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商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调查

2018-03-15 06:57罗群英卫东阮琦
中国国情国力 2018年1期
关键词:商洛绿色食品农产品

◎罗群英 卫东 阮琦

近年来,陕西省商洛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打绿色牌,走生态路”的绿色农产品发展思路,并制定《商洛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把绿色食品产业作为商洛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更好地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提高绿色食品产业精准扶贫成效,商洛调查队于2017年7月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通过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

发展现状

1.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商洛凭借区位优势和自然生态条件,经过近15年的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现已初具规模,已形成了一定面积的核桃、板栗和茶叶等特色绿色食品种植。截至2016年,商洛全市核桃种植面积达317万亩,年产10.76万吨,产值20多亿元,以地区计算,产量居全国第一,已成为全国著名的核桃生产基地。商洛是板栗最佳适生区,七个县区均有分布。商洛板栗园面积达265万亩,板栗产量2.55万吨,年产量占陕西省的2/3以上,居全省第一。茶园面积达44.58万亩,采摘面积31.48万亩,产量4768吨,产值达8亿多元,年加工能力达360万公斤,促进茶农增收2.8亿元。已建成生态标准化茶园29个,其中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9家,茶叶专业合作社12家,茶叶大户4200多户,茶叶初制加工厂200余个。已认定无公害茶叶产地9个,认证无公害茶叶产品12个、绿色茶叶产品5个、有机茶叶产品6个,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注册商标33个。荣获陕西省名牌产品4个,荣获陕西省著名商标5个。在国内茶叶评比活动中,全市先后有32个产品获得金奖,25个产品获得银奖。

在“十三五”伊始,商洛就针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各项指标提出量化标准要求。期末全市要培育家庭农场100个、种养专业大户800个,新建功能多样的特色现代农业园区100个,其中创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75个,省级园区25个(具体指标见表)。

2.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品牌效益日益提升

从2002年起,商洛市委市政府就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把绿色产业开发作为商洛突破发展的五大特色产业之一来抓。2008年全市七县区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无公害农产品整县环评,2009年率先在全省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合格县验收。2010年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标准化推广“四支队伍”,集成组装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商洛模式”在全省推广。2011年初步形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工作运行机制,极大地促进了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保障了人民群众消费安全。截至2016年底,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32.31万亩。绿色食品基地累计开发面积8.79万亩。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三品”产地231个,认证“三品”产品272个,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个,推广无公害农产品标识262.8万枚,推广地标标识35万枚。

表 商洛市“十三五”规划中部分绿色食品发展指标

3.科技支撑作用凸显,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近年来,商洛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中注重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档次。全市专兼职从事绿色食品产业开发和推广的技术人员有200多人。商洛核桃科技工作者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选出了商洛1-6号优良单株;洛南县核桃研究所与西北林学院协作,选育出西洛1-4号晚实品种,先后引进早实良种50多个;成功研究出了“核桃自控电热温床嫁接育苗新技术”和“低产幼树高接换优技术”;针对秦巴山区及北方干旱区土壤养分状况和核桃树需肥水平,研制了核桃专用肥,可增产15%-20%;引进各类先进技术15项,推广各类先进技术30多项,科技人员撰写的论文100余篇在国家、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交流。

全市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绿色农产品加工、包装、营销企业200多家,有1500多个从事农产品生产、销售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格局。这些绿色特色产业已成为全市农民增收和产业扶贫的主渠道。

4.绿色产业深度融合,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商洛市持续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示范市创建,全市大力推行“三带一创”“五带四联六精准”模式,2017年上半年编制完成贫困村综合发展规划,整合涉农资金,完善扶持政策,实施“一村一品”行动,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确保重点产业有“龙头”,村村都有合作社,产业脱贫户参与率70%以上。通过集团公司承载、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园区吸纳、合作社帮扶、能人大户引领,让贫困户通过订单生产、土地流转、参股分红及务工就业等形式,实现脱贫致富目的。目前,全市已发展现代农业园区10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53个,各类产业大户3387户,带动1.5万户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其中,90%的产业为绿色食品类。

同时,商洛为了推进绿色食品产业扶贫工作,充分发挥农民科技教育系统的优势,各县区农民科技教育中心根据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情况和贫困户的需求,以村为单位,分别开展了食用菌、设施蔬菜、油用牡丹、中药材、水杂果和养蜂等特色产业培训51场次4338人次,确保每个贫困户至少学会一项农业生产技术,掌握一门脱贫致富本领,深受村民欢迎。

发展优势

1.独特的区位优势

商洛位于陕西东南部秦岭南麓,鄂豫陕三省接合部,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总面积1.9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43万人。随着包茂、西武、福银、陕沪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商洛已融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随着西合高铁建设,商洛将成为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是西北地区连通东南地区的重要门户。优越的区位优势将是商洛发展绿色农产品的根本保证。

2.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

商洛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市,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适宜生长的植物种类繁多。而且区内工业污染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是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理想基地。全市现有林地182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6.5%,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关中的生态屏障。境内不仅生态良好,而且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尤其农林畜特产质量优良,商南被誉为中国“茶叶之乡”,“镇安大板栗”驰名中外,核桃、板栗、柿子产量居全省之首,核桃出口量约占全国1/6。这些资源为商洛打造秦岭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西安第二生活区以及现代中药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与关中人文旅游和现代农业错位发展。

3.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和政策优势

“十三五”期间,国家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陕西省委、省政府加快陕南循环绿色发展,旨在把陕南建成国家生态文明综合改革示范区,为全市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商洛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将发展绿色产业作为五大特色产业之一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列入与各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经过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多年的齐心协力和辛勤工作,商洛的绿色食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商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4.蓄势待发的良好时空优势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一高地四基地”,商洛三县一区纳入这一经济区,给商洛的绿产农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适逢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进行重大调整,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等,商洛遇到了迎接产业转移、发展生态低碳型产业的良好时机,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后发优势,积极开发核桃、板栗、茶叶等绿色无公害农业特色产品,把商洛建成面向西安、辐射全国的具有规模的绿色食品供应基地。

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创新产品较少

■ 桃自成蹊 董年龙/摄

商洛基础设施简陋,硬件投入滞后。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薄弱的科研技术力量阻碍着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具有商洛特色优势的一些农产品,如核桃、板栗、茶叶、食用菌、九眼莲、花生、红小豆、绿豆、白芸豆、土鸡及土鸡蛋等农、牧产品生产中存在着良种率低,品质良莠不齐,单位面积产量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产业整体发展。

2.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群众利益联结不紧密

虽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已有一定规模,但是大多数合作社经济组织管理不规范,发展滞后,利益分配制度不健全,市场建设、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方面跟不上市场需求,对农民脱贫致富贡献率不高。

3.龙头企业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力

商洛绿色食品企业大多规模较小,2016年商洛全市有绿色食品企业116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仅3家,大部分的绿色食品企业为中小型企业。商洛绿色食品产业处于产业形成期向成长期过渡的转折阶段,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够强,产品总量和种类不够丰富,消费者的购买多属于试探性购买,市场竞争力较弱。

4.投资力度小,产业发展受限

转变产业发展方式需要增加有效的投入。从商洛的实际情况看,虽然绿色食品产业在大农业中的产值连年提高, 但对其投资状况却没有较大的改善。投资不足,企业发展受限,难以形成规模化企业,更不能发挥产业集群作用。

对策和建议

1.加快科研机构建设步伐,提高产品竞争力

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商洛学院及其他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商洛绿色食品产业基地。鼓励研究机构和科技人员积极争取上级立项,争取国省项目资金,加快中国商洛核桃研究所建设步伐。在产业基地建设科研综合办公和实验楼,购置先进的仪器、设施和设备,满足开展绿色食品的各项试验研究。

2.加强宣传引导,完善市场需求体系

完善商洛市及其周边的市场需求体系,既需要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的理念,同时也需要生产经营者优化生产、降低价格。一是通过宣传促进全民绿色食品意识形成。建议绿色食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通过电视、网络及社交平台发布广告,定期开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通过宣传让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健康性、安全性以及如何辨别都有深入了解,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二是生产企业也要主动宣传绿色消费理念,营造绿色消费文化氛围。如与超市联合,在商洛市以及西安等地区的各大超市内,进驻商洛特色绿色食品,建立市场网络,树立有机食品形象。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产业发展保障

建议商洛市政府出台的关于绿色食品相关优惠政策包括各级财政安排补助经费,以帮助开发绿色食品,只要取得使用标志的,市财政从支农资金中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鼓励建立绿色食品专项发展基金;为产业化龙头企业评选量化指标,农业、科技和外经等职能部门在各方面对绿色食品产业给予优先扶持。

4.推进金融支农,加大资金投入

争取省市财政出资,建立生态农业发展专项资金,与各大银行共同设计支农金融产品,为新型经营主体、职业农民提供贷款贴息、信用担保、农业保险补助。积极整合财政、扶贫、发改等部门的资金,并鼓励民间企业投入产业发展,吸纳民间资金,合理扶持绿色食品产业做大。

5.积极推行电子商务,打造绿色品牌效益

绿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为传统农产品营销注入了现代元素,并且具有明显优势。商洛市目前仅加入了农村淘宝体系,应该再建立绿色食品专门网站,宣传特色绿色食品,同时在搜狐、360、百度一类的门户网站,优酷、土豆等服务和视频网站上发布广告,重点打造商洛特色绿色食品的品牌效应。加强与这些网络平台的合作以达到推广商洛特色绿色食品、提高知名度、拓展消费群体的目的。

猜你喜欢
商洛绿色食品农产品
陕西商洛商州区:抓早动快精心谋划产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作品赏析6
什么是绿色食品
我的是故乡商洛
我国撤销392个绿色食品产品标志使用权
文化商洛生存读本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