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文字归故乡

2018-03-13 19:34木易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周作人山河景象

木易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周作人的“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朝夕会面,遂成相识”耿耿于怀。一个人怎么能对故乡这么疏远,这么淡漠呢?

后来,我偶然读到席慕蓉那首《旁听生》:“您是怎么说的呢/没有山河的记忆等于没有记忆/没有记忆的山河等于没有山河/还是说山河间的记忆才是记忆/记忆里的山河才是山河/那我可真是两者皆无了/是的/父亲/在故乡这个课堂里/我没有学籍也没有课本/只能是个迟来的旁听生/只能在最边远的位置上静静观望……”

读完这首诗我才明白,人与故乡的关系有很多种。乡愁之中,不仅有纯粹的怀恋,也可能有淡淡的哀怨,还可能有“近乡情更怯”的小心翼翼……

周作人在写出那段话时,他内心的感受如何,我们无从考证。但是,可想而知,他并非真的對故乡毫无情分。否则,他也不会写出《故乡的野菜》《乌篷船》等一系列文章,去怀恋故乡的事物了。

这让长时间没有归乡的我想起自己的故乡来。那是沈从文笔下,翠翠和傩送相爱却终未成眷属的地方,有黄永玉画中的白屋黑瓦、青石小巷,还有歌曲《小背篓》里,笑声中“妈妈”背着“我”,一步步走下的吊脚楼……

我的老家在湘西边城的边城。整个村庄依山傍水,一排一排的木房、泥土房爬满坐北朝南的山坡。多少年来,村徒几山,家徒几亩薄地。

如今,木房和泥土房换成了水泥砖房,山和薄地还在,只是外出谋生的人多了,村民不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小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乡村贫苦,反倒觉得那并不肥沃、平缓的土地怎么看怎么顺眼,身边衣食随意、生活潦草的乡亲们怎么相处怎么舒服。

读古诗时,读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我格外高兴,觉得诗人写的就是我们村口的景象。读到“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时,我不禁怀疑,究竟什么样的人家,过年可以“足鸡豚”?在我们那个小山村,这样富足的人家是很少的,不然,小伙伴们怎么总会因为鸡腿吵闹起来?读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我感到特别疑惑,爬惯了山的我,看惯了潺潺流动的小河的我,实在想象不出那到底是怎样的景象。我只是隐约觉得,那景象,很远的地方应该会有,那地方,反正不是瘦弱的我能走到的地方。

从书本或者电视中看到其他地方的风土民情,只是觉得新奇。大概因为对现实生活太过习惯和满足,小时候的我对远方并没有多少向往。我的父母默默不语,他们每天劳作,养活我,没有跟我抱怨乡村的贫苦,要把我们送出大山的欲望也不是很强烈———毕竟,他们也不清楚大山那边有什么十分吸引人的事物。我乐在黄土地上和青山绿水间,吃五谷杂粮,饮山泉清风,在岁月中自然生长。

渐渐长大,我有意无意地,自知或不自知地,因为求学、工作等与故乡渐行渐远了。

如今,久居伟人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浩荡大江边,我常常怀念故乡小河温柔的水波。但是,我能做的只是叹一口气,摇摇头,感慨小时候的自己“当时只道是寻常”。

回去么?不回去,也回不去。于是,我用苏东坡那句“此心安处是吾乡”来安慰自己,又想起周作人那句“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蓦然发觉,这其实就是另一种表述方式的“此心安处是吾乡”。

能怎么办呢?“游子不顾返”里,主动与被动的比例各占多少?乐不思蜀与难寻归路的比例又各占多少?谁能说得清楚!

如需要给故乡写一封信,我必定是心中有千言万语,可到下笔时,写下“见字如面”四个字,便不知该如何继续了吧。endprint

猜你喜欢
周作人山河景象
山河已无恙,奋斗在路上
杯中异景
山河美
冬天的景象
不说穿
周作人的后半生
鲁迅与周作人
夏天到了
曹薰铉重拾旧山河
“言而当”与“默而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