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协同理念下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有关医德状况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2018-03-18 08:05肖延丽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医德专业学位硕士

肖延丽,彭 磊

(泰山医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6)

医德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往往对医疗结局起到关键性的作用[1]。在医教协同的大背景下,培养临床基础知识扎实并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是对所有医学教育者的挑战[2]。然而,国内对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医德状况研究较少。开展医教协同理念下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医德状况的调查,可为构建切合培养特点的医德教育体系、改善医学生医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泰山医学院三个年级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35份,其中有效问卷320份,回收率95.71%,有效率95.52%。

2.研究方法。(1)调查工具。问卷由研究者自行编制,包括一般资料和调查量表两部分。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年级、专业、是否党员、是否取得医师资格证、所在医院级别;调查量表包括医德认知(4个条目)、医德情感(3个条目)、医德信念(3个条目)、医德行为(3个条目)四个维度,共13个条目。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4,重测信度为0.83。(2)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 3.1录入数据,使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如例数、百分比、均数±标准差等进行表示。

二、结 果

1.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共320份有效问卷,平均年龄为(26.10±2.21)岁,其中男生148名(46.25%),女生172名(53.75%);研一至研三各102(31.88%)、110(34.38%)、108(33.76%)人。临床、护理、影像专业各占185(57.81%)、16(4.88%)、30(9.50%),其他专业占89(27.81%);109(34.06%)名学生为中共党员;206(64.38%)名学生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197(61.56%)学生实习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其他为三级乙等医院。

2.医德认知调查结果。 通过医德认知情况调查发现,仅有25%的研究生在报考医学院校时树立了“救死扶伤,解决他人之痛”的信念;55.63%的研究生认为医生最应具备的是专业素质;仅有12.19%的研究生能够熟练背诵医学誓言,且52.5%的研究生表示今后的医患关系会对行医行为有影响(见表1)。

表1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医德认知 ?维度得分情况(n=320)

3.医德情感调查结果。 通过对医德情感调查发现,调查对象的医德情感水平较低,69.38%的研究生认为在为患者查体、治疗过程中,不需要付出个人感情;仅有33.34%的研究生能够意识到医务工作者需要比其他行业应该具备更强的责任感;35.94%的人在行医过程中能够意识到患者的痛苦(见表2)。

表2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医德情感 ?维度得分情况(n=320)

4.医德信念调查结果。 有55.63%的研究生认为有必要进行医德教育,63.13%的人表示没有遇到过病人送红包的情况,但仅有34.06%的人表示需要开设医学伦理学这门课程(见表3)。

表3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医德信念 ?维度得分情况(n=320)

5.医德行为调查结果。 医德行为调查结果显示,67.81%的研究生能够遵守操作规程,不弄虚作假;59.06%的研究生工作态度较好、语言文明、举止得体;69.81%的患者能够遵守医疗保密原则(见表4)。

表4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医德行为?维度得分情况(n=320)

三、讨 论

认知是人们了解事物发展规律的心理过程,但认知过程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正确的医德认知对医务工作者的行为产生正性影响。医德情感是构建良好医德品质的前提,对医德行为、医德认知水平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医德信念表现为对某种医德观念的认同以及由此产生的遵循道德原则及承担责任的行为[3]。医德行为是融合医德认知、情感、信念为一体,所产生的表情、动作、言语等行为的表现。良好的医德行为能够在复杂的社会医疗环境下给与患者特殊的心灵慰藉。提高医学研究生医德水平,可采取以下策略。

1.加强社会引导及社会监控在医德教育中的作用。 医学教育尤其强调以德为先,加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引导作用。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生培养过程。强调社会的监控评价体系,让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医学培养的过程中形成自觉自律的意识。

2.加强医学高等院校及医院对医德教育的重视程度。 教育相关主管部门要定期对各大医学院校及医院进行督导,对研究生医德教育提出一定要求。在研究生培养环节能切实地抓好医德方面的教育,从而加强高校及医院对研究生医德教育的重视程度。

3.将医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学中。 拓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医学教育的空间和渠道,把医德教育融入到研究生社团、研究生会等团体组织中。同时加强医德教育与其他人文科学的渗透融合,有计划地培养医学伦理学人才。学生在临床实习中,医院带教老师应发挥示范作用,引导研究生在实践中开展医德自我评价,以提高自身医德修养。

综上所述,应针对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存在的具体问题,给与针对性的教育。同时通过加强国家、社会、高校、医院以及研究生自身对医德教育的重视,形成系统规范的医学研究生医德教育模式,并将这种模式发扬光大,从而提升医学研究生的医德品质。

猜你喜欢
医德专业学位硕士
“六有五化”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健康中国视域下医学生医德教育目标优化研究*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