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国能源革命战略2030

2018-03-15 06:57雷祺袁家海
中国国情国力 2018年1期
关键词:总量二氧化碳煤炭

◎雷祺 袁家海

作为能源消费与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国内,以煤炭为主的一次能源供应结构以及煤炭消费的快速增长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国际上,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与快速增长使得我国成为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焦点。

《能源革命战略》与碳排放展望

1.《能源革命战略》

2016年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简称《能源革命战略》)[1],清晰地明确了到2030年我国能源革命的路线图[2],并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与《能源革命战略》的中长期路径相一致,《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简称《能源规划》)指出,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1亿吨以内。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0%,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58%以下[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此外,2014年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4]。

《能源革命战略》又指出,2021-2030年,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和核能利用持续增长,高碳化石能源利用大幅减少。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60亿吨标准煤以内,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0%左右[5],天然气占比达到15%左右,新增能源需求主要依靠清洁能源满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

《能源革命战略》的实施可以促进能源供给结构的持续改革,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为我国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提供支撑与保障。此外,该战略还可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破解资源和环境约束,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能源革命战略》可以提高我国在全球能源舞台上的整体影响力,并能展现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正面形象,也有利于我国公民享受能源发展成果,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2.《能源革命战略》的碳排放轨迹

《能源规划》和《能源革命战略》中对于2020年与2030年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本文立足已有的能源发展目标,同时考虑到交通运输业的增长以及电动汽车的普及,本文假设2030年石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较2020年下降1个百分点,在线性假设下,展望我国未来能源消费结构(见表1)。

表1 2015-2030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展望单位:%

根据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结合各类能源消费碳排放系数,可以测算出我国到2030年的碳排放轨迹。根据测算结果,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总量约为103.3亿吨,在2015年的基础上增加了9.5亿吨;2030年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约为113.1亿吨,相比2020年增加了9.8亿吨。从碳排放量的年均增速来看,“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年均增速约为1.9%,较“十二五”期间增速下降0.8个百分点;2020-2030年,碳排放量的年均增速约为0.9%,较“十三五”期间增速下降1个百分点,碳排放量增速明显放缓。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能源规划》与《能源革命战略》规划的发展目标,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约为29亿吨标煤,相比2015年的27.5亿吨标煤增加1.5亿吨标煤消耗;到203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约为29.4亿吨标煤,这也就意味着2020-2030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仍有4000万吨标煤的消费增量。然而,根据近几年的实际数据看,2013-2016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在2013年的基础上下降了10.86%[6][7]。煤炭消费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轨迹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煤炭消费量的变化情况对于我国碳减排目标以及二氧化碳排放早日达峰的影响仍需进一步讨论。

GDP能源强度与碳强度

1.经济增长展望

为了进一步研究我国未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变化,本文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展望。经济发展展望的重点是要与我国政府的经济规划相一致,同时抓住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有学者于2015年底对我国“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及2030年中长期发展进行了展望,其中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增长趋势进行了研究[8]。基准情景中,“十三五”年均增速6.5%,“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速5.6%,“十五五”期间年均增速4.9%;相比基准情景,低速情景中“十三五”年均增速要低0.2个百分点,“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速也要低0.3个百分点,“十五五”期间年均增速要低0.6个百分点;高速情景中,“十三五”“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年均增速分别较基准情景高0.3个、0.4个、0.6个百分点(见表2)。根据测算结果,预计到2030年,我国GDP总量将达到157.5万亿元(2015年价格),约是2015年水平的2.29倍。本文以基准情景中的经济增长预测作为分析基础。

表2 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测单位:%

2.GDP能源强度

GDP能源强度的变化趋势与历史发展轨迹是一致的,一直保持稳步下降的趋势(见图1)。从绝对量看,2030年我国GDP能源强度约为381千克标煤/万元,相比2005年下降了约60%,对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下降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能源消费弹性指标看,同样是维持下降趋势,与历史发展轨迹较为吻合。不过“十三五”期间相对于2013-2016年存在一个明显的反弹,“十五五”与“十四五”一直保持相当的弹性系数,这说明2020年和2030年50亿吨标准煤和60亿吨标准煤的预期性目标确实存有优化空间,通过进一步的提升能效降低一次能源消费量的潜力空间值得进一步研究。

图 1 《能源革命战略》下我国GDP能源强度与能源消费弹性

根据《能源革命战略》要求,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比2015年下降15%。经过测算,2020年,我国GDP能源强度约为530.6千克标煤/万元,相比2015年624.0千克标煤/万元的水平下降15.0%,正好能够达到目标。

3.GDP碳强度

图2 《能源革命战略》下我国GDP碳强度变化

根据图2所显示的轨迹,2020年我国GDP碳强度约为1.10吨/万元,相比2005年的2.22吨/万元下降了50.5%,相比2015年的1.36吨/万元下降了19.1%,可顺利完成《能源革命战略》中提出的18%的目标;2030年我国GDP碳强度约为0.72吨/万元,相比2005年下降了67.6%,即便经济增速是低速增长轨迹,2030年我国GDP碳强度也将比2005年水平下降65.7%。

因此,按照《能源革命战略》的发展规划,不管是2020年还是203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这一关键指标均能顺利完成。这就意味着,我国政府提出的《能源革命战略》与国际气候目标承诺是内在一致的。从控制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角度看,我国的GDP能源强度、碳强度和2030年的碳排放峰值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因此,《能源革命战略》的有效落实,对于我国实现碳减排目标以及履行气候变化承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习近平. 积极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新华网,2014-06-13.

[2]中美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新华网,2014-11-17.

[3]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2017-04-25.

[4]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2017-01-09.

[5]国家发改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2014-11-04.

[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6,2017.

[7]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7-02-28.

[8]李雪松,娄峰,张友国.2020:走向全面小康社会:“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及2030年展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总量二氧化碳煤炭
制作二氧化碳传感器
有脸面的颜值
中国高碳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总量榜
红色警报——煤炭
电信业务总量保持高位增长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知识归纳
科学家成功把二氧化碳变成石头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
环保部:今年上半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大幅下降
煤炭开采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