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妇产后抑郁及子宫康复的作用分析

2018-03-14 06:38达梅英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盆底产后产妇

达梅英

兰州市西固区达川镇卫生院妇产科,甘肃兰州 730096

女性在妊娠、分娩过程中,身体各器官均发生相应改变,其心理及生理均处于由应激状态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的过程[1]。产妇产后予以护理干预,有助于转变其抑郁状态,并可促进其子宫康复。该研究为明确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妇的效果,该院针对性选取90例产妇资料予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对照组(40例),年龄22~37 岁,平均(28.43±5.12)岁;体质量 67~79 kg,平均(70.25±5.18)kg;妊娠 35~40 周,平均(37.56±3.11)周。研究组(50 例),年龄 23~38 岁,平均(28.54±5.21)岁;体质量 68~80 kg,平均(70.39±5.24)kg;妊娠 36~41周,平均(37.62±3.27)周。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护理,主要有健康教育、会阴护理、饮食护理等;研究组予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具体为:①护理人员产后与产妇一对一交流,向其介绍产后喂养技巧、乳房护理技巧等,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②主动积极与产妇沟通,耐心倾听其诉求,对其心理状态进行了解、掌握,然后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教导其正确宣泄负性情绪,尽量满足其诉求,叮嘱其保持积极乐观心态;③鼓励产妇多与同期康复良好产妇交流,转变其错误康复观念,减轻其心理压力;④对产妇乳房进行护理,采取热敷及按摩方式提升其泌乳始动时间及泌乳量,鼓励产妇多与新生儿接触,进行早喂养,增进母子感情,缓解其不良心理状态;⑤予以子宫复旧按摩,顺时针行子宫环形按摩,用力均匀柔和,促进子宫恢复;⑥指导产妇盆底肌训练,使其取平卧位,主动收缩尿道、肛门,训练3~5次/d,促进其盆底肌上提,产妇子宫康复速度提升,改善其产后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产后抑郁评分,采用EPD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2]评估,分为心境、乐趣、抑郁、恐惧、自责、悲伤等内容,每项0~3分,满分30分,得分越高抑郁状态越显著;子宫康复情况,包括恶露时间、子宫入盆骨时间、产后出血量等指标。

1.4 统计方法

数据均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正态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用[n(%)]表示,计数资料组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产后抑郁评分

研究组 EPDS评分为(7.33±2.15)分,与对照组(10.71±5.10)分相比显著低(P<0.05)。

2.2 比较两组子宫康复情况

研究组恶露时间、子宫入盆骨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少(P<0.05),见表 1。

表1 比较两组子宫康复情况(±s)

表1 比较两组子宫康复情况(±s)

注:组间比较,aP<0.05。

组别 恶露时间(d)子宫入盆骨时间(d)产后出血量(mL)对照组(n=40)研究组(n=50)4.34±2.22(2.25±1.18)a 10.22±4.35(7.17±1.06)a 445.68±113.22(215.22±101.13)a

3 讨论

由于产妇分娩前后,生理应激较为强烈,导致其心理状态变化,而产后康复情况与产妇心理状态具有密切联系,因而需加强对产妇的产后护理。有研究[3]指出,产妇产后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产后抑郁状态,使其子宫加速康复,有助于其产后生活质量提升。

该次研究中,研究组EPDS评分为(7.33±2.15)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低;研究组恶露时间(2.25±1.18)d、子宫入盆骨时间(7.17±1.06)d 及产后出血量(215.22±101.13)mL均较对照组少;此次研究结果与叶碧清[4]相似,表明产后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产妇抑郁状态及子宫康复情况上具良好效果。产妇分娩结束之后,其泌尿、生殖、消化等系统器官的功能均处于一个重要的复原时间,大部分产妇产后均存在缺乳、宫缩痛等情况,影响产妇心理状态,极易产生抑郁情绪[5]。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教导其正确进行母乳喂养,并向其传授乳房护理技巧,指导其正确按摩乳房,促进乳汁分泌,有助于母乳喂养率提升,母子感情增进[6]。其次,护理人员主动积极与产妇沟通,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然后予以其针对性心理干预,并指导其正确宣泄不良情绪,有助于产妇负性心理减轻,保持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7]。产后乳房护理及心理干预,有助于产妇泌乳量增加,从而使产妇加快适应母亲角色,对于减少产后抑郁具有积极作用。此外,护理人员进行子宫复旧按摩,通过穴位刺激,能够有效减轻产妇产后疼痛,加速子宫复旧,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产妇心理状态改善。盆底肌康复训练,通过制定针对性训练方案,有助于产妇盆底肌肉紧张度、收缩力增加,从而可改善其盆底肌的血液循环,加速产妇产后康复[8]。研究受多种因素影响,未对护理效果作详尽分析,具一定局限,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产妇产后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其转变不良心理状态,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且对于子宫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具推广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盆底产后产妇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