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槐育苗技术

2018-03-19 16:58杜建彬
山西林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阳曲县国槐种源

杜建彬

(山西省林木育种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031)

国槐又名家槐、中国槐,原产于中国,不少国家都有引种,尤其在亚洲;国槐在中国北部较为集中,北自辽宁、河北,南至广东、台湾,东自山东,西至甘肃、四川、云南,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海拔1 000m地带均能生长,甚至在山区水少的地方都可以成活得很好。国槐生长迅速,10余年高生长可达20m,树干通直,木材发黄,纹理直、富弹性、耐水湿,多用于建筑或家具。花槐可作黄色染料,也能食用;花、荚果可以药用。是优良的绿化树种及蜜源树种。

1 亲本来源及生物特性

1.1 亲本来源

山西代县峪口乡选仁村国槐优良单株。

1.2 生物特性

喜光,速生;适应于干冷气候;深根性,萌芽性强,抗风力强;对二氧化硫、氯化氢及烟尘抗性强;在石灰性土、中性土及酸性土上能均生长良好。

1.3 形态特征

国槐属于乔木,高达25m,树皮平滑且颜色淡,裂纹浅;树干通直,分枝角度 45°~60°;树冠圆形,枝条黑绿色、稠密。叶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0cm~7.50cm、宽 1.50cm~3.0cm,先端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叶表深绿色,背面灰白色,被平伏毛及白粉;托叶镰刀形,长8.0mm,早落。花序顶生圆锥形,长15cm~30cm;萼钟状,具5小齿,疏被毛;花冠乳白色至黄白色,旗瓣近心形,翼瓣与龙骨瓣为长方形;雄蕊10,不等长。花期7月-8月。荚果肉质,绿色,串珠状,长2.50cm~8.0cm,下垂,不开裂。种子1粒~6粒,肾形,深棕色。果期10月。

1.4 适应环境

国槐是城乡道路、庭院广泛应用的绿化树种。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尤以黄土高原及华北平原最常见。抗风力强,对二氧化硫、氯化氢及烟尘抗性强,在石灰性土、中性土及酸性土壤上均能生长良好。

1.5 抗病虫害能力强

国槐病害极少见,偶发有腐烂病(烂皮病),病源为半知菌亚门丝饱纲瘤座孢目瘤座科镰刀菌属,9月下旬病部分生孢子器部位或附近有大量子囊腔产生。

国槐常见的虫害有槐蚜、朱砂叶螨、锈色粒肩天牛、国槐叶小蛾、国槐小卷蛾等,危害叶片和树干。

2 生物学特性

国槐高生长栽植之后以5年为最快,之后生长逐年下降;胸径直径生长以5.0a~10a最快,15a以后生长显著减慢,仅为5.0a~10a和10a~15a连年生长量的一半。

国槐清明前后一周开始展叶,谷雨时节为展叶盛期,伏天开花,立冬前后果实成熟。

3 品种选育

3.1 品种选育流程

1992年(原省苗圃)省林木育种研究中心在进行乡土树种种质资源调查时,在代县发现1株长势良好的国槐,胸径70cm。随即采集种子5.0kg,1993年春季播种,出苗27 400株。1995年春,选择Ⅰ级苗定植10 000余株,株行距60cm×80cm。1998年选用其中9 000株苗木在昔阳县大寨村营造国槐林8.0hm2,株行距3.0m×3.0m。2004年秋季同时采晋森种子5.0kg,本地种源种子5.0kg,2005春季在阳曲县张家庄播种,2007年选择其中Ⅰ级苗在同一地点定植。目前,4 000株定植苗长势良好。

3.2 选育过程

3.2.1 试验区域

太原市阳曲县张家庄、晋中市昔阳县大寨村。

3.2.2 试验方法

1992年原省苗圃(山西省林木育种研究中心)在代县采集晋森种子5.0kg,同时,在太原市本地采集国槐种子5.0kg。1993年春季在省苗圃(位于太原市郑村)播种,晋森种子出苗27 500株,本地种子出苗24 500株。1995年春季,选择晋森种源Ⅰ级苗10 000株,本地种源Ⅰ级苗10 000株分区定植,株行距60cm×80cm。1998年选用晋森种源苗木9 000株,本地种源苗木8 000株在昔阳县大寨村分区营造国槐林15hm2,株行距3.0m×3.0m。

2004秋季同时采晋森种子5.0kg,本地种源种子5.0kg,2005春在阳曲县张家庄播种,晋森种子出苗27 550株;本地种子出苗24 450株。2007年春季,选择晋森种源Ⅰ级苗10 000株,本地种源Ⅰ级苗8 500株分区定植于阳曲县张家庄,株行距60cm×80cm。目前,现存晋森种源苗木2 000株,本地种源苗木2 000株。晋森种源苗木各项指标均优于本地种源苗木。

3.2.3 区域试验结论

晋森品种和本地种源在大寨村与张家庄相同立地进行对比,晋森品种苗木明显优于本地种源苗木。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种子育苗

因种皮有细胞紧密结合的栅栏层,透水性差,播种前,用始温85℃~90℃的水浸种24h,剩余硬粒再处理1次~2次。种子吸水膨胀后播种,条播行距20cm~25cm,覆土厚度1.50cm~2.0cm,每公顷播种量120kg~150kg,7.0d~10d 后幼苗出土。

4.2 定植育苗

①选择2年生2根1杆Ⅰ级苗木定植,苗高2.50m以上,地径2.0cm以上。

②定植密度60cm~80cm,栽植穴整地规格40cm×40cm×40cm。

③管理措施:定植第一年,每月浇水1次,3月份开始,11月份浇冬水,共计9次;锄地、松土每月1次,4月份开始,10月份结束,共计7次;抹芽1次,4月中旬进行;修剪1次,8月份进行,主要修剪侧枝,达到主干挺拔的观赏效果。

定植第二年,浇水除草管理措施相同。根据苗木生长特性增加修剪次数,保证分枝点高度3.60m以上。

定植第三年,浇水减少为5次,即4月份开始,45d浇水1次;加强田间管理,松土次数不减;适当施入有机肥如牛马粪,时间在5月份。

经过3年的培育,90%以上苗木胸径可以达到5.0cm~6.0cm,苗木分枝点高度达到3.60m以上。

4.3 大苗培育

2007年在阳曲县泥屯镇张家庄选择2年生2根1杆晋森国槐和普通种源国槐Ⅰ级苗木各14 000株定植,株行距60cm×80cm,密度每亩1388株,整地规格40cm×40cm×40cm。前三年管理措施同5.2定植苗木。第四年隔行取1行,隔株取1株,株行距1.20m×1.60m,密度每亩347株,加强浇水,4月份开始,每月1次,10月份结束,共计7次;松土5月份开始,每月1次,11月份结束,共计7次。第五年管理措施:浇水、松土次数不减,加强修剪,控制侧枝数量,提高分枝点高度。第六年大部分苗木经过5年生长,胸径可以达到8.0cm,此时培育措施采取统一定杆,高度为3.80m,目的是使苗木树冠部分为2年生,胸径达到10cm以上,成型苗木为市场适销对路的园林绿化首选品种。对于留床大苗的培育,胸径14mm以上苗木可以采取断根、缩冠50%的培育措施。培育园林绿化用的大规格苗木要采取断根措施:以苗木主干为圆心,3倍地径为半径画圆,沿圆周开沟50cm宽、70cm深,达到截断苗木侧根的目的,然后进行填埋。缩冠具体措施:将苗木树冠收缩一半,同时进行整枝,去掉弱势枝条、影响通风透光的多余枝条,使树冠部分枝条看上去均匀、整齐,目的是培育冠型丰满、圆形、观赏价值高的园林绿化用苗。

5 适宜种植范围

在山西省国槐适生区域种植。主要用于道路、园林绿化及景观造型。

猜你喜欢
阳曲县国槐种源
鹿芯壹号梅花鹿种源检测芯片
太原市阳曲县:“网红草莓”匠心种 “圈粉”五千坐地销
国槐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要点探讨
不同蒙古栎种源苗期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
冬季温室辣椒精细化管理操作要领——访山西农科110专家、阳曲县蔬菜办研究员温变英
国槐的移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咏国槐
闽楠幼林不同地理种源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
首善街的国槐
小桐子种源试验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