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50g/L丙环唑乳油中有效成分丙环唑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

2018-03-16 01:00王广友
山东化工 2018年4期
关键词:丙环唑标样重复性

王广友,林 波,吴 培,李 磊

(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 山东省化学农药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033)

测量不确定度在化学分析领域中受到很大关注。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测量值的分散性,是一个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实验室应建立并实施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程序。本文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环唑含量为例,对测量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评定其不确定度,如实反映测量的置信度和准确度。

1 实验方法

1.1 仪器及试剂

岛津20A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150mm×4.6mm(i.d.)不锈钢柱,内装ODS-C ,粒径5μm填充物;电子分析天平(ME204/02型,METTLER TOLEDO);密度测定仪(DM-100型,上海图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超声清洗仪(KQ-3200DB,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乙腈(含量99.9%,色谱纯,德国merck公司);新制超纯水(18.2MΩ·cm,Milli-Q);丙环唑标样(纯度98.7%,国家农药质检中心);250g/L丙环唑乳油(某企业)。

1.2 色谱条件

流动相为V(甲醇)∶V(水)=65∶35,流速1.0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30nm;进样体积5μL。

1.3 实验步骤

1.3.1 标准物质溶液的配制

称取丙环唑标样0.06g(精确至0.0002g),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

1.3.2 样品溶液的配制

称取含丙环唑0.06g(精确至0.0002g)的试样,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

1.3.3 测定

在上述操作条件下,待仪器稳定后,连续注入数针标样溶液,直至相邻两针丙环唑峰面积相对变化小于1.2%后,按照标样溶液、试样溶液、试样溶液、标样溶液的顺序进行测定。

1.3.4 计算

将测得的两针试样溶液以及试样前后两针标样溶液中丙环唑A与丙环唑B峰面积的和进行平均。试样中丙环唑的质量分数ω(%),按下式计算:

试样中丙环唑的质量浓度ρ2(g/L),按下式计算:

式中:A1——标样溶液中,丙环唑A与丙环唑B峰面积和的平均值;

A2——试样溶液中,丙环唑A与丙环唑B峰面积和的平均值;

m1——标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2——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ρ——试样溶液密度,(g/mL);

ω——标样中丙环唑的质量分数,以%表示。

2 检测方法不确定度评定

2.1 不确定度的来源

以丙环唑质量浓度计算公式为数学模型,可得出不确定度分量来源包括:标准物质纯度、标准物质称样量、标准物质溶液的配制、样品称样量、样品溶液的配制、标准物质及样品测定的重复性、密度测定及样品测定的重复性。

2.2 标准物质纯度引入的不确定度

根据标准物质证书中提供的信息,丙环唑纯度为98.7,不确定度为0.6%,k=2,属于B类评定,按正态分布,取置信水准P=95%,K=2,则标准物质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Urel(1)=0.6/(2×98.7)=3.04×10-3。

2.3 标准物质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

查称量所使用的电子天平检定证书,其最大允许误差为±0.1mg,属于B类评定,按正态分布,取置信水准P=99%,K=3,则标准不确定度为U1=0.1mg/3=0.0333mg,称样量为0∶0642g,则其相对不确定度为:

Urel(2)=0.0333/64.2=5.19×10-4。

2.4 标准物质溶液配制引入的不确定度

2.4.1 50mL容量瓶引起的体积不确定度

2.4.2 溶液温度与校准时温度不同引起的体积不确定度

可得标准物质溶液配制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为:

2.5 样品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

参考2.3所述,样品称样量为0.2534g,则其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Urel(4)=0.0333/253.4=1.31×10-4

2.6 样品溶液配制引入的不确定度

同2.4所述,样品溶液配制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为:

2.7 标准物质及样品测量峰面积的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标准物质溶液及样品溶液重复进样2次,峰面积见表1所示。

表1 峰面积测量结果

标准物质峰面积测量重复性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为:

样品峰面积测量重复性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为:

2.8 密度ρ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

查测量密度所使用的密度计说明书,其最大允许误差为±0.001g/cm3,属于B类评定,按正态分布,取置信水准P=95%,K=2,则标准不确定度为U4=0.001g/cm3/2=0.0.0005g/cm3,密度测量值为0.979g/cm3,则其相对不确定度为

Urel(8)=0.0005/0.979=5.11×10-4。

2.9 密度测量的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密度重复测量5次,测量值见表2。

表2 密度测量结果

密度测量重复性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为:

3 合成相对不确定度的评定

综合上述各不确定度分量,得出合成相对不确定度:

=[(3.04×10-3)2+(5.19×10-4)2+(3.41×10-3)2+(1.31×10-4)2+(3.41×10-3)2+(1.62×10-5)2+(9.92×10-5)2+(5.11×10-4)2+02]1/2=0.0057

本次实验测得250g/L丙环唑乳油中丙环唑质量浓度为260g/L,则:

U(ρ)=260×0.0057=1.48g/L

4 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按95%置信概率,取包含因子K=2,则扩展不确定度:

U=K×U(ρ)=2×1.48≈3g/L

故本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50g/L丙环唑乳油中丙环唑质量浓度为260±3g/L。

5 结论

在不确定度的评估过程中,标准物质含量、标样及样品溶液配置引入的不确定度占主导地位,即标准物质含量的准确性、玻璃量器的校准及实验室操作人员的规范操作对实验结果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实验最终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在符合上述方法和条件的规范测量情况下可直接引用。

[1] 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JJF1059.1-2012规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2] 全国流量容量计量技术委员会.JJG196-2006 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J].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

[3] 王志波,康文斌,黄琼辉.气相色谱法测定40%毒死蜱乳油中有效成分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6,25(10):1-5.

[4] 顾爱国,曹 磊,王 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0%氯啶菌酯悬浮剂中有效成分氯啶菌酯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J].农药,2017(10):742-743.

猜你喜欢
丙环唑标样重复性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钢中硫元素时分析精度降低的原因探究和问题改善
19%啶氧.丙环唑微乳剂分析方法研究
化学分析方法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的确定
36%丙环唑·咪鲜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自制标样提高X射线荧光光谱仪压片法曲线的准确度
完善热镀锌铝锑合金中铝元素的内部预制校准曲线
论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
几种丙环唑及其复配剂对水稻纹枯病的试验效果初报
海上时移地震中多道匹配的观测系统重复性研究
X-射线荧光分析仪工作曲线标样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