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地方民族文化元素的积极应用思考

2018-03-09 20:16杨明辉
关键词:艺术设计基础民族

杨明辉

摘 要:世界艺术呈现多元化特征,而中国艺术设计若想在世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被淘汰,就要充分继承和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然而在目前的发展中,全盘抄袭西方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体系,导致教学模式日益处于僵化状态,而教学结构也过于单一化。因此在地方的民族文化教学中,应统一教学模式,进而呈现出不同区域的不同特色,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继承、传播和推广。本文主要对当前艺术设计基础的教学现状及地方民族文化元素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艺术设计;地方民族;文化元素;应用思考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10-0127-03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逐渐呈现出各国文化相互融合借鉴的现象,而西方的文化潮流思想也为我国的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逐渐显示单一化、局限性等特点,而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在进行艺术设计时没有充分掌握我国的民族文化元素,没有较深厚的根基,从而导致在世界竞争中逐渐失去了优势。因此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要将地方的民族文化元素充分应用,从而对我国的多样民族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

一、关于艺术设计的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渐呈现出一种崭新的发展局面,并且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提高的前提下,人们开始逐渐重视更深层次的艺术设计。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相关艺术设计院校纷纷展开具体活动,设置艺术设计专业和基础课程进行教学,然而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艺术设计理念较落后、教学方法较为陈旧等,都会对我国艺术设计的基础教学质量带来一定影响。

根据目前我国的艺术设计教学情况来看,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都是通过一些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来表现的,这种课程的主要教学特点就是以教师的理论阐述为基础,但由于大多数教师往往自身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不高,导致课堂氛围充满了枯燥无趣,进而真正难以实现将民族文化元素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有效结合的目的;而对于学生来说,部分学生缺少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入研究理解,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设计实践活动,导致其对艺术设计的专业能力还不充足,极容易出现理论和实践不符合的现象。除此之外,教师也没有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没有带领学生积极进行传统文化元素内涵的探索,使学生不能领悟到其精髓,进而养成“模仿”、“挪用”的习惯,在进行实际艺术设计时也只是生搬硬抄,缺少其实质意义。因此对目前来说,如何帮助学生将民族文化元素和艺术设计内容相结合,从而使学生逐渐感悟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并将其合理应用到实际的艺术设计中,设计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极具内涵的艺术作品,是目前艺术设计院校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地方民族文化元素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构建以传统民族文化元素为主的艺术课程

在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的前提下,我国逐渐认识到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而艺术设计专业针对这一理论展开了系统的讨论交流,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奖牌金镶玉的设计、或是中国印,都表现出了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特色。然而在某种程度上,我國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以汉民族文化为重点,而忽视了对地方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重视,导致在地方文化方面较为薄弱,但我国的地方少数民族文化却是极其丰富,可以说地方民族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充实有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相关的艺术设计工作者在进行艺术设计时应将地方民族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在内,或是应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用艺术设计的角度带动地方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发展。

例如:在我国的东北区域一直居住着大量的少数民族,因而有着丰富的地方民族文化,虽然大多数民族文化已经消失或灭亡,但存在的却仍然散发着自身的旺盛生命力。同时这些地方民族文化也是艺术设计感悟的来源,能为艺术设计提供充足的资源,从而使其将艺术设计理念完全贯彻到基础教学课程中去。但目前的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却,如教学模式基本相同,不具备独特的特点,这一弊端不但能够消灭学生艺术设计理念的创新性,还能使艺术设计作品缺少相应的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由此我们可知,民族文化的统一性能使民族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播,而对地方文化的分解却也会阻碍到民族整体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在进行艺术设计基础教学时应立足根本,对地方民族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并将地方民族文化和艺术设计基础教学课程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作品更具特色性和创新性,从而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艺术设计中的“三大构成”民族教学方式

在传统艺术设计教学中,“三大构成”始终处于不败地位。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阶段,我国从日本引进了“三大构成”艺术教学理念,这对我国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来说是一次重大的突破和创新。而“三大构成”的理论思想具体是将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最终产生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其的提出不但改变了人们对艺术设计等的传统观念思想,将对学生的艺术设计教学进行了理性化的分析,而且还使人们逐渐掌握和了解了艺术设计的形式要素和发展规律,进而养成了学生们对艺术设计的严谨态度,虽然“三大构成”的艺术设计教学理念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在目前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课程中却逐渐暴露出了种种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学生完全根据构成理论来进行艺术设计,导致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充满了模式化,进而致使学生在艺术设计教学内容的理解并不透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出现迷茫的状态。因此在“三大构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具体化是有必要的。第二,由于“三大构成”的教学理念具有理性化、逻辑化的特点,因而该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可以超越民族之间的界限,能够适应任何环境下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因此在“三大构成”教学理念中适当加入地方民族文化元素,加强艺术设计的地方特色,从而使艺术设计作品具有一定的地方民族文化元素,并且目前各个区域都存在着艺术设计相关院校,而该学校所在的地区民族文化内容可以为艺术设计院校的教学提供充足的参考依据。由此可知,将地方民族文化和艺术设计基础教学进行有效结合,使地方民族文化作为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灵魂,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在艺术设计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身的理性思维方式,还能提高自身对地方民族文化的认识,从而将地方民族文化的独特元素应用到“三大构成”中去,真正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endprint

(三)地方民族文化色彩的充分表达

地方民族文化在艺术设计教学课程中的应用也可以作为地方文化对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重要补充。在目前的艺术教学课程中大多是从西方的特色体系出发,并以光的物理属性为主要参考依据,科学合理使用三原色,从而对色彩进行详细分析。这种借鉴西方色彩进行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方式,不但能提高学生对色彩的了解程度和准确把握能力,还能使艺术设计过程更具科学性和逻辑性。从实际来说,色彩教学模式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入我国并取得了广泛的应用,进而构建了艺术设计色彩教学体系,不但让学生从学习色彩过渡到主动分析的过程,还极大的丰富了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然而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下,艺术设计色彩教学体系的弊端也逐渐凸显,虽然这种色彩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相对来说却缺少地方民族特色,导致出现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结果往往都是充满了一致性,学生设计出的作品呈现出同一风格的现象,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地方民族文化元素和教学内容逐渐疏远的现象。因此在进行艺术设计色彩基础教学时,要将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充分融入在内,对艺术设计色彩教学课程进行有效补充。

例如:在讲述民族图案色彩在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应用时,教师可以以北方民族为例,我国的北方民族在长时间的实践活动下会产生各民族之间的崇拜,如满族推崇蓝色、朝鲜族推崇白色等,并且其在进行民族绘画、壁画等各个方面,也都展现了其独特的民族色彩图腾和信仰,从而为艺术设计基础教学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源。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让学生对各地区的地方民族文化深入了解,进而拓宽学生的艺术设计视野,还能对地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关于地方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主要是指对人和人、人和自然及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真实反映,属于较独特的精神活动,并且艺术设计要在一定程度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从而体现出独特文化的特点,一个高质量的艺术设计作品必定具有着强烈的民族文化元素,而民族文化又是集价值观念、文化面貌、歷史传统及风俗习惯为一体的表达形式,其又具有民族特性,每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都属于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不同民族文化的面貌是其民族风格和特色的具体体现。著名作家鲁迅曾说过:“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由此可知,在国际化的艺术发展潮流中,只有充分发掘、吸收自身独特文化,并将其继承和发展下去,才能真正立足于国家化的艺术设计。

四、结束语

进行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地方民族文化设计特色的设计者,进而使其设计出充满地方民族文化元素的作品。因此在进行实际艺术设计基础教学时,教师不但要教导学生借鉴西方的设计特色,还要将地方民族文化充分融合其中,提高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使学生对民族特色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使我国的艺术设计真正立足于实际设计之林。

参考文献:

〔1〕张波.浅谈艺术设计中的民族元素[J].黄山学院学报,2012,40(2):129-132.

〔2〕王晓蕾.本土民间、民俗艺术资源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119-121.

〔3〕胡水堂.艺术设计教育中民间美术的传承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4〕李慧春.少数民族建筑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索[J].西江月,2014(12):600-600.

〔5〕张林燕,李国芳.本土民间美术教学状况的调查及其教学体系的研究——以甘肃高校本科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16,21(1):84-87.

〔6〕李争.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J].大众文艺,2013(9):112.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Abstract: The art world has diversified characteristics, and to China art design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world culture will not be eliminated, it is necessary to fully inherit and develop our national culture, but i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the overall copy teaching system of basic art design in the west, leading to increasingly in the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structure is rigid state. Too single. Therefore, in the local ethnic culture teaching, we should unify the teaching mode, and then show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regions, the Chinese nation's outstanding culture inheritance, dissemination and promotion. This paper is mainly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of art desig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ocal ethnic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teaching of art design.

Keywords: Art Design; Local Nationalities; Cultural Elements; Applicationendprint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基础民族
“不等式”基础巩固
我们的民族
“整式”基础巩固
《星.云.海》
《花月夜》
多元民族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