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页岩气为啥不能像美国那样大规模开采?

2018-03-20 06:53车阳
石油知识 2018年1期
关键词:气田水平井页岩

■ 车阳

据世界能源研究所(WRI)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中国页岩气储量高达30万亿立方米以上,居世界第一,几乎是美国的两倍。中国的页岩气开采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16年,已经达到了50亿立方米。涪陵页岩气田是全球除北美之外最大的页岩气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达到6008.14亿方。截至2017年6月,涪陵页岩气田累计产气达118亿方,相当于6400万户居民一年用气需求。但更多的气田却没有进入到商业开发的阶段。那么,我国蕴藏着如此丰富的页岩气资源,但为什么不能像美国那样大规模开采呢?

作为全球除北美之外最大的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的成功商业开发,实现了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大突破

原因之一:地质条件复杂,地表环境恶劣

美国地质背景好,页岩气藏构造条件较为简单,页岩广泛分布于全美、页岩结构平缓、地质断层和褶皱也不发育,以海相地层为主;页岩气储层大面积连续分布;储层厚度在49~610米之间,厚度大,具有开发潜力的面积非常庞大。

相比之下,我国地质条件就复杂得多,富含有机质的页岩大多分布在年代更老的地层,或年代较晚的陆相和海陆交互相地层中,断层和褶皱构造相对活跃,意味着页岩气聚集规律较美国复杂,开采难度大;页岩总体分布面积不大;储层厚度一般在20~300米之间,具有开发潜力的面积小。

美国页岩气储层地表主要以平原为主,修建公路、交通运输、钻探开采以及设备安装都十分方便。即使从全球角度来看,像美国这么好的地质条件也绝无仅有。而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的川、黔、渝等地区,人口稠密,地势较高,地质灾害多发,且压裂井场占地面积较大,如果未来开发井位较为密集,人为撬动易引发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交通运输、设备安装和钻探开采有诸多不便。

原因之二:埋藏较深,压裂水源不足

美国页岩储层埋深一般在800~3500米左右,储层深度浅层居多。

中国的川、渝地区和西北地区等页岩气田大部分分布在山区,3000米属于浅层,一般是4000~6000米,相对于美国钻井和开发成本大的多。

页岩气的开采一般为水力压裂开采,美国地广人稀,页岩气田一般靠近湖泊或者邻海,水源充沛(大型压裂每口井平均用水2~4万立方米),为页岩气开采提供了天然的充足清水,且目前美国现已经能够做到单井压裂“千方砂,万方液”的规模化生产水平。

中国页岩气区块多位于干旱缺水的地区,严重制约了当地页岩气的发展。并且由于缺乏开采经验,单井压裂需要比“千方砂、万方液”更多的砂和清水,这对于中国已经脆弱不堪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环境无疑是雪上加霜。

原因之三:关键技术不成熟,开采成本高

经过20 多年的努力,美国已形成一套先进有效的页岩气开采技术,主要有水平井钻完井技术、压裂技术(包括多段压裂技术、清水压裂技术和重复压裂技术)、随钻测井、地质导向钻井、微地震监测等。在一定的市场和政策条件下,这些先进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大大拓展了页岩气开采的面积和深度。

而在我国,虽然国内企业已具备一定的水平井钻井、水平井分段压裂等基础技术,但尚未开发出在国内开采页岩气的适用技术,目前依然处于摸索阶段。

在上述成熟技术体系的支撑下,美国可以实现规模化页岩气开采,单口井成本3000万左右。我国因需要引进国外技术,并考虑到深井、基础设施建设、征地费用等等,单口井需要7000万元左右。

原因之四:管网系统不发达

美国天然气管网是一个集输配一体化的系统,目前已建干线管网长达49万公里,可以为美国48个州的几乎任何地区输送天然气或从其输出天然气,页岩气井采出气后运输2公里左右就可以进入输气管网。

我国天然气管网不够发达,生产的天然气难以及时变成商品。目前已建天然气长输管道6万多公里,是美国的1/8左右。基础设施薄弱也是制约页岩气发展的重要因素。

原因之五:勘探开发处于起步阶段,补贴力度不足

美国1825年发现页岩气,近20年取得技术突破,现已处于勘探开发晚期,基础研究成果丰富,勘探开发已在全国开展。

我国的页岩气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储层的详细可采储量、地质数据还不明确,所以无法进行大规模开采。

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鼓励替代能源发展的税收激励或补贴政策,大大降低了天然气开采税,并且鼓励天然气企业积极开展水平井钻探和多级地层水力压裂工序等技术创新。在这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的推动下,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果。

我国从2012年开始补贴标准为0.4元/立方米,并且出台了已有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但相较于美国而言,支持力度还是明显不够。

原因之六:矿权管理制度不明

美国的土地可以买卖和租借,拥有土地所有权即拥有了该块土地的能源开采权,土地的容易获得使得不同资本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规模的勘探工作。

中国是“矿业权主义”,取得矿权后还得到地方政府办理土地使用权。我国矿业秩序还不够理想,矿权纠纷多,协调难,这也阻碍了页岩气的发展。

原因之七:监管制度尚需完善

页岩气的开发会伴随着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美国将页岩气的监管分属联邦和州政府两级管理。各州负责州内的生产监管和环境监管,并制定了包括《资源保护和恢复法》《清洁水法案》等页岩气开发环境监管法律。

现阶段,我国针对页岩气开发环节的环境监管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尤其是针对地下水资源和压裂液污染防治,返排水的回收利用,以及地质灾害防范等的监管机制缺失。同时,中国现有的油气管理体制也不足以解决页岩气快速开发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猜你喜欢
气田水平井页岩
延安气田集气站的无人值守改造
低渗透油田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分析
一种页岩封堵性评价测试方法
基于水平井信息的单一河口坝内部增生体识别
页岩气开发降温
气田水回注方式探讨
一种计算水平井产能的新方法
热采水平井加热半径计算新模型
加息,压垮美国页岩气的稻草?
本月起实施页岩气储量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