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重任之下养殖业的出路

2018-03-18 19:57李明全
四川畜牧兽医 2018年4期
关键词:污物养殖业养殖场

李明全

(四川省南充市政协办公室,四川 南充 637000)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是当前振兴乡村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下,寻找养殖产业发展的新出路是当前值得思考与探索的重大课题。

传统的养殖业资源消耗大,浪费严重,对环境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与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背离,严重制约着养殖业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来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因此,我们面对当前畜牧业的发展形势,要解放思想,摈弃陈规旧习,探索适应习近平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养殖业发展的新方法,新路径。

1 革故鼎新,牢固树立健康养殖新思维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畜牧产业要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必须下决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革故鼎新,破除旧的养殖思维的束缚。在未来的养殖业发展中,要更加注重生态宜居,要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要彻底改变过去在畜禽养殖场布局、建造、投入方面因陋就简的思想,破除落后理念,修定和完善畜禽养殖场的布局、修建及投入的指导原则和规范,按照我国现有治理养殖业污染的有关法律法规,逐步建立起畜禽适养区、畜禽限养区和畜禽禁养区(简称畜禽养殖三区,下同),着重解决产业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为产业发展建立一套适应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规则,既推动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兴旺,又注重环境保护,达到生态宜居的效果。

2 产业升级,适应经济发展新方式

畜禽养殖方式决定着畜牧业养殖污染的轻重程度。因此要大力提倡和推广健康的养殖方式,使畜牧业发展和畜禽养殖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2.1 全面改造旧的养殖圈舍 要因地制宜地设计多种畜禽健康养殖圈舍的模型图纸,供养殖畜禽业主选用。对传统的养殖圈舍进行升级改造,完善除污治污设施,增大养殖场的自身净化能力,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2 大力推广适度规模养殖 改变不顾环境承载能力片面追求数量的错误作法,能分散饲养的绝不集中饲养,对那些上万头(只)的养殖场,要审慎布局,不能因为追求规模养殖而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2.3 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的分散养殖模式 为了减少养殖污物的沉积,各养殖业主要将养殖畜禽的数量与耕地消纳养殖污物的能力结合起来,按种植作物的净化能力合理确定养殖畜禽的种类和数量,减少畜禽粪污异地处理及污染,形成种植业和养殖业之间的良性循环。

2.4 大力推广单元式养殖模式 把大规模的集中养殖,分成多个单元来饲养,推行专业合作社养殖和小区养殖,把超大规模的集中养殖,分成多个单元(专业合作社、养殖小区)饲养,这样既可减少养殖粪污的过度集中排放,又可适度集中养殖畜禽,在保证养殖数量不大起大落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养殖污物的零星污染,便于养殖污染的控制和净化。

3 污物分治,打造养殖环境新气象

不同的养殖方式和养殖规模产生的养殖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是不相同的,治理其污染的方法也不一样。在新的养殖活动中必须建设完善圈舍配套设施,对大多数的普通养殖场都应具备有化粪池、污水沉淀池、病死畜禽尸体沤化池及畜禽粪尿净化场(作物种植园)等治污设施,针对不同养殖方式采取不同的治污方法。积极推广一户一厕一沼气模式,使猪-沼-气相结合,畜禽粪污经过沼气发酵处理后,将所产沼气作为新的燃料,沼液用作肥料灌田肥地,不乱抛乱丢畜禽养殖污物,确保周围环境不被污染。对相对集中的养殖小区或专业养殖合作社要统一建立养殖污物的处理场,实行干湿分离处理,将干稠的粪便收集后统一处理,污水可经沉淀发酵后用于灌溉庄稼或果园,干物质部分用于制成堆肥或有机肥用于庄稼种植,其他污物通过堆放发酵进行处理利用。超大型集约化养殖场,其养殖所产生的污物要进行资源化开发利用,建设大型沼气池,用沼气发电上网,既可参与改变能源结构增加收入,又可对养殖业产生的污物进行净化,沼液用于灌溉庄稼、果园等,沼渣用于制造有机肥料。通过对不同养殖方式采取不同的治污方法,把养殖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效果。所有养殖方式的养殖场都应配备污物清运设施,定期清运养殖产生的粪污,保持畜禽养殖场清爽整洁。

4 完善信息平台,推广应用“互联网+新技术”

在未来养殖业的发展中,要积极为生产组织者和经营业主做好信息服务工作,要建立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大数据信息平台对行业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加工,通过QQ、微信和客户端等多种新媒体及时公开向生产组织者和经营者提供产销信息、供需信息、预警信息和市场风险信息。大力传播畜禽养殖新设施、新设备、新技术信息,使他们能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加快健康养殖技术的升级换代,科学确定养殖计划,减少无效饲养,增加有效供给,优化供给侧结构。大力推广应用“互联网+新技术”,提高养殖产业的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条,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形成多种生产经营业态,促进产业提档升级,从而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保证畜禽养殖稳定健康发展,保障市场肉类食品平稳有效供给。

5 健全法制,形成生猪养殖治污新机制

要健全法制,依法依规管理。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培养,明确不同规模养殖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实行从业准入制,从源头解决畜禽养殖业环境保护问题。要加强畜禽养殖“三区”的管理,各地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人们生活习惯和经济发展水平科学划定畜禽养殖“三区”红线,科学确定各区域内养殖畜禽的规模和密度。支持和扶持符合法规的畜禽养殖活动,既保持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又保护了生态环境。要建立养殖中产生的病害畜禽及尸体的处理设施,严厉打击非法收购、买卖、加工和经营病害畜禽及其尸体的违法行为。加强牧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大牧政执法力度,打击非法的养殖行为。特别要严厉查处那些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养殖业主,对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做到养殖发展与生态保护统一协调,相互促进。

猜你喜欢
污物养殖业养殖场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Purex流程中铀、钚、锆、钌混合溶液界面污物的成因研究
吸污车卸料装置结构设计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Gas from human waste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食用菌多糖作为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