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县核桃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2018-03-19 16:58
山西林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人工林树干成虫

杨 宇

(灵石县林业局,山西 灵石 031300)

近年来,灵石县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种植方式由原来的零散逐渐向集中连片发展。预计在2020年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将达到2.0万hm2,年产量达到2 500万kg以上,可以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病虫害是影响核桃丰产丰收的主要因素之一,从山西各地区来看,生态环境不同病虫害的影响因素和种类也不尽相同。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对灵石县核桃病虫害影响因素和病虫害常见种类、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现介绍如下,供种植户参考。

1 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素

1.1 集中连片种植的副作用

核桃的大面积种植为农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迅速提高了当地的森林覆盖率,生态环境也得到良好改善,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单一植被人工林面积的快速增加,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使得原有的生物链遭到破坏,增加了病虫害发生的概率。由于当地大部分农田被核桃人工林覆盖,树种单一,一旦发生病虫害便会大面积传播,很难得到有效控制。而且核桃种植区域多被个体农户承包,针对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不尽相同,收到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很难进行根治,即使小面积的病虫害得到了有效及时的防治,一段时间之后也可能会被其他相邻区域的病原或者虫源再次感染。单一物种人工林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是造成林业病虫害大量出现并且迅速扩散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经济林病虫害发生概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之一。

1.2 化学农药防治的弊端

灵石县大面积种植核桃人工林,导致生态系统失衡,极易导致病虫害的大面积爆发和蔓延。在核桃遭遇病虫害时,当地农民采取的措施主要以喷洒农药为主来减轻病虫害带来的危害。长期喷洒农药,一方面会杀死大量有益生物,另一方面会使病虫害逐渐对药物产生抗药性,喷洒农药起到的防治效果会越来越差,于是农户会进一步加大农药的用药量和喷洒次数,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化学农药对病虫害完全失去效用。当地防治病虫害的手段单一,使得病虫害的变异速度较快,长此以往会给当地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带来严重影响。

1.3 种植方法不科学

种植方法不科学也是导致核桃病虫害发生的因素之一。在大力发展核桃种植业的过程中,没有进行科学的统筹安排,核桃人工林密度较大、透风效果较差、树木生长状况不良,导致了核桃种植环境的恶化,增加了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同时病虫害的防治手段较为落后,缺乏有针对性的防治药剂和防治器械,使得核桃病虫害防治工作极为被动。

2 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2.1 黑斑病及防治方法

核桃黑斑病又名黑腐病,是灵石县核桃人工林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对幼果和叶片产生危害。幼果染病后,果面出现褐色小斑点,边缘较为模糊,逐渐扩大为圆形黑色斑块,并向内影响果肉,导致整果及核仁变黑并逐步腐烂脱落。叶片感染后,最初会在叶脉出现圆形褐色斑点,斑点周边有水渍状晕圈,严重时会导致整个叶片呈现黑色,出现皱缩。

防治方法:①选育适宜在当地生长的抗病品种,增加有机肥料施用量,增强树木自身抗病性;②发现感染后,一方面及时剪除病枝和病果,集中烧毁;另一方面用药剂防治,发病期喷洒1∶1∶500的波尔多液1次,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1次。

2.2 枯枝病及防治方法

核桃枝枯病最易发生在1.0a~2.0a生枝条上,病症最先出现在顶梢嫩枝,然后逐渐下延至主干。染病枝条最初呈现灰褐色,后转为红褐色,最后导致整个叶片变黄并脱落。湿度过大,会对病症的发生起到促进作用,染病枝条随着湿度的增加,会加快脱落速度,同时会在叶片表面形成近圆形黑色凸起块状物。

防治方法:①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料,提高树木自身免疫力;②发现病状后,及时剪除发病枝条,深埋或者焚毁。主干发生病状应及时用刀片割去病状斑点,并用1.0%硫酸铜或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倍液对伤口处进行消毒处理,最后涂上凡士林作为保护剂;③枯枝病发生面积较大时,也可采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进行大面积喷洒。

2.3 黑水病及防治方法

核桃黑水病主要对营养枝和2.0a~3.0a生侧枝的枝干产生危害。染病初期病斑呈现暗灰色,水泡状凸起,用力挤压会有泡沫状液体流出。该病斑会沿着树干向上下两侧延伸,严重时会导致枝条表皮纵向开裂,有大量黑色液体流出。

防治方法:①加强田间管理,改良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提高树木自身免疫力;②每年春季检查病株,对染病的枝条用刀片刮去病斑。病症严重时,可喷洒40%福美砷50倍~100倍液2次进行杀菌处理,每15d喷洒1次。

3 核桃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3.1 核桃举肢蛾及防治方法

核桃举肢蛾主要对核桃的果实产生危害,是灵石县核桃最常见的虫害之一。幼虫初期会躲在核桃青皮中蚕食,导致青皮变黑或褶皱;中期钻入硬壳造成核仁枯干,最终导致核桃发生早期落果。成虫体长在6.0mm左右,翅展约12mm,体表呈黑褐色,有金属光泽。灵石县每年发生一代,幼虫藏于土中或者杂草中结茧越冬,6月-7月化蛹,是虫害高发期。一般是阴凉、潮湿的环境下发生率较高。

防治方法:①每年秋季在种植区域进行大面积翻土,将地表层的虫卵翻入地下,使其翌年不能羽化为成虫;②发现虫害症状,及时清除虫果,将清除和落地的虫果深埋;③6月-7月在幼虫化蛹阶段,喷洒2.50%溴氰菊酯3000倍液2次,间隔期10d。

3.2 核桃云斑天牛及防治方法

核桃云斑天牛,当地称为大天牛,主要对核桃树的树枝和树干产生危害,严重时会导致整株枯死,属于毁灭性害虫。成虫体长约70mm,体表呈黑色,密被灰色或灰黄色绒毛,前胸背板中央有一对明显的白色斑点。幼虫体长在80mm~90mm之间,黄白色,头扁平,半缩于胸部。该虫在灵石县每2年发生1代,幼虫躲在树干中越冬,翌年6月-8月成虫羽化,啃食树干钻出,并进行产卵。每次产卵约20粒左右,产卵前雌虫将树干表皮咬出月牙形的伤口,将卵产在皮层中间。该虫具有趋光性。

防治方法:利用其趋光性,6月-8月在夜间持灯到树下进行诱杀。成虫产卵期,在树干的伤口处,利用刀片将伤口处割开,喷洒27%皂素可溶性溶剂1000倍液灭杀虫卵。

3.3 木橑尺蠖及防治方法

木橑尺蠖在灵石县称为小大头虫或吊死鬼,主要对核桃叶片产生危害。成虫体长17mm~21mm,翅展65mm~80mm,头呈黄色,翅为白色,复眼呈黑色。幼虫体长70mm左右,孵化期呈现暗褐色,后逐渐变为绿色,最终成为棕黑色。灵石县每年发生1代,成虫产卵于土表层或者杂草中,于翌年5月孵化。幼虫孵化初期成群出现,爬行速度极快;成虫之后较为懒惰,具有趋光性。

防治方法:①每年春天4月对树干周围土地进行深翻,在虫蛹孵化之前将其翻入地下,以减少虫蛹成活率。成虫较为懒惰并具有趋光性,早晨可进行人工捕杀,晚上可用黑光灯诱杀;②化学防治主要在成虫羽化盛期过后的25d左右,喷洒50%辛硫磷1200倍液或者25%灭幼脲胶乳油2000倍液杀灭幼虫,该时间段幼虫抗药性较差,防治效果极佳。

猜你喜欢
人工林树干成虫
为什么树干不是方的?
栗山天牛成虫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
柿树害虫枯叶夜蛾防治效果试验研究
我国人工林生态轮伐期探讨
人工林生产力提升对策探析
天牛,就在树上趴着
为什么要在树干上刷白浆
为什么要在树干上刷白浆
湿地松人工林生长规律
玉米象成虫对β-细辛醚中毒的行为反应及杀虫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