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8-03-19 16:58胡秀芹
山西林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毒蛾桦树孢子

胡秀芹

(山西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介休 032000)

全世界约有桦树100种,其中我国有29种。桦树在山西从南到北广泛分布,尤其是各大国有林区是主要更新和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桦树在生产中应用广泛,它的育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更新,为不断探索提升桦树育苗技术,笔者专门对桦树病虫害防治进行了详细研究,现介绍如下,以供生产上使用借鉴。

桦树为中小型落叶乔木或者灌木,树姿优美,秋季树叶金黄;树高可达15m~25m,树皮光滑呈薄层状剥裂;互生的单叶下有腺点且边缘有重锯齿,羽状叶脉有叶柄;雌雄同株,单性柔荑花序;种子发芽时间长,种皮坚硬、洁白呈膜质状,果苞革质;根系萌蘖力强,涵养水源水土保持性能好;苗期生长慢,幼年生长快,喜光、湿润,耐庇荫,不耐低温,对气候适应性强。桦树属于速生树种,肥沃的棕色森林土中等立地条件下生长良好,通常15年结实且量大。

1 病害危害症状与防治措施

1.1 立枯病(猝倒型)

立枯病发病率20%~50%,严重时能达到80%,常造成幼苗死亡。该病是林木育苗工作中一大灾害,受到危害的树种有杉属、松属及桦等属多种阔叶、针叶幼树。患病后种芽腐烂,造成断垄缺苗,茎叶腐烂,幼苗猝倒。幼苗出土后、嫩茎木质化前,病菌从根茎侵入,使基部腐烂,苗木倒伏立枯;苗木木质化后,病菌从根部侵入,使根皮层腐烂,病苗枯死呈未倒伏。

发病原因:有非侵染性和侵染性两种。①非侵染性是因圃地积水加之覆土厚,造成土壤板结、地表温度高使根茎灼伤;②侵染性病:一是因真菌中的镰孢菌、腐霉菌、丝核菌等若干种菌引起的;二是土壤板结,不利于种子萌发;三是苗圃地粗糙,土壤粘,苗床不平圃地积水;四是肥料腐熟程度不够混有病菌;五是未及时播种,延长幼苗出土期遇到高温以及种子质量差等多种原因都会引起立枯病的发生和发展。这种病害通常在4月-6月间发生,主要危害1.0a生以下幼苗,特别是出土30d的幼苗易感病。

防治方法:①当幼苗出土2/3时,每7.0d喷1次1.0%半量式波尔多液或硫酸亚铁150倍~200倍液(半小时后立即用清水洗苗),或500倍~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雾,几种药剂可以交替使用。7月中旬以后定期喷洒10d喷1次;②发现立枯病,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再补喷1次药液,持续喷15d~20d,直至病症消失;③秋季雨季到来时,要及时清理排水沟道,防止苗圃地床面、渠道积水;④培育壮苗,提高抗病性;做好苗圃地播前精耕细作,创造有利于苗木生长的小环境;⑤出苗后要合理施肥,掌握时机适时播种。喷施药剂每平方米75%五氯硝基苯、25%代森锌,或者敌克松药土4.0g~6.0g、25%多菌灵可湿性粘剂与乙磷铝或瑞迪霉素混合。由腐霉危害引起的猝倒病,可用乙磷铝或瑞迪霉素药剂、FeSO4和波尔多液。已经感病的可用药土撒在根颈部或喷洒药剂,喷后用清水冲洗。

1.2 根腐病

根腐病主要危害部位是幼苗的根部,有时成株期也会发病。初始症状表现在植株地上部的茎叶,缺肥缺水而失去绿色,植株矮小,生长不良。将病株拔出后可以看到须根少,呈淡黄褐色,此时主根还未表现出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加重,会导致植株长势越来越差,底部叶片变黄枯落,矮化现象更为明显,最后整株叶片萎蔫枯死。此病(真菌)与气候、土壤、高温高湿都有密切关系。

防治方法:①割除杂草,拔去病株;②对已经发病植株用50%多菌灵或40%根腐宁1000倍液喷雾,也可用多菌灵或根腐宁浇灌,都有极好的杀菌效果。

1.3 叶锈病

叶锈病在桦树上普遍发生,主要危害苗木生长期的叶片、叶柄、嫩梢以及冬芽,严重时病叶病芽会枯死。春天树上布满黄色粉堆,受害严重的病芽3周左右即可干枯,正常芽与叶片受害后,会形成小斑点(黄色),严重时连成大块且叶背柄部隆起,嫩梢受害后能产生溃疡斑。

防治方法:①早春清除病芽,操作时要避免孢子散落;②选育抗病品系育苗造林;③叶片发病初迅速喷1000倍~15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000倍~1500倍液的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100倍液代森锌50%,或500倍~1000倍液退菌特50%,或0.20%~0.30%石硫合剂,或1000倍~1500倍液的25%三唑酮2次~3次,即可进行防治。

桦树锈病主要是在苗木叶子背面呈小型黄褐色病斑,数量慢慢增加,逐渐使整个叶子呈黄色(黄褐色的锈孢子粘盘),受害叶片出现孔洞并脱落。起初在7月20日左右叶片上形成脓泡,然后发育成有光滑外壳的独立球形孢子堆,孢子堆成熟后,自然脱离菌柄飞散到其他叶上,夏末和秋初粘盘变为棕红色,以后颜色变深呈棕褐色。春季,越冬孢子发育成担孢子,到处飞散并产生锈孢子粘盘,开始生长又产生锈孢子粘盘,锈孢子成熟后借助风力再次到处传播进行危害。

防治措施:①选用优质壮苗,科学造林,适地适树;②加强抚育管理,调整林分结构,合理搭配树种,营造混交林和乔灌草结合的多层复合林(切忌落叶松与杨树混交林);③苗木不易栽植过密,氮肥不宜过度使用;④初春出现病芽时及时摘除;⑤入冬后清扫病源区落叶集中烧毁;⑥发病期间喷洒硼酸盐水溶液(1.0%)或600倍~800倍液代森锌,或100倍液50%代森氨,或500倍~1000倍液50%退菌特,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 虫害危害症状与防治措施

2.1 金龟子

全世界约有3万多种金龟子,我国约有1 300种。金龟子主要危害树木地上部分的叶、花、芽及果实。金龟子夏季交配,将卵产在树根旁土壤里,通常在土中生活,啮食根和幼苗的地下部分成虫将叶片咬食成网状孔洞或缺刻,有的甚至仅剩主脉,咬食最盛时间在 19:00-22:00 时。

防治措施:①掌握幼虫危害时期,用100倍液50%辛硫磷灌根、每平方米用药5.0g,或者50%辛硫磷拌细土开沟施撒、每平方米用药3.0g,用药后浇水;②成虫期采用灯诱和网诱等方法进行防治,或人工捕捉,将虫口密度降到最低点。

2.2 舞毒蛾

舞毒蛾幼虫食量大,几周内可以把树叶吃光。该虫1年发生1代,越冬卵存在于石缝隙或树干背洼裂缝处。寄主发芽它开始孵化,刚孵出的幼虫白天群栖叶背,夜间将叶片取食成孔洞,Ⅱ龄后分散取食,白天栖息,傍晚上树取食,天亮时又爬到隐蔽场所。5月-6月危害最重,7月上、中旬老熟幼虫结茧化蛹。

防治措施:①烟剂防治:每年5月下旬-6月上旬进行化学烟剂防治,清晨或傍晚逆温层时进行,烟点间距7.0m,带间距300m,烟剂以生物农药为主,注意防止火灾。②人工采集卵块法:此法对小面积在舞毒蛾幼虫暴食期前的Ⅲ、Ⅳ龄期进行效果好,动员社会力量集中采集卵块并及时销毁,以减少虫口密度。③灯光诱杀:及时掌握预测羽化始盛期,在野外用黑光灯或频振灯配高压电网进行诱杀,灯间距500m,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④性引诱剂诱杀:利用昆虫信息素作为防治手段,舞毒蛾成虫具有很强的趋化性,特别是对雌蛾能够集中歼灭。⑤利用天敌:幼虫期天敌为绒茧蜂等,蛹期天敌地舞毒蛾黑瘤姬蜂等。另外还有捕食性天敌鸟类、蜘蛛、细菌、病毒等。保护好将舞毒蛾天敌资源,减少使用化学杀虫剂,则可很好地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

猜你喜欢
毒蛾桦树孢子
刍议飞防蜀柏毒蛾与蚕桑产业和谐发展
蜀柏毒蛾微孢子虫对家蚕危害的研究初报
天然桦树幼林抚育技术
如何防治肾毒蛾
苦难与造化
龙眼木毒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探究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23例临床分析
制作孢子印
无所不在的小孢子
开封地区奶牛隐孢子虫种类及基因型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