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价值观传播策略研究

2018-03-19 19:05李越阳
关键词:人格价值观教学内容

李越阳

(安徽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在高校的一系列使命中,为学生传播正确的价值观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而承担这一使命的主阵地就是思政课课堂。大学生已初步形成一定的价值观,欲对其施加影响,并非易事,因此,如何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是思政课必须面对的问题。随着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化,95后大学生在各方面都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大学生的独特面貌,而艺术生(在现实招考中,艺术生的范围比较宽泛,本文中的艺术生,主要指音乐、美术、舞蹈、表演等传统艺术类学生)又是95后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因此,如何面对这一特殊群体开展价值观教育,就成为面向艺术生的思政课教学所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

一、正确认识艺术生人格与思维特质

《论语·先进篇》有这样一段记载,子路、冉有问了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却做出了完全不一样的回答。有学生对此感到困惑,孔子回答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P132)此即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同样是面向艺术生的思政课教学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此,面向艺术生的思政课教学,应建立在正确分析艺术生人格和思维特质的基础上。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通常被分解为气质和性格。气质是天生的,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秉性或性情。据希波克拉底的观察和巴甫洛夫对高级神经系统的实验研究,人类的气质类型可划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2](P421),而大多数人的气质类型则是中间型和混合型。性格则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更多地体现为人格的社会属性。在近代人格理论中,德国心理学家艾森克的“五因素模型”[3](P101)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按艾森克的人格类型维度图[3](P102),外向型人格主要表现出乐观、主动、社会化、开朗等特征,内向型人格主要表现出不好交际、文静、被动、谨慎等特征;在神经系统稳定性维度上,不稳定端主要表现为焦虑、心境波动、易怒、不安定等,稳定端主要表现为温和的、镇定的、善领导、无忧虑等。笔者曾在综合院校同届八个平行班级中(其中五个班为法学、数学、化学班,三个班为音乐、美术班)向学生发放了320份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回收有效问卷298份。问卷结果显示,法学、数学、化学等专业学生在人格维度上不具有特别明显的共性特征,而艺术类专业学生,则在人格特征的内外向维度上,更典型地表现出外向特征,在神经系统稳定性维度上,则倾向于不稳定端。此外,在所谓九型人格类型中,有一种人格类型被称为艺术型(自我型),其基本特质是追求自我的独特性。艺术类学生是天生具有这样的人格特质而走上艺术学习道路,抑或旨在激发创造力的艺术训练使其比一般群体更注重追求自我独特性,虽不得而知,但艺术生既已走在艺术学习的道路上,注重创造力就不仅是其内在需求,也是专业学习对其提出的外在要求,因而艺术生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感受的人格特点,就不难理解了。

人格特征明显的艺术生,在思维方式上也呈现出自身的独特性。现代科学解剖研究和神经系统实验已经表明,人类大脑的左右半球在解剖结构上虽然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却不对称,此即所谓的“偏侧化”[4](P188)。人类左脑功能往往与理性思维、抽象思维相关,比如概念的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而右脑功能则与感性思维、形象思维相关,如音乐美术活动、情绪表达和识别等。艺术生显然属于右脑功能占优势的群体。在实践观察中,艺术生确实也呈现出形象思维能力较为发达,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的特点。在思维类型分类中,有一种分类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求同思维比较符合传统逻辑结构中三段论式的推理过程,是按照已知信息和熟悉规则思维。求异思维则是依照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的答案,更富创造性。在专业学习中,艺术生往往更注重形象思维训练,强调求异思维。这也就意味着,在面向艺术生的思政课教学中,艺术生比其他专业学生具有更强的逆反心理。

二、充分理解接纳艺术生

在综合性院校从事思政课教学的教师,往往拒斥艺术生,认为艺术生文化素质低,缺乏学习积极性,课堂纪律涣散。这种拒斥态度,在实践中只会导致思政课教学的失败:教师精疲力竭,学生一无所获。因此,转换思政课教师态度,即从拒斥学生转向理解接纳学生,是面向艺术生的思政课教学首当考虑的事情。

思政课教师要将对艺术生的态度从拒斥转为理解接纳,这需要一个过程。人们态度的转变,一般遵循认知—情感—行为—情感—认知这一模式。认知发生改变,继而影响到情感,再转化为行为,又在行为反馈中进一步影响情感与认知。因此,教师要转变对艺术生的态度,就必须改变对艺术生的认知。这实际上涉及到教师用什么标准评价艺术生的问题。如果按照文理科学生标准评价艺术生,艺术生确实课堂纪律较差、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但如果从艺术生的人格特征出发,我们却会发现,这其实是因为艺术生追求自我独特性的特质,使其无法适应满堂灌这一教学方式的结果[5](P18)。此外,由于艺术生抽象思维和理性思维能力不够发达,且其又要把学习时间划出相当大的一部分用于艺术训练,致使理论课学习时间相对较少,因此,与其他文理科学生相比,艺术生文化基础较差。很显然,如果以其他文理科学生标准评价艺术生,是有失偏颇的,也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相冲突。思政课教师如果将艺术生身上所表现出的这些特点,武断地定性为弱点,且通过刻板的纪律和硬性要求,将其强行纳入统一的教学管理之中,对于艺术生而言,这显然是不恰当的。而要克服这一弊端,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能充分理解接纳艺术生。

理解接纳艺术生,首先要求教师对艺术生的人格特点与思维特质有理性认知,其次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对艺术生倾注应有的情感,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里的有教无类,不仅指向不分类别的教育,还在某种程度上,指向通过教育以消除人与人之间原本的差别。当然,如果把有教无类视为教育目标的话,我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它只能作为一个理想目标而存在,可以接近而永远无法达到;而要最大限度地接近这一目标,则需要因材施教。因此,思政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在针对艺术生的教材教学体系转化、课堂教学组织、考核组织等诸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思想指导行为,而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反过来又会影响人们的主观认识。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在实践中,真正贯彻理解接纳艺术生这一理念。只有在充分理解接纳艺术生的基础上,思政课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调整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才能达成有效传播正确的价值观这一思政课教学的核心目标。

三、积极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

要想使面向艺术生的思政课不流于形式,使价值观传播真正落到实处,教师除了要充分理解接纳艺术生,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之外,还要从艺术生这一特殊受众出发,在行为策略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即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

调整教学内容,就意味着要从艺术生人格特点出发,合理调整思政课现有教学内容。由于艺术生感性思维、形象思维能力较为发达,理性思维、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而现有的思政课教材内容又基本以理论为主,因此,在面向艺术生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如果完全依照教材讲授,一味灌输相关理论知识的话,艺术生极有可能难以理解接受。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生偏外向、不稳定的人格特征,又极有可能使他们对纯粹的理论灌输产生逆反心理。如此一来,思政课教学就很难完成传播正确的价值观这一任务。因此,在面向艺术生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对调整教学内容,即从基础理论和原则出发,整合大量感性素材,灵活添加富于感染力的带有影像、图片的案例,并依据实际情形的变化,不断调整更新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思政课教学内容才能真正为艺术生认同接受。

调整教学方法,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艺术生的视觉认知规律开展相应的教学。因此,在面向艺术生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以图片、影像等方式,为学生营造有着丰富的视觉元素的场景与画面,以帮助其形象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关注学生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手段,以更好地激发学生潜力。如此,既能有效消弭艺术生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调动其学习兴趣,又能更好地达成思政课的教学目的。我们知道,心理咨询之所以有效,就在于其指向助人自助,即帮助求助者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使其解决自身问题,战胜自我。调动求助者的积极性,挖掘求助者的潜力,是心理咨询的目标所在。在面向艺术生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将助人自助这一理念引入课堂教学中,在教师适度启发,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促成学生自主思考,自我领悟。助人自助建立在对求助者的尊重、理解和积极关注上,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阳光积极的一面。社会心理学著名实验“罗森塔尔效应”及后来的一系列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关注和期待“可能是一缕带来希望的清新空气”[6](P122),对于激发学生的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注重自我的艺术生更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在教学的各个层面,如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准备、课堂交流中,对艺术生予以应有的关注与尊重,以更好地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愉快地认同接受思政课所传达的正确的价值观。尊重理解学生,必然意味着善于倾听学生的诉求。善于倾听才能发现学生身上所存在的问题,而后才能有针对性地教育辅导学生。这一点,在面向艺术生的思政课教学中,尤为重要。随着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新的人际关系的产生,新生刚入学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不适应。当此之时,学生特别希望得到来自教师的帮助;而这一帮助,应建立在倾听的基础上,因为他们不仅需要教师给他们有益的建议,更需要教师能认真倾听他们内心的苦闷。为此,在面向新生的思政课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个“谈谈自己的老朋友”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位自己大学之前的好朋友。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只是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并适时予以积极回应。在课堂上,学生无不踊跃发言,有的学生甚至会在讲述过程中泣不成声。回忆不仅使学生重温了昔日的友谊,也激发了学生对建立新的友谊的渴望。倾听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入学所产生的焦虑感,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发现学生在人际关系认知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对其展开有针对性的辅导。立足于尊重理解学生基础上的倾听,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巧妙地达成了助人自助的教学目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使面向艺术生的思政课教学,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大学既是学生人生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价值观逐步确立的重要时期。由此而言,肩负正确价值观传播使命的大学思政课,责任重大。因此,如何更好地达成思政课传播正确的价值观这一目的,当是每一个思政课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正确认识学生人格和思维特质的基础上,充分理解接纳学生,并依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有针对性地积极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不仅是面向艺术生的思政课教学的可行之路,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政课教学的可行之路。

[1]论语·大学·中庸[M].陈晓芬,徐儒宗,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2](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王垒,王甦,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郭念峰.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4](美)大卫·谢弗,凯瑟琳·基普.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M].邹泓,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5]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6](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侯玉波,乐安国,张智勇,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人格价值观教学内容
我的价值观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