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风水学

2018-03-14 19:34李平周是今周静子
商业评论 2018年3期
关键词:御风风水学活水

李平+周是今+周静子

“企业战略风水学”是以企业为对象,基于中国传统哲学视角,采用“风水”比喻方法,研究如何预测大体趋势变化,以及根据“涌现”的新机会构建应变组织体系,借此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应对战略。战略风水学由“御风”与“活水”两大维度构成,只要运用得当,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三大梦想:提前预知行业和环境变化,找到风口并把握大势,实现永续经营。

企业战略风水学的“御风”,是指在早期预判和洞见大势将要“涌现”全新机会的特殊能力。它不仅包括对细微机会的敏感预判能力,还包括对大势的洞见能力和“造势”能力。

企业战略风水学的“活水”,是指企业对“涌现”机会的创新性实现能力。它旨在通过在企业内构建各种非正式和临时性组织,打破现有边界,激发个体创造力,重获组织灵活性。“活水”能力的核心就是对于突变情况的弹性应对能力,以及构建非正式组织灵活体系的能力,也包括主动“应势”能力。

要构建与培养“御风”和“活水”能力,应主要遵循六个原则。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打破固有旧习的能力

战略风水学认为,在进行关键战略决策前,决策者一定要问自己三个问题:将要进行的决策是否受到了某种动机的驱使?我对该战略决策是否夹杂了自身的预期?我是否抗拒与那些跟我有着不同预期和动机的人交换意见?

如果以上问题的答案有“是”,则应暂缓决策。所以,战略风水学强调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充分理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原理,放下成见,打破固有旧习。只有在这个原则下,企业才能做出真正客观有价值的战略预判与洞见。

“海纳百川”:拓展信息边界的能力

预测“何时风变”是“御风”能力的体现,也是应对变化做出战略决策的关键。为了获得预测“风变”的关键信息,需要拓展信息搜集边界,接触更多有价值的新鲜资讯。

因此,战略风水学强调的第二个原则,就是本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态度,以“海纳百川”的精神拓展信息边界。通过跨界学习,经常与“外来和尚”进行沟通,才能接触到企业面临变化的关键信息。

“大海捞针”: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爆炸时代,如果企业不具备“风吹草低见牛羊”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信息处理能力,或者会因为信息太多、千头万绪而感到无从着手,或者会因为表象做出错误战略决策而错过机会。

数据的积累、挖掘、分析、归纳和整理,是一位优秀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没有它,你永远只有匹夫之勇。因此,战略风水学强调的第三个原则,就是培养“大海捞针”的能力,通过建立“弱水三千,我取一瓢”的特殊视角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方法论,在复杂的信息海洋中找到对企业战略有重大价值的关键要素。

“山高水长”:优化讨论和决策流程的能力

即便企业依靠“御风”能力判断出了未来环境变化的若干可能,在拍板决策过程中仍会面临选择困境。

在讨论决策过程中,领导者需要将战略风水学的“山水平衡”思想作为集体讨论和决策的原则,将讨论和决策两个阶段区别对待。在以信息交换为目的的讨论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民主的优势,让团队充分分享信息和观点。但是,在决策阶段,领导者必须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态度和担当,独立决策,不受他人干扰。因此,战略风水学强调的第四个原则,就是充分理解“山高水长”的原理,优化讨论和决策流程。换言之,听取意见时像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拍板决策时像山,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水到渠成”:把握恰当时机的能力

即便对于行业变化的大势有了正确的判断,何时采取相应的战略行动也是战略风水学所强调的重要能力之一。

究竟是成为行业先驱还是先烈,切入的时间点非常重要。因此,战略风水学强调的第五个原则,就是充分理解“水到渠成”的原理,把握恰当时机,伺机而动,等待机会时静若处子,当机会涌现时动若脱兔。

“水无常形”:拥抱变化的心态

没有哪种固定不变的方法能让企业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唯有不断拥抱变化,才能在每次变化中脱颖而出。

不同阶段的企业在面临变化时,应该采用完全不同的方式。面临变化,小企业需要集中精力,而大企业则应该适当分散投资,在潜在的若干风口布局。因此,战略风水學强调的第六个原则,就是充分理解“水无常形”的原理,拥抱变化,尤其是突变所带来的独特机会。

战略风水学融合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动态能力理论,对于企业战略至关重要。通过有针对性地培养“御风”和“活水”两大整体能力,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六个具体能力,企业的发展必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猜你喜欢
御风风水学活水
科技御风而行 解读奔驰VISION EQXX概念车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活水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活水
如何从阅读教学中寻找「活水」
中日ETF互通“活水来”
御风飞翔
风水学
东风御风
传统风水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古代商业空间中对于风水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