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干果经济林发展中的政企合作造林模式

2018-03-19 16:58李廷颖
山西林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经济林核桃土地

李廷颖

(闻喜县林业局,山西 闻喜 034800)

近年来,闻喜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把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果经济林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产业大力推动。特别是总结了以往发展经济林的经验教训,创新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与山西仁核山谷农林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仁核山谷公司)开展合作,走出了一条通过政企合作模式加快干果经济林发展的新路子。

1 仁核山谷公司概况

仁核山谷公司成立于2011年,由天津市仁核山谷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注册,注册资金3 000万元,是一家以核桃种植、苗木花卉培育、农产品深加工、生态旅游、生态养殖等农业多种经营为主的综合性开发公司。公司以“用科技与创新提升农业资源价值”为使命,运用企业化经营方式,将分散、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转变为规模化、现代化种植,打造规模较大的优质核桃种植基地及绿色、健康、美味核桃深加工基地,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企业“仁爱尚德、和谐共赢”的价值观。

2 政企合作造林模式

2012年4月,仁核山谷公司与闻喜县政府达成了合作协议,企业利用平原地、台坡地与农户签订土地经营使用权流转合同,实行“租金+分红”的方式建设优质核桃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农民种植,增加农民收入。当年投入资金2116.10万元,在畖底镇、阳隅乡相对集中连片区域一次性完成土地流转、种植核桃444.29hm2,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其中畖底镇涉及6个行政村674户,面积257.22hm2;阳隅乡涉及3个行政村567户,面积187.07hm2。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间作种植了近333.33hm2药材。目前,生产基地管理精细规范,树势强健,普遍进入挂果期,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已成为引导全县核桃生产的示范园区。

2.1 县乡领导重视,积极协调服务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适度规模流转是国家提倡支持的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为了推进优质核桃示范基地土地流转工作,县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解决具体问题。县林业局作为该项目的牵头职能部门,成立专门工作组现场指导,协调公司和乡村两级开展工作。畖底镇和阳隅乡党委、政府全力配合,积极宣传造势,分别指定一名副职专门负责;乡镇土地管理部门和农经部门配合公司从政策要求、合同规范等方面严格把关,使土地流转工作健康有序推进。

2.2 土地流转程序严谨、合同规范

由于核桃生产周期长、见效慢、投资大,土地流转合同有效期确定为50年。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公司与村委会协商确定地块后发放承诺书,由居民组长逐户签字落实,并对流转土地登记造表。村委会与公司对流转土地面积丈量确定后,由村委主任、居民组长、公司工作组负责人三方签订土地流转交接单。公司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书,由村民、居民组长、村委主任签字,村委会、乡镇政府农经站盖章生效后各保留一份。村委会与农户手续健全后,合同移交公司生产运营部,双方对流转土地进行再次确认后,办理移交手续,经公司制表签单审核后,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正式合同书,最后由公司发放租金。生产运营部建立土地台账和租金年度应发标准专账,便于生产管理和运作。

2.3 土地租金合理,利益分配优惠

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重点在于解决好农民土地租金。公司通过了解市场行情,预算近五年农业种植年度经济收入,结合市场小麦、玉米粮食价格及国家对农民种粮直补资金情况,在保证农民利益不受损失的前提下,土地租金价格高于目前农村土地承包价格的20%,并随小麦市场价格的增长比例追加。根据核桃结果规律,利益分配按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13年,第1年~4年幼树期没有效益,按照土地租金标准付款。从第5年开始,每5年一个台阶,在原租金的基础上,每个台阶每亩增加100元,作为固定分红款。第二阶段为37年,在30年土地经营权承包期满后,由村委会按照国家政策重新进行分配调整,确保土地流转合同延至50年;继续实行每5年一个台阶,每个台阶每亩增加100元固定分红款的分配方式,浮动至每亩2 000元封顶到合同终止。

2.4 管理模式科学,经营理念先进

仁核山谷公司根据土地流转情况,每13.333hm2设立一个生产单元,配备生产责任人,优先雇用土地流转农民,实行责任承包制,签定责任书,按标准发放工资,并按规定享受产值抽成、分红、奖励等。公司每年组织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学习、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公司生产部门负责下达全年生产计划和季度生产安排,指导每个生产环节的作业流程、技术要求等,实行生产费用包干、作业过程督查、完成作业验收、考核评比奖罚的科学管理机制。

3 政企合作营造经济林的优势

3.1 夯实了核桃产业发展基础

闻喜县种植业受传统模式制约,以小麦、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明显滞后于其他县区,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果经济林符合全省林业工作总体要求和闻喜实际,空间巨大。如何在短期内形成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局面,闻喜县政府和仁核山谷公司密切合作,通过土地经营使用权的流转建设核桃示范基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土地经营使用权流转打破了原来农民一家一户的分散零星栽植,强调连片开发,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树种、统一栽植、统一管理,促进了核桃产业基地化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夯实了核桃产业在闻喜的发展基础。

3.2 提高了核桃产业化发展水平

为了延长核桃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仁核峪公司将核桃基地建设和后续加工增值同步考虑、综合安排,就地转化核桃产品,让核桃产品有稳定的销售渠道,让产品加工企业成为核桃产业发展中的统帅和龙头,真正实现产、供、加、销一条龙系统服务,同时带动直接服务于果品生产销售的运输、包装、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闻喜核桃产业化发展水平,使之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3.3 调动了群众投资核桃生产的积极性

核桃见效慢,从栽植到见效最快也得3年,且需要后期不断投入,对于习惯短期见效益的农民来讲,发展核桃产业还存在一定的思想顾虑。优质核桃示范基地的建设是一种典型引导,无形中给群众讲深讲透了种植核桃的好处和道理,让农民看到核桃产业的广阔前景,愿意投入,乐于投入,由政府号召和被动参与变为自愿主动种植。示范基地的经济效益对农民刺激最大,也是调动农民投入的有效方式。

3.4 实现了生态立县、兴林富民的根本目的

大力发展干果经济林是林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闻喜县属中南部盆地防护经济林区,农村人口33.40万人,根据省级林业生态县创建标准,需发展经济林2.67万hm2左右,而目前仅有各类经济林0.97万hm2,尚有1.67万hm2的任务。政企合作发展干果经济林,既为涉林企业解决了造林用地难的问题,同时也为地方筹措造林资金拓宽了新的渠道。为此,加大农村土地经营使用权适度规模流转,实行政企合作创建各类示范基地,使之发挥典型优势和技术优势,增强农民发展林业产业的积极性和信心,让林业产业发展建立在坚实的群众基础之上,对于实现闻喜县委、县政府确立的生态立县、创建省级林业生态县目标,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有着现实的意义。

猜你喜欢
经济林核桃土地
我爱这土地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经济林新资源食品的种类及前景
厚朴经济林促发展
可赏可食可入药的核桃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黄龙核桃
浅析经济林中生物灾害的防治问题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