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1+5”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模式的探索实践

2018-03-19 10:48贾元超白东
四川畜牧兽医 2018年5期
关键词:代养种养生猪

贾元超,白东

(四川省梓潼县农业局,四川 梓潼 621000)

四川梓潼县委、县政府根据本县实际,坚持“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建设全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创建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的同时,创新了“1+3”零风险代养模式和“1+5”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就梓潼县“1+5”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模式作一简要阐述,以期为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工作打开新的思路。

1 “1+5”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模式的主要内容

“1+5”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模式中的“1”代表县委、县政府,“5”分别为:龙头企业、金融、贫困户、扶贫合作社、农场主。县委、县政府是产业扶贫的组织者,主要履行总体规划、构建平台、统筹项目、落实政策等职能,以保证产业扶贫精准发力;企业负责制定生猪养殖标准,提供养殖过程中的生产原料和技术服务,并负责回收产品,确保产业链运作;扶贫专业合作社负责健全合作社章程、建立利益分配机制、择优选出经理人负责日常经营管理,是真正的产业扶贫主体;农场主通过流转土地使用权,种植连片果园,消纳生猪养殖废弃物,是该模式中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关键环节;贫困户借助扶贫小额信贷和项目补助资金、贫困村集体用扶贫周转金,折股入社,按股分红。

2 “1+5”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模式的具体做法

2.1 政府牵头,多管齐下

2.1.1 强化责任担当,明确职能职责 2016年,梓潼县在依托正大5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带动养殖户发展“1+3”零风险生猪代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探索出了具有零风险、养殖设施现代化程度高、生产组织化程度高、贫困户全覆盖不返贫、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等特点的“1+5”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模式,使全县扶贫工作走上了政府组织、企业参与、资金整合、精准发力、全员脱贫的新道路。

在推进产业扶贫的过程中,梓潼县委、县政府有决胜脱贫攻坚的责任担当,从事关全面小康的高度,坚持领导带头干,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加强产业扶贫的实施意见、强力推进“1+5”生态循环产业扶贫的意见、加快和规范生猪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成立了生态循环产业扶贫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各乡(镇)、部门、村社各司其职,企业、金融、合作社、农场主准确切入、积极参与,以强烈的担当意识和超常规的创新举措狠抓产业扶贫工作,抢抓机遇、持续用力、攻坚克难。

2.1.2 明确扶贫主体,创新合作模式 县委、县政府在充分测算和论证了一栋“1100”扶贫代养场产生的生产效益和贫困户收益后,确定按照每30户左右贫困户新建一栋“1100”扶贫代养场(每批一次性存栏1100头生猪)的标准,将贫困户按区域组织成团,成立扶贫专业合作社,确定扶贫主体。扶贫专业合作社与合作企业签订生猪代养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代养费结算标准等细则,同时实施股权和经营权分离,提高生产效益,贫困户不需要参与管理和运营,只需按期分成。

合作社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指导意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健全贫困村和贫困户凭资入股的合作方式,把扶贫政策、项目资金和贫困户现有资源资本化,扶贫合作社的收益除逐年归还农户贷款和产业扶持周转金外,全部用于贫困户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按股分红,致力于实现共同脱贫。

2.1.3 整合资金来源,破解资金瓶颈 在严格按建设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整合财政补助、信用贷款等多方资金,确定修建一栋“1100”扶贫代养场场内价格控制在125万元,并解决扶贫代养场“三通一平”(即通水、通电、通路、平整场地)等前期费用。

2.2 龙头企业带动,现代农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 2014年,梓潼县引进正大集团,2017年又与驰阳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依托这些合作企业打造生猪全产业链,引进先进工艺和先进技术,为产业扶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合作社聘用具备文化、技术和较强责任心的职业经理人,按照正大公司提供的养殖规范和要求进行生猪养殖管理工作,大大提高了生猪养殖场的管理水平,保障了养殖收益。

2.3 依托零风险代养模式,保障脱贫预期效益“1+5”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模式中,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及全部流动资金由合作企业承担,并由合作企业负责提供仔猪、饲料、疫病控制和回收育肥猪,按照增重数量、料肉比、死亡率等指标综合计算养殖收益,扶贫专业合作社只与合作企业结算生猪代养费,不与生猪市场价格挂钩,贫困户收入稳定、无风险,解决了贫困户在资金、技术、劳力等方面的问题。

1栋“1100”扶贫代养场一年可出栏生猪两批,根据目前已投产的扶贫代养场情况,完全达到了预期效益。既解决了村集体经济收入问题,又能让贫困户长期致富。

2.4 统一规划,科学选址 梓潼县在大力推进产业扶贫的同时,把循环农业理念根植在“1+5”产业扶贫的每个环节,全县统一规划,生猪全产业链与蜜柚基地配套发展,明确规定建设生猪扶贫代养场必须按照5头猪/亩(1亩≈667平方米)的比例,以农场主通过流转土地建设果园等方式,配套足够面积的粪污消纳土地。国土、环保、农业、林业等部门参与组建了生猪养殖场选址专家组,对所有扶贫代养场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选址,确保选址科学合理,符合国土、环保、林业及动物防疫等一系列标准。

梓潼县生态循环农业施行种植业和养殖业全面结合,探索建立了三种种养循环方式:一是以种定养,解决成片种业的有机肥灌溉问题;二是以养定种,为解决养殖废弃物配套足够的养殖用地;三是种养结合,适度规模合理配套。创建了四种循环经济模式:一是“大型规模养殖场+有机肥厂”的工厂化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实现区域大循环;二是“养殖场—沼气池—果园”合作社经营模式,实现片区中循环;三是“适度规模经果园+适度规模养殖场+沼液灌溉”果园农场内循环模式,实现园场小循环;四是立足全县7万口户用沼气,分散农户自养自种,就地灌溉实现粪污综合利用,实现家庭微循环。循环农业既消纳了生猪养殖废弃物,改良了土壤肥力,又减少了果园化肥农药的用量,降低了种植业的成本,生产出绿色优质的农产品,推动了生态农业发展。

3 “1+5”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模式取得的成效

梓潼县的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模式得到了各级领导、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认可和重视,更是得到了贫困户的一致好评。四川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考核专家组对代养场圈舍设计标准化程度作出了“全国一流、世界领先,梓潼县畜牧业产业一步跨入现代化”的高度评价。该模式被评为四川省2016年十大改革转型发展案例。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设扶贫代养场61栋,近三年内,将建成存栏1100头以上的扶贫代养场100栋,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

猜你喜欢
代养种养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生猪 广西生猪自成一极
代养年猪赚钱新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