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挖掘体育旅游产业潜力— 访贵州省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吴涛

2018-03-19 09:18汪枭枭
当代贵州 2018年41期
关键词:吴涛户外运动赛事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汪枭枭

“体育+旅游”迈向产业新蓝海

吴涛:体育旅游是体育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最符合新发展理念,极具经济和社会综合效应的新兴产业形态,涉及运动健身、休闲服务、竞赛表演、装备制造、设施建设等业态,是发展大健康、大旅游产业的重要动力源。当前,我省正在进入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决战决胜阶段,人民群众多样化体育运动和旅游休闲需求日益增长。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对贵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将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吴涛:贵州山川秀丽、生态良好、空气清新、气候宜人,体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体育旅游起步较晚。因此,一方面我们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借鉴浙江、山东、江苏、海南等地的发展经验,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出台推动体育旅游发展措施,为贵州以山地户外运动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旅游进行方向和目标的定位,提出了通过5到10年的努力,将贵州打造成为中国山地户外运动和旅游休闲大省强省的目标。另一方面,我们加强与省旅游部门的合作,积极推动体育品牌赛事及体育旅游行业协会队伍建设,支持市州打造自主IP体育赛事,大力开展精品体育旅游赛事,参与、指导和组织体育旅游线路建设,开展冰雪旅游、房车露营、水上运动等体育旅游活动,积极探索形成切合自身资源特点的发展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复支持贵州开展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目前正在编制体育旅游示范区规划,通过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摸清家底、理清思路、科学定位、明确措施,为推动贵州体育旅游长足发展夯实基础,也为发展中国体育旅游作出示范。

赛事“马达”驱动体旅经济

吴涛:贵州多民族山地特色户外运动资源是全球绝无仅有的。近年来,我们结合实际发挥优势,积极构建“户外运动天堂、体育旅游胜地”的格局。但是在体育旅游打造过程中,旅游景区建设周期长、投入大,相关行业成长必然受到基础条件的制约,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以软补硬”,所以这个时期相关体育赛事就要扮演好驱动“马达”的角色,用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突出的赛事活动,推介贵州、宣传贵州。

近年来,省体育局坚持把精品体育旅游线路与赛事相结合、体育旅游城市与赛事相结合、体育运动休闲小镇与赛事相结合、旅游景区与赛事相结合、生态体育公园与赛事相结合,精心策划打造了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坝陵河大桥国际低空跳伞邀请赛、紫云格凸河国际攀岩节、赤水穿越中国侏罗纪山地自行车爬坡赛、翱翔贵州国际滑翔伞比赛、南江大峡谷漂流,以及六盘水马拉松、环雷公山超长马拉松等数十项精品赛事活动。按照省体育局和省旅发委的战略布局,拟在2023年前完成50项体育旅游精品赛事活动的构建。

吴涛:从2015年起,省体育局就按照《贵州省“十三五”体育发展规划》的安排,深耕体育旅游工作,实施100个生态体育公园、100个汽车露营基地、100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建设计划,持续推动建设健身步道、自行车网络、旅游公路、自驾车营地、休闲驿站、体育旅游综合服务区、体育大数据等设施。此外,我们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投融资政策的支持作用,利用专项建设基金、产业引导资金、彩票公益金,以及PPP模式,开展体育旅游项目投资,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公建民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促进体育旅游项目投资。

吴涛:体育旅游是体育和旅游深度融合的一种新兴产业形态。近年来,贵州努力做好体育和旅游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积极构建“户外运动天堂、体育旅游胜地”。(贵州省体育局宣传文化信息中心供图)

通过近几年坚持不懈的投入建设,取得一定实效,如贵州黔西南(兴义、安龙、贞丰)获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实现了我省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零”的突破;凉都·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赛和余庆松烟万亩茶海生态体育公园成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获批全国汽车自驾运动营地5个、国家级体育旅游精品项目10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1个、国家级体育旅游精品赛事1个;获批全国优选体育项目14个;新建成生态体育公园21个,完成投资近60亿元;已授牌500多处体育休闲运动基地,其中,清镇体育训练基地、红枫湖水上训练基地、麻江下司激流回旋皮划艇基地获国家级训练基地。

跨界融合盘活市场生机

吴涛:我们一直在扶持特色体育旅游企业,鼓励发展专业体育旅游经营机构,推动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加强合作,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体育旅游企业、骨干企业。截至目前,产值在千万元以上具有典型代表的体育旅游企业共16家,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的体育旅游装备制造企业4家。我们正在推动成立省级体育产业协会和体育旅游专委会,以期发挥体育旅游社会组织在营造氛围、组织活动、服务消费者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培育市场主体方面是我们的短板,也是下一步要着力强化的方面。

吴涛:“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事业不变的初心。发展壮大体育产业规模,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以身心健康为主要内容的美好生活的需求。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服务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检验体育事业产业成败的标准。近两年来,我们不断完善群众身边的体育旅游设施,丰富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支持群众身边的健身赛事,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指导,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资本投入,不断激发事业产业活力,年均在全省举办各类赛事活动1000余场,大大夯实了全民健身的基础。

猜你喜欢
吴涛户外运动赛事
本月赛事
观岩画
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风险认知及其影响作用
试论我国户外运动的发展
冬季户外运动
Module 10 Units 3-4单元点拨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Module 10 Units 1—2 单元点拨
跑个步,赚点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