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园艺产业现状及发展模式思考

2018-03-17 16:13笑陆
上海蔬菜 2018年2期
关键词:沿河园艺空心

陶 笑陆 慧

(1.江苏省张家港市蔬菜办公室,江苏张家港215600;2.江苏省张家港市林业站,江苏张家港215600)

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沿河县)地处黔、渝、湘、鄂四省交界部,是以农业为主的山区贫困县,常住人口45万,其中农业人口33.3万。张家港市作为沿河县的对口帮扶地区,两地农业部门开展了全方位合作,通过在沿河县实施优势区域布局、特色产业规划、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等一系列重大项目,近年来沿河县园艺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园艺产业面积迅速扩大,产品品质不断提高,效益逐年上升,已成为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的重要途径。

1 沿河县园艺产业发展现状

1.1 种植面积与产值增长较快

截至2017年,沿河县蔬菜年播种面积1.8万hm2,总产量41万t,总产值8.45亿元;果园面积0.39万hm2,总产量5.9万t,总产值6亿元;食用菌全年生产642万棒,总产量1 555 t,总产值1 054万元。园艺产业种植面积与产量增长速度较快,周年生产、产品均衡上市的设施园艺产业模式初露端倪。

1.2 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

创建了沙子、官舟、谯家、新景4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农业总产值累计完成36.42亿元,年均增长6.3%。其中,生态茶、生态果蔬、生态中药等支柱产业稳步发展,沙子空心李获地理标志著名商标。

2 沿河县发展园艺产业的优势

2.1 自然资源丰富

沿河县为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3~18℃,年降水量1 050~1 220 mm,年日照1 100~1 400 h,气候温暖湿润,水热同期,光温同步,适宜多种动物、植物、微生物生长,发展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特色农业优势比较明显。

2.2 市场空间广阔

随着沿河县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为农产品运输带来了有利条件。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山地特色农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电子商务平台和农业信息平台的有效对接,使得大量与农业有关的市场信息突破了空间限制,使消费者、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信息传递更加顺畅。

2.3 有较好的政策扶持

沿河县得到上级部门的推广类、科技类、物价调节基金类、扶贫类等各种项目的扶持,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项目、精品水果产业化扶贫项目、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空心李标准化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财政结余资金、救灾资金等项目,这些项目资金投入较大,投向相对集中,对推进沿河县园艺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沿河县发展园艺产业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生产基础薄弱

沿河县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农田水利基本设施不完善,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耕地质量下降,灌溉条件差,生产路网不配套;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外出务工人口较多,青壮年劳动力十分紧缺;农业经营方式仍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农村社会管理较松散,各类承包纠纷隐患多;园艺产业龙头企业少,尤其是效益好、有带动周边农户致富能力的企业更少。

3.2 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受本级财政影响,配套资金往往落实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艺产业的发展。沿河县与毗邻县市路程较远,行程较长,运输成本高,导致企业投资较少,招商引资相对困难。

3.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缓慢

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较少,且发展水平不高,发展规模不大,组织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加工能力低,市场信息不通畅,品牌效应弱,销售渠道窄,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整体较低,农业生产抵御风险能力弱,投资力度不够。

3.4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

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水平不高,推广手段陈旧,技术到位率较低;高层次专业人才匮乏,农技人员园艺专业出身的很少,导致技术指导不到位,生产进度和田间管理跟不上,且农技人员普遍存在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困难。

3.5 产业链条不完整

目前沿河县园艺产业仍存在重生产、轻产后加工的现象,园艺产品的产后处理与加工水平落后,大多数农产品未经处理加工就直接上市,导致商品性较差、附加值较低。全县果蔬产后商品化能力较弱,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果蔬冷藏保鲜能力差、加工量很少。

3.6 标准化生产水平仍然较低

沿河县园艺生产基础设施规格不高,主要利用荒山荒地改土建园,持续性投入少,园内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亟需提档升级;生产模式主要以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为主,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较少,大部分蔬菜基地、果园生产水平和经营方式还很落后,规模化种植比例很低。

4 沿河县发展园艺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4.1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

通过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设施标准,建立良好的水利保障体系;适当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实现农产品均衡上市,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根据基地、园区、项目的不同需要,提供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实现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

4.2 打造地方特色产业品牌

利用自身优势,取长补短,以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为主攻方向,培育优势农产品品牌,逐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如打造沙子空心李品牌,提高空心李的整体栽培水平,提高空心李品质,并充分利用李花文化的特色资源,通过与各类组织开展合作,探索和开展李花节、采摘节、农业公园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休闲农业,以花为媒、以花招商,通过“互联网+”,开展网上网下销售,将沙子空心李打造成品质好、质量优、效益佳的贵州知名水果。

4.3 严格把控质量安全

品牌是信誉的凝结、是产品质量和标准的背书,一旦出现质量安全事故,品牌很容易毁于一旦。因此,质量是品牌的先决条件,要在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打造品牌。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通过建立农产品检测室,制定完善的管理和约束制度、严格的基地产品检测制度、完整的追溯体系,严格把好每一道质量关,确保农产品的食用安全。

4.4 升级农业生产服务体系

沿河县农民人口基数较大,农业生产仍以千家万户的分散模式为主,大部分农民单打独干,缺乏竞争力,极大地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1)引进或培育龙头企业、新型合作组织、种植大户,引导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生产技术规程,实现标准化生产。(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完善的农业生产信息服务系统,让智能化生产推动农产品标准化建设。

4.5 发展贮藏保鲜及深加工技术

发展园艺产品的产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及贮藏保鲜技术,以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提高农产品商品性。空心李作为沿河县的“三大”特色产业之一,要加快发展空心李夏季贮藏保鲜技术和深加工技术,以缓解采摘期的销售压力,延长空心李的产业链条,增加果实的产品附加值。

4.6 完善市场流通服务体系

(1)培育各类专业营销组织,充分调动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积极性,培养一批懂市场、会营销的经纪人队伍。(2)培育农产品电商人才,着力培育更多的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推进农村网络消费,增加农产品外销的种类和规模。(3)进一步推进农产品贮运、加工、分级、包装、运销等一体化发展。

4.7 加强农民职业技能教育

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农业科技水平和从业技能的高低,决定了其对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的吸收和消化能力。应整合现有的涉农部门和各类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职业技术学院、农广校,以及广播、电视、远程教学、专家下乡、田间演示、手机APP等多种形式,对农民开展常态化培训,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育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猜你喜欢
沿河园艺空心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
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完成首次核燃料组件装载
地球是空心的吗?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空心人
九九歌
园艺系
园艺
我和园艺村的约会
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