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2018-03-18 00:48史晶晶
实用临床医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胰岛母婴胰岛素

史晶晶,周 琼

(南昌市第三医院医务科,南昌 360009)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糖尿病特殊类型之一,为妊娠中晚期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如血糖控制不佳可导致母儿不良结局,如胎膜早破、巨大儿、早产、胎儿先天性畸形等,严重威胁了母婴生活质量及安全[1]。因此,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对GDM患者极为重要。胰岛素为常用降糖药物之一,其对血糖水平的控制和妊娠结局的改善效果已被临床广泛肯定,但它对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患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且费用较高[2]。二甲双胍为一种胰岛素增敏剂,有研究[3]发现将其与胰岛素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GDM的疗效。本研究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GDM,观察其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南昌市第三医院收治的GDM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研究组年龄22~37(28.9±3.3)岁,孕周24~28(26.9±2.8)周,产次1~2(1.4±0.7)次;对照组年龄21~38(29.1±3.6)岁,孕周24~28(27.0±3.1)周,产次1~3(1.5±0.6)次。2组患者均符合GDM的诊断标准,为单胎妊娠,经常规饮食、运动训练效果欠佳,自愿参加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妊娠前已明确诊断为糖尿病,合并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血液或免疫系统严重疾病、心脑肺肝肾等严重功能障碍及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或不耐受者。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予健康教育、糖尿病饮食和运动训练等常规干预措施。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予二甲双胍、胰岛素联合治疗,以胰岛素(商品名:诺和灵30R,批号:J20100040;生产厂家:丹麦诺和诺德有限公司;规格:300 U·支-1)于晚饭前皮下注射,初始剂量为0.2 U·kg-1·d-1),之后根据血糖控制效果实时调整给药剂量;二甲双胍(商品名:格华止;批号: H20023370;生产厂家: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5 g×20 s)0.5 g·次-1随餐口服,2次·d-1。对照组则只予胰岛素治疗,用法同研究组。2组患者均持续用药直至分娩。

1.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1)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情况: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2)比较2组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包括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

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取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10 min后取上层血清待测。以酶电极法测定FBG、2 hPG,仪器采用罗氏MODULE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亲和层析法测定HbA1c,仪器采用英国Drew Scientific DS5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以放射免疫法测定FINS,仪器采用罗氏E170电化学发光自动免疫分析仪。所有试剂均购于上海艾迪康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以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计算患者的ISI、HOMA-IR和HOMA-β。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情况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HbA1c、FBG、2 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治疗后HbA1c、FBG、2 hP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研究组患者治疗后HbA1c、FBG、2 hPG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情况比较 ±s

*P<0.05与治疗前比较。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FINS、ISI、HOMA-IR、HOMA-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治疗后FINS、HOMA-I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SI、HOMA-β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均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FINS、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ISI、HOMA-β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比较 ±s

*P<0.05与治疗前比较。

3 讨论

GDM属于高危妊娠,是妊娠期特有的内科疾病,可严重影响产妇的分娩结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GDM近年来呈高发趋势,在我国发生率高达3%,给母婴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4]。因此,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对GDM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饮食调节及运动疗法是GDM常规治疗方法,但此类措施难以取得理想疗效,临床治疗中常需联合药物进行治疗。胰岛素通过调节体内糖代谢过程,达到显著降糖效果,是目前治疗GDM的首选用药。有研究[5]表明,胰岛素应用于GDM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可减少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改善母婴结局。但由于部分GDM患者存在个体差异,体内胰岛素抵抗较为强烈,经单一胰岛素治疗后无法获得满意效果[6];且胰岛素治疗存在发生低血糖、体质量过度增加等问题,对于这部分患者,有必要加用其他降糖药物进行治疗。

二甲双胍为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不仅能抑制肝糖元异生,延缓对葡萄糖的摄取,增强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还可增加肝脏、肌肉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改善各项血糖指标;且二甲双胍不具刺激胰岛素β细胞的特性,与胰岛素合用时能有效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安全性较高[7]。有研究[8]表明,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GDM可有效调控患者血糖,改善母婴结局。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HbA1c、FBG、2 hPG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二甲双胍可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两种药物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明显控制血糖水平;研究组治疗后FINS、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ISI、HOMA-β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两药联用在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上具有明显优势,有利于恢复胰岛素的正常分泌模式,提高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联合应用二甲双胍、胰岛素能有效控制GDM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猜你喜欢
胰岛母婴胰岛素
临床胰岛制备研究进展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1型糖尿病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受损
餐前门冬胰岛素联合睡前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
非编码RNA在胰岛发育和胰岛功能中的作用
临床常用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注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