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疆出土文物看缂丝的起源与发展

2018-03-11 01:30雪,徐
江苏丝绸 2018年6期
关键词:纬纱缂丝残片

宫 雪,徐 红

(新疆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 乌鲁木齐 830046)

1 缂丝起源

缂织是一种织造技术,它所采用的织造方法是“通经断纬”,即先以经丝纵向贯穿织物,再根据底稿的纹样,用色梭将纬丝往返于经丝交织。缂织技术是古人发明的一种机织提花方式,按所用原料又分为“缂毛”与“缂丝”两大类产品。从新疆出土文物看,早在3800年前的夏商时期,缂织就已经出现,产品为以羊毛为原料的缂毛斗篷,技术较为稚嫩,在罗布泊小河墓地出土,至汉魏时期技术发展成熟[1]。缂丝是以真丝为原料,采用缂织方法织成的丝织品。至于缂丝是何时出现,学者们有以下几种观点:

(1)众多学者认为,缂丝最晚于唐代产生。

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出土的一件缂丝实物唐代舞俑缂丝束腰带(见图1),以及从敦煌藏经洞发现的蓝地如意花缂丝织物[5]都支撑了这个观点,因此,缂丝出现的年代应不晚于唐代。学者们还认为缂丝织物技术来源于西域的缂毛织物,从3800年前小河墓地出土的缂毛斗篷,到汉魏时期在新疆地区广为流传的各种非常精细的缂毛产品,常用的缂织手法,以及中国最早出土的缂丝实物-唐代舞俑缂丝束腰带,都支持缂丝是由缂毛转变而来。

(2)缂丝起源于汉晋。

如屈岚在《缂丝技艺的传承与应用》中谈到“缂丝从汉至隋唐,渐趋成熟”[6]。李斌等学者在《缂丝起源与传播的问题》也提出“汉晋时期移居西域的汉人将纺织技术到了当地,在融合西域缂毛工艺的基础上,创造出崭新的丝织工艺——缂丝”[7]。从目前的出土文物看,前述“唐代舞俑缂丝束腰带”是目前为止中国最早出土的一件缂丝实物(见图1)。因此缂丝源于汉代这一观点可能是将汉代的缂毛产品误认为是缂丝产品,即将缂丝和缂织技术混为一谈了。

张振林先生将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信期绣手套和素罗绮手套掌间的“千金饬”压缝的“千金”字样和边缘纹饰误认为是缂丝技法织成,经查阅,手套上压有的“千金绦”是经编平纹丝织品,不是缂丝[5]。

刘慧认为“蒙古出土的汉代的‘山石树’丝织残片,是由‘通经断纬’的缂丝技艺织成”[8]。但因无法拿到具体实物以及其他实证,我们不能确定“山石树”丝织残片是否就是“通经断纬”的缂丝织物。如果是由缂丝技艺织成,那么缂丝起源于汉代这一观点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不是,也是把缂丝和缂织两者混淆而谈了。

(3)其他观点

张振林先生在《缂丝史的珍贵资料》提出“缂丝工艺远在战国中期,中原一带就已生产,不是魏晋,更非隋唐两宋时由西域而输入”。这一说法的依据是建国后信阳长台关和江陵望山出土的战国楚竹简中有八简出现字的史实,并认为正是缂丝制成的带子。查阅了《说文解字》与《书法辞典》,不能确定八简出现的字符就是缂丝的缂字[5]。日本学者藤井守一先生研究考证,“中国的缂丝织物远在彩陶土器时期(公元前2500年左右)就已存在,到商代(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缂丝织物制作已很精良[9]”,从考古出土文物验证来看这应该也是把缂织技术与缂丝相提并论了。

综合上述,如果蒙古出土的汉代的“山石树”丝织残片是缂丝产品属实,毫无疑问缂丝在汉代时期已经存在;但依据目前我们确认的实物仍支持“缂丝最晚于唐代产生这一观点。

2 新疆各时期的缂丝产品

2.1 唐代缂丝

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群中出土了一条唐代缂丝腰带,这条缂丝腰带为一个女舞俑的束腰带,幅宽1厘米,被剪成9.5厘米长的一段。这是目前为止考古界发现的最早的一件缂丝实物,如图1。它的底纹色是冷色调的草绿地色,纯度较高,色彩鲜艳。图案色以橘红、桔黄、土黄等暖色调的颜色为主,与面积较小的海蓝、天青、白色、沉香等颜色相衬,使得整条腰带在底纹色与图案色的搭配下鲜亮活泼,又不失大方得体。这条腰带在平纹地组织上用齐缂法缂织出简单的几何形图案,主要是按经向方向对称的四叶形图案和梯形图案,四叶形图案内又缂织了梯形图案和以中心点对称的蓝色长方形图案,图案以二方形式排列。

图1 唐代缂丝束腰带

由图1看出这条腰带纵向有较明显的凸条,横纵向纱线粗细有明显的差异,根据织物尺寸与原始高清照片我们估算出这条腰带的经密为15根/cm,纬密大约为46-50根/cm。

缂丝织物的原料为丝,成本高,而且纱线较细,缂织难度大,在当时低下的生产率条件下这些因素可能制约着由缂毛发展成缂丝。但如果在缂毛织物向缂丝织物发展的过程中,有一种丝/毛交织品,这种交织缂织物既降低了产品成本,又提高了制作效益,比较符合当时的技艺水平和经济能力,有利于缂织技术的传播和发展。从这块织物过大的经纬纱密度与纱线粗细差异、联系当时新疆地区发达的畜牧业以及早先的缂毛产品,我们怀疑它有可能是一条丝和毛交织的产品。或者说我们猜测在新疆由缂毛向缂丝转换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个中间过渡产品——缂丝毛织物。

新疆考古所还收藏了一个唐代缂丝针衣(见图2),长12厘米,宽6厘米。根据织物尺寸与高清照片我们估算出其经密大约为22-23根/cm,纬密大约为24-25根/cm。经纬密差异较小,缂织较为细密。图案为两边基本对称的牡丹花纹,右下方又缂织了缠藤葡萄叶、紫葡萄、绿葡萄等植物纹,色彩以墨绿、深绿、紫色、绛红、土黄等颜色织成,花纹缂织精致,色彩搭配典雅。

图2 唐代缂丝针衣

2.2 宋饰缂丝绢锦袍

宋代时期的缂丝文物是在新疆地区麦盖提县出土的,即宋饰缂丝绢锦袍的装饰带,如图3(1),现在被喀什地区博物馆珍藏。这件衣物属于袍服,衣长133厘米,宽65厘米,圆领,窄袖,下摆有开叉以及长及踝骨的衣着特点,比较符合当时西域男性普遍高大强壮的身体特征。另外开襟袷袢,方领,无扣,也适合于如今新疆维吾尔族男性的穿衣风格。草绿色为衣服面料的主题颜色,面料为绢丝,手感柔软。土黄色棉布里料,不仅可以使衣服更加平整美观,又可以提高衣服的舒适性,从而提高其质量。衬垫在里料之间的羊毛,使衣服具有良好的保暖性。缂丝编织的花草纹如图3(2)镶嵌在这件衣物的颈肩,前襟,袖口,后背,下摆,及下摆中央,作为整件锦袍的装饰带,既与衣服富贵之风的整体风格相吻合,又突出了缂丝技法的主题效果。编织花草纹的条纹是平纹缂织物,在黄褐地平纹组织上,用“平缂”与“搭梭”等简单技法缂织花草纹,粗经细纬,以纬显花,主要有浅粉、暗粉、浅绿、灰蓝、米白等色,根据织物尺寸与原始高清照片我们估算出其经密大约是19-20根/cm,纬密大约是28-30根/cm。

图3 (1) 锦袍

图3 (2) 缂丝花纹细节

图4 缂丝梅鹊图轴

宋朝内陆地区的缂丝产品相比于新疆出土的宋饰边缘绢锦袍在技艺上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在用途方面内陆地区的缂丝产品不仅用作衣物的装饰,更多的是用作层次较高的欣赏性艺术品的制作,其中“缂丝梅鹊图轴”(见图4)就是出自于南宋时期的缂丝名家沈子番之手,被赞“传世佳作”。此图长104cm,宽36cm,图轴为丝原料,娴熟地运用了“勾勒”“长短戗”“刻鳞”[10]等多种缂丝技法缂织了鸟鹊、树木等动植物花纹,形象逼真,层次感强,所用丝线的经密为 20-22根/cm,纬密为44-46根/cm,色彩方面更有青色、棕色、黑色、白色、蓝色等多种颜色巧妙搭配,画面丰富,色泽和谐。

比较两者,我们可以看出“缂丝梅鹊图轴”比绢锦袍的纬密提高了大约50%,缂织技法更加多样;产品用途也发生了变化,从实用品转向艺术品。

2.3 元代缂丝

2.3.1 青地粉花缂丝

1959年在新疆乌鲁木齐东南盐湖出土的青地粉花缂丝如图5是元代时期的缂丝文物,原作残片长31厘米,宽16厘米,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由图看出,这件文物使用“戗色”技法,在大面积的褐色地上用粉红色缂织花朵,颜色对比鲜明,突出了花朵的娇媚,粉红花朵又相衬浅绿、深绿的粗叶和细叶,鲜活饱满,给人一种视觉美感。花朵色彩的晕感主要采用了“没骨法”,即直接用彩色作画,不用墨笔立骨的技法,多用于书画制作。另外使用了“子母经”的缂丝技法,让断纬和经纬的结合更加牢固,并突出绘画效果。

图5 青地粉花缂丝

注:“戗色”技法在纪录片《锦绣记》中提出起源于南宋时期[11],但新疆尼雅遗址1号墓地5号墓出土的汉晋红地晕绛缂花靴[1]中就已经使用,因此其起源早于南宋,但在宋朝时期“戗色”技法的应用更加广泛。

2.3.2 狩猎纹印金缂丝残片

1977年在新疆鄯善县鲁克沁出土的灰地狩猎纹印金缂丝残片长72cm,宽24cm,见图6-1。该文物也属元代。整幅狩猎图画面宏伟壮观,风格简练豪迈,与南宋的细腻柔美之风形成鲜明对比,图中人物的逼真效果更是展现了元代缂丝技艺的精湛程度,采用难以织造的印金技艺也是缂丝技术上的一种质的飞跃。

我国古代印金技艺主要有“泥金”“描金”“洒金”“贴金”等技法,其中“泥金印花”是将金银粉末和粘合剂调和成金泥,涂刷在纹版上直接在丝织物上印出花纹轮廓,再在花纹面上敷彩绘制成花卉纹饰;“描金印花”是将色胶版印出枝干花叶,再用金色描纹勾边。“洒金印花”和“贴金印花”都是使用明显的金箔使织物具有闪光效果[12]。狩猎纹残片虽然隐隐约约地闪出金色光彩,但经过仔细查看并没有在残片上发现明显金色描纹勾边与金箔碎屑。因此我们推断狩猎纹残片的闪光效果是运用了印金技术中的“泥金印花”工艺。

由图6-2可以看出,狩猎图的破损比较严重,主要以纬纱方向断开,这种破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经纱强度比较高,纬纱的强度低。根据织物尺寸与原始高清照片我们估算该狩猎图经密为28-30根/cm,纬密为22-26根/cm,纬密比经密稍微稀疏。在高清照片中我们发现狩猎图所用经纬纱在粗细方面没有较大差距,因此根据经纱强度大,经密大;纬纱强度小,纬密小这种现象,我们推测狩猎图的经纱使用加捻丝或生丝,纬纱使用无捻或弱捻的熟丝。因为捻丝结构密度较大,生丝的强力高,不易损坏;无捻或弱捻的熟丝比较疏松,经过长时间的放置,容易发生断裂现象。再者,从图6(2)中看纬丝显花的画面中狩猎人不论手举弓箭,身体微微右倾,为猎捕状态的动作姿势还是人带高帽,衣着大襟长袍,腰束巾,下身穿裤的元代服装样式特点都惟妙惟肖的展现在我们眼前,画面丰满,由于纬纱的密度小于经纱,能有如此好的覆盖性,只有经纱为捻丝或生丝,纬纱为无捻或弱捻的熟丝搭配才能出现这种效果。

综上述,从纱线强度、纱线密度和纱线的花纹覆盖效果几个方面我们推断狩猎纹印金缂丝残片经纱为捻丝或生丝,纬纱无捻或弱捻的熟丝。

图6-1 狩猎纹残片

图6-2 狩猎纹中人物细节

3 结论

从文中所介绍的出土文物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缂丝经缂毛发展而来,可能出现在汉代,但不晚于唐代。

(2)缂丝技艺由唐发展至宋,内陆地区发展快于新疆地区,体现在缂丝技艺上产品纬密提高了大约50%,多种针法综合应用;产品用途上由单纯的衣物装饰向欣赏性艺术品制作方向发展。

(3)在缂毛向缂丝转换中间可能还出现一个中间过渡产品——缂丝毛或缂丝棉产品,这需要进一步的考古验证。

(4)元代狩猎纹印金工艺为“泥金印花”,经纱采用捻丝或生丝,纬纱采用无捻或弱捻的熟丝进行织造。

猜你喜欢
纬纱缂丝残片
在剑杆织机上织造塑料扁丝织物的几项改进
基于一元二次函数的层联机织预制体细观结构表征
剑杆织机断纬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俄藏Инв.Νо.5448号残片考补
缂丝之美,从皇室走入民间
英藏西夏文《庄子》残片考释
南通缂丝将经纬织入生活
两则未刊俄藏《天盛律令》残片考释
宋代缂丝的色彩符号与审美意趣
焱鼎—KE演绎中国传统生活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