雕塑的手法运用到紫砂壶之上,被称为紫砂壶中的花货,或属于紫砂艺人的闲余之做,偶尔为之。紫砂雕塑在其形成不长的时间里,受到旧文化以及民间艺术的影响熏陶,成为民间艺术的一部分,它的独立发展得益于紫砂文化的繁荣,人们通过对紫砂壶喜爱与收藏,爱屋及乌,慢慢地带动了紫砂雕塑的发展。紫砂雕塑主要以陈设和美化为主要目的,紫砂雕塑作为造物者思想的物化,它所蕴含的内容复杂而又深邃。当代紫砂雕塑人文与商业并存,紫砂雕塑受茶文化的影响有着文人雅士般清新的一面,也受工艺市场的追捧有着通俗易懂的一面,它即雅又俗,即古又新,既有商品的物质性,也有艺术的精神性。紫砂雕塑就是这么有趣的一个矛盾综合体,正因为这样,紫砂雕塑才充满了无限的魅力。

一、当代紫砂雕塑的世俗性

(一)题材的通俗性

紫砂雕塑作为传统民间艺术,受众群体十分广泛,上至精英权贵,下至贩夫走卒,跨度非常广泛,为适应各种人群的审美爱好,紫砂雕塑的题材也是十分的广泛,主要可分为:自然仿生类如紫砂莲蓬、菱角、板栗、枯叶等,宗教人物类如紫砂罗汉、达摩、观音、财神等,历史人物类多为文人高士如陆羽、苏东坡或唐代仕女等,现实生活类、民间故事类如济公活佛、三国或水浒人物等,神话传说类如山鬼传说、八仙过海等,生肖动物类如紫砂的牛、猴、马等多与当年的属相相结合。紫砂雕塑的作品受题材的影响在艺术形式上雅俗共赏,通俗易懂,迎合大众的审美和精神寄托的需求。每个喜好紫砂雕塑的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喜爱的样式。题材的选择也是受到市场的影响,紫砂雕塑与市场经济的紧密结合,也造成了了紫砂雕塑必然向通俗性方向发展,如宗教题材中的罗汉、观音、弥勒佛代表着人们功利性的美好愿望。占据着紫砂雕塑的市场主流。市场经济对紫砂雕塑而言是把双刃剑,即促进了紫砂雕塑的繁荣,也相对限制着紫砂雕塑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就像琴曲中的下里巴人,合着众多,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紫砂雕塑艺人也只有实现了财务上的自由,才有可能追求精神层面的艺术。大部分的紫砂艺人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向市场低头,去主动迎合大众的审美需要。

(二)造型的程式化

紫砂雕塑受民间泥塑的影响比较大,如紫砂雕塑中的泰斗级的徐秀堂大师曾在中央工艺美院“泥人张”工作室学习。传统的泥塑在制作上有其独特的一面,如惠山泥人制作口诀,“捏塑十八法”:印、搓、捺、摘、捏、推、拉、扳、剪、包、镶、拍、挌、滚、捋、挑、捻、戳,口诀作为制作的宝贵经验一方面让制作者便于记忆学习,另一方面也容易让作品陷入到程式化。紫砂雕塑的程式化主要受到这么几个因素的影响:(1)很多紫砂雕塑的从业人员受到师承的影响出现了墨守陈规、谨遵师教的现象,不敢越雷池一步,创新者被视为异类,不被传统认可,为同行所排斥,最终导致许多作品的公式化、定形化。(2)受到市场的影响,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和购买意愿,一些受市场欢迎的紫砂雕塑如弥勒佛,达摩,金蟾等作品经过多年市场的打磨,形成了一种定式,制作者仅需要照葫芦画瓢就可获利。其次紫砂雕塑缺少产权保护,一个样式卖的火热,后面便是源源不断的追随者,仿冒者。(3)紫砂雕塑的翻模印坯制作方式以及很多紫砂雕塑的從业人员文化底蕴不足,创新意识薄弱,局限于作品的仿制抄袭,也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们对紫砂雕塑程式化的认识。

(三)装饰的工艺性

紫砂又称五色土,有红、紫、黑、黄、绿五色,颜色的多样也促使紫砂的装饰丰富。紫砂雕塑的装饰工艺主要有(1)表面压光,(2)绞泥,(3)泥浆着色,(4)镶嵌,(5),描金,(6)不同泥料之间的搭配。可以说工艺让紫砂艺术更加的完善精美,让紫砂的材质美感得到充分的展现。紫砂的发展离不开工艺的进步。但市场的需求就是紫砂发展的方向,随着市场的火热,众多工匠的迎合,技术上日趋丰富,工艺上极尽精巧,让人叹为观止。为迎合商贾以及市民阶层的要求紫砂也从朴素高雅发展到如今的描金镶银一身的富贵之气,如紫砂雕塑的财神像,衣服上的铜钱装饰以及手上的元宝,袖口、官帽的边缘装饰多选用24k纯金。由于技术奇巧、装饰颇多,其艺术性往往平庸无力。很多的紫砂雕塑作品出现了为技术而技术的局面,而非由技入道寻求大的艺术追求与突破。技与艺应当相辅相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二、当代紫砂雕塑的艺术特色

(一)泥性之美

紫砂雕塑之所以在雕塑前特意强调紫砂二字,足见紫砂这种材质的独特之处,清代·汪文柏有诗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一丸土”,紫砂雕塑的泥性之美我认为有以下两点,一,紫砂陶的本质美,紫砂泥色彩丰富多样,变化无穷,以朱泥、紫泥、黄泥、为本色,朱有浓淡,紫有深浅,黄富变化,各种泥料如星光闪烁,不可名状,有时在泥料中掺砂,珠粒隐现,更加动人。紫砂的泥料烧成之后有种朴素的美,正所谓大朴不雕,大道至简。如紫泥的沉稳质朴,朱泥的红里透黄,油润沁人,透着一股“清、淡、真”“简、朴、雅”,紫砂泥料带着一股文气,似一位温润君子,谦和儒雅。二,紫砂陶的养成之美,清人吴梅鼎《阳羡茗茶赋》中描写道:“若夫泥色之变,乍阴乍阳,忽葡萄而绀紫,条橘柚苍黄,摇嫩绿于新桐,晓滴琅琊之积翠,积琉黄于葵露,暗飘金栗之香,或黄白堆砂,结衷梨号可谈,或青坚在骨,涂髹汁号生光。彼琚煜之窑变,非一色之可名,如铁如石,胡玉胡金。备正文于一器,具百美于三停。远而望之,巍若钟鼎陈明庭,近而察之,灿若流金璧浮精美。岂随珠之赵璧可媲,异而称珍者。”紫砂陶的油性大,经年使用或摩挲之后紫砂初始的火气会慢慢褪掉,其本身会生成一层包浆,变得温润可人,带着岁月成长的痕迹,有养成的乐趣。endprint

(二)意象之美

《易傳》中“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宋代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对书画最高境界逸格的说明“得之自然,出于意表”,从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以及雕塑艺术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审美更多的是从意象出发,度物象而取其真。如白石老人所言“在似与不似之间”,意象之说让中国的艺术充满了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紫砂雕塑继承着中国雕塑的重意象,重神韵的特点,不拘泥于写实,受题材的影响容易形成意象之美,如葛军塑造的罗汉系列,造型夸张借鉴中国画的形式,运用紫砂泥粗细不同的泥料质感产生的粗犷与精致肌理的对比。将衣纹用粗泥做的古朴,身体用细泥做的精致,讲究“泥趣”,粗犷的部分如同国画中的泼墨,形成一种天然的肌理神韵,给观者留下无限的遐想。有的紫砂雕塑运用泥片成型的原理,利用紫砂泥性延展性好的特点,泥片塑卷成型,不求形似,求神似,泥片成型的作品概括简洁又具有一定的偶发性,以泥做笔墨,制作时对形态要做到心中有数,一气呵成,更有一种写意的潇洒和超脱。紫砂雕塑家卢剑星制作的马系列,造型高度概括,马的形象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运用夸张的手法,将马的形态通过或扁或圆的有机柱状体概括成几个体块,制作的马雄浑大气,个性鲜明。紫砂的意象之美是从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出发,受中国画以及传统塑像的影响,营造出独特的紫砂雕塑艺术魅力。

(三)线之美

受传统绘画中“以线造型”的影响,紫砂雕塑造型非常注重线条的运用处理。线在紫砂雕塑中的表现分为外线和内线,外线它不同于西方雕塑那样注重塑造雕塑体量,前后空间和块面转折,而是专注于形体轮廓的节奏和韵律,内线是指在轮廓线以内的线条如衣纹以及结构与结构之间的过渡连接形成的线等。紫砂雕塑的中衣纹的塑造多通过以线带面的做法,先将线条或行云流水或一波三折的画出,然后再塑造体积与转折,所以紫砂人物雕塑中的线条多借用国画中线描的形式,如国画的“十八描”等各种线的表现方式,通过线与造型完美精准的结合在一起,强化塑造一个意象空间,让作品形成潇洒飘逸、朴实厚重、高古深邃、安静禅意等感官印象。如徐秀棠的紫砂雕塑作品《蓬莱》,通过小沙弥的斗篷形成的简约富有动感的曲线,表现了小沙弥临风御仙,衣袂飘飘的状态。陈建平的紫砂雕塑作品《春梦》衣纹处理汲取国画线描的手法,疏密组织得当线条流畅,通过线条营造了了仕女的婉约美。

三、结语

紫砂雕塑作为陶瓷工艺美术的一个类别,不同于纯粹表达个人情感的艺术创作,它要面向工艺美术的消费市场,既有它坚持自己独特美学思想的一面也有向市场妥协的一面,既有原创的精品创作也有批量的模具生产,它游走在雅与俗之间,集世俗性与艺术性于一体,世俗性让紫砂雕塑有着一个广大的受众群体,艺术性让它带给受众更多的精神享受。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徐诚一,蒋雍君.重构紫砂[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

〔3〕李新.传神写意与当代情怀-中国写意雕塑论[J].民族艺术研究,2016(04):229-232.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urple clay sculpture is furnishings and beautification. As the materialization of the creator thought, the content of the sculpture is complex and profound. Contemporary purple sculpture is the coexistence of Humanities and commerce, both the material and the spirit of Art, both elegant and vulgar, both ancient also new and is a complex contradiction between secular and art. The secular nature of the red ware mainly includes the popularity of subject matter, the stylization of modeling and the technology of ornament; while artistic features are mainly the beauty of mud, the beauty of image and the beauty of line.

Keywords: Purple Clay Sculpture; Secularity; Artistryendprint

猜你喜欢
艺术性
鹰形陶鼎
——原始社会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童蒙书法艺术性教育的建构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理应弱化的艺术性——浅析新闻摄影的真实性
播音主持的艺术性魅力展现探微
把握电视编辑的艺术性
论人造皮草设计中几何图案的文化艺术性
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