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负迁移对赤峰籍大学生普通话语音的影响

2018-03-09 20:18李明迪孟凡珍
关键词:母语负迁移普通话语音

李明迪+孟凡珍

摘 要:赤峰方言作为赤峰籍大学生的母语,对大学生们普通话的学习和普通话测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其中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两个方面。本文通过对赤峰籍大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着重考量母语负迁移对赤峰籍大学生普通话的语音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母语负迁移;普通话;语音;赤峰方言

中圖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10-0133-03

《现代汉语》(黄廖本)中对于普通话的定义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普通话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而现代汉语方言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以赤峰方言为例,它虽然与普通话极其相近,但是我们在火车上、飞机上听到不同地域的人们在说话时,还是能够迅速辨识出哪些是“老乡”,这就是由于赤峰方言的“乡音”与普通话不同。赤峰方言与普通话的最大差别就在于语音,其次是词汇,在语法上的差异很小。

有学者认为赤峰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东北次方言,有的人认为赤峰方言属北方方言的冀鲁次方言,还有学者认为赤峰汉语方言属北京官话区的朝峰片,笔者更认同第三种观点。虽然赤峰方言中保留了一些东北方言、河北方言、山东方言的特点,但是与这些方言在语音和词汇上依然有较大差异。相比较而言,辽宁朝阳话和赤峰方言在语音和词汇上更为相近,北京官话区的“朝峰片”恰好就包括辽宁省朝阳市部分县市、内蒙古赤峰市和通辽市的部分旗县。在弄清了赤峰汉语方言的归属问题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调查深入探讨一下赤峰方言如何对赤峰籍大学生的普通话尤其是语音方面产生了影响。

一、赤峰籍大学生普通话现状

笔者通过应用“社会团体身份认定量表”来确保受试者的赤峰人身份,选取了4个大学新生班进行数据采集,每班有效数据为35个,共140个。研究中让受试者在听完4组不同言语适应策略的对话后进行评价,进而来分析他们对赤峰话和普通话的语言态度。通过调查和采访这些受试者,笔者发现大部分赤峰籍大学生对赤峰话和普通话的语言态度不够清晰,对“地方普通话”的概念不够明确,有很多学生自认为自己所说的“赤峰普通话”就是标准普通话,对自己的语言偏误浑然不知。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在听完对话后,感受到了赤峰普通话和标准普通话的微妙差异,尤其是语音方面,学生们会说某些片段“口音很重”、“根音不好听”,但是却无法科学全面地从语音学角度分析出赤峰普通话和标准普通话具体有哪些差异。还有一部分同学在认知上了解“川普”、“粤普”这些“地方普通话”或者“普通话中介语”,也能认识到“赤普”即赤峰普通话属于一种从赤峰方言到普通话的过渡语言,但是自己在说普通话的时候虽经过刻意纠正,却也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带有一些赤峰方言的口音特色。

二、赤峰方言产生的母语负迁移

(一)什么是母语负迁移

“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等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产生的影响。我们习得第一语言时,都是从零开始的,而习得第二语言时,大脑中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语言系统,该系统有可能对二语习得产生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为母语迁移。

1953年Weinreich提出“语言干扰”就是迁移的一种形式,即负迁移。Lado(1957)又对这个问题做了更为详尽的阐述。如果两种语言的结构相似,第一语言中养成的习惯迁移到二语中,会促进二语学习,这就是正迁移;如果两种语言结构相异,一语中养成的习惯迁移到二语中,会妨碍二语学习,这就是负迁移。比如英语中没有像汉语这样庞大的量词系统,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就会发现,量词始终是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二)赤峰方言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由于赤峰方言与普通话的语言结构基本相同,尤其是语法方面几乎没有差别,词汇和语音上的差异也没有其他方言区那么大,所以以赤峰方言为母语的学习者在学习普通话的时候产生了大量的正迁移,无形中减轻了学习负担,会促进普通话的学习。本文不再赘述正迁移的作用,着重从赤峰方言对普通话的负迁移方面进行分析。

虽然赤峰方言不像英语和汉语那样“迥异”,但是赤峰方言和汉语普通话之间的“微殊”更容易使赤峰籍的学习者难以辨别其在语音方面出现了哪些偏误,甚至很多时候赤峰籍学习者对自己的普通话中介语——赤峰普通话浑然不知,直到自己的谈话被录音或者接受采访时,被测试者再次听自己的录音回放,才能感受到自己所说的“赤峰普通话”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异。

赤峰方言对赤峰籍大学生普通话的语音方面的影响是隐性的,很多人浑然不觉。但是大部分人都会观察到赤峰人在说赤峰普通话时嘴型发扁、嘴角向下、法令纹明显,在听感上不舒服、观感上不好看。这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赤峰方言本身在发音上开口度不够,导致了在学习普通话时的负迁移现象。

三、母语负迁移对赤峰籍大学生普通话语音的影响

赤峰方言对赤峰籍大学生普通话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语音方面,以赤峰方言为母语的学习者在说普通话时“根音”难改,就是因为赤峰方言的语音对普通话学习者产生了大量的负迁移。以下笔者将从声、韵、调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对声母的影响

首先,赤峰方言语音负迁移对普通话声母发音的影响表现在零声母方面。在普通话中有一些音节没有辅音声母,我们习惯上叫它“零声母”。例如,普通话中以u开头的音节,作为零声母它是一个半元音[w],而在赤峰籍学习者的口中通常会变成唇齿浊擦音[v]。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有很多,最常见的有:把“晚上”(wǎn shang)说成vǎn shang,把“我”(wǒ)说成vě,把“外面”(wài mian)说成vài mian,尤其是两个零声母连用时方言发音更为明显,把“温文尔雅”(wēn wén ěr yǎ)读成vēn vén ěr yǎ。有的学习者甚至会在一些零声母前加上n[n]或者ng[?耷]鼻音,如:把“安全”(ān quán)读成nān quán,把“很矮”(hěn ǎi)读成hěn nǎi。endprint

其次,赤峰方音负迁移对普通话声母的影响表现在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方面。例如“优惠券”的“券”字在普通话中本来是送气音quàn,可是赤峰籍的学习者大部分都会读成yōu huì juànr,变成了不送气音,而且还会在结尾不自觉地添加儿化。

第三,赤峰方音负迁移对普通话声母的影响还表现在变某些擦音为塞擦音。例如“机械”(jī xiè)被部分赤峰籍學习者说成jī jiè,变擦音x为不送气的塞擦音j。“特殊”(tè shū)被部分学习者说成tè chū,变擦音sh为送气的塞擦音ch。

(二)对韵母的影响

赤峰方言的语音对赤峰籍大学生普通话语音的负迁移最集中、最突出地表现在对韵母的影响,可以说,赤峰普通话的开口度不够就是由于韵母发音上的偏误。

首先,最明显的偏误非韵母o莫属,其中一种情况是把单元音o读成复元音uo;另一种情况更为常见,就是在赤峰方言中会把o读为e,所以赤峰籍的普通话学习者在说普通话时大多也会产生这样的负迁移,其中集中地表现在b,p,m,f四个声母的后面,如:“广播”(guǎng bō)易读成guǎng bē,“婆婆”(pó pó)易读成pé pé,“模仿”(mó fǎng)读成mé fǎng,“佛山”(fó shān)读成(fé shān)等等。

其次,还有一种相对普遍的现象是赤峰籍大学生会把复韵母ai读成单元音ê,因为在赤峰方言中,复韵母的开口度偏小,从a到i的发音动程不够,甚至没有动程,出现了单元音化现象。生活中最明显的词汇诸如:“白菜”(bái cài)读成bê cê,“买卖”(mǎi mài)读成mê mê,“不太好”(bú tài hǎo)说成bú tê hǎo,“开门”(kāi mén)读成kê mén,“害怕”(hài pà)读成hê pà等。

其三,赤峰籍学习者在读普通话中的复韵母ei时,因为受到赤峰方言的负迁移影响,大部分人会在不注意的时候读成单元音i,本来复韵母ei是由[e]向[i]滑动而成,在赤峰普通话中却变成了缺少动程的单元音[i],而且发音位置比较靠前。例如:“学费”(xué fèi)可能会被读成xué fì,“给你”(gěi nǐ)会被读成gǐ nǐ,“黑板”(hēi bǎn)会被说成hī bǎn,“违章”(wéi zhāng)会被说成ví zhāng。这些都是赤峰籍学习者不太容易察觉的偏误,但是外地人或者是普通话测试员听起来会觉得非常明显。

(三)对声调的影响

首先是对调值的影响。根据赵元任先生的五度标音法,普通话标准音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而在赤峰方言中,虽然也是四种调值,但实际发音却与普通话有很大差距。首先是阴平发音不够高,达不到[55]的高度,实际发音仅能达到[44]或[33]的高度;其次是阳平不够上扬,仅能达到[24]的高度;第三是上声最后的上升位置不够高,[214]变成了[213]或[212];第四是去声[51]降得不够到位,仅为[42]。总结起来可以看出,赤峰籍学习者受赤峰方言的影响,在发普通话语音时,整体上的调值变化范围较小,不像普通话那样高低分明,发音时只调动了口腔的前半部分甚至三分之一,整体上口腔的开合度不够大,所以在听感上扁平、不够圆润、不够生动。

其次是对调类的影响。赤峰方言和普通话都是有阴、阳、上、去四个调类,但是赤峰方言中发生了一些调类的变异,导致赤峰籍学习者在说普通话的时候分不清哪种才是正确调类,容易发生误读现象。常见的声调错误有以下几类:第一种是阴平变阳平,例如“三个”(sān gè)被误读为sán gè,类似的还有“七”(qī)被误读为qí,“八”(bā)被误读为bá,“知道”(zhī dào)被误读为zhí dào,“干净”(gān jìng)被误读为gán jìng,这些调类的改变跟东北方言非常类似,以东北方言为母语的学习者在说普通话时也容易发生阴平变阳平的语音偏误;第二种是阳平变上声,如“有福”(yǒu fú)被误读为yǒu fǔ,“值班”(zhí bān)被误读为zhǐ bān,“少而精”(shǎo ér jīng)被误读为shǎo ěr jīng,或者是阳平变去声,如“没有”(méi yǒu)被误读为mèi yǒu,“别说了”(bié shuō le)被误读为biè shuō le;第三种是上声变阴平,如“可好了”(kě hǎo le)被误读为kē hǎo le,“只有”(zhǐ yǒu)被误读为zhī yǒu;第四种是去声变上声,如“在哪”(zài nǎ)被误读为zǎi nǎ或dǎi nǎ,“壮”(zhuàng)被误读为zhuǎng等等。

四、总结

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赤峰方言语音方面的负迁移对赤峰籍学习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障碍,很多人虽然意识到了自己说的是“赤峰普通话”这种过渡语言,却还只能是向普通话无限靠拢,达到一个临界状态;还有学习者甚至不认为自己说的是带有赤峰地方特色的普通话,需要一些外地人或普通话测试员来进行提醒。由此看来,对赤峰籍学习者尤其是赤峰籍大学生的普通话正音、普通话推广工作还需要众多语言文字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赵杨.第二语言习得[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3〕顾会田.赤峰汉语方言的语音特点[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

〔4〕夏长青.赤峰人讲好普通话的声调问题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

〔5〕吴萌.赤峰普通话的文化价值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9).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Abstract: As the mother tongue of Chifeng local college students, Chifeng dialect has a huge impact on the learning of Putonghua and Putonghua Level Test, including both positive transfer and negative transfer. Based on the random sampling survey of Chifeng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mother tongue's negative transfer on the Mandarin pronunciation of the Chifeng local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Mother Tongue's Negative Transfer; Mandarin; Pronunciation; Chifeng Dialectendprint

猜你喜欢
母语负迁移普通话语音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中职生英语写作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与教学对策
母语负迁移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对策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