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探微

2018-03-20 20:42
数字通信世界 2018年8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基础互联网+

刘 丹

(大连广播电视大学,大连 116021)

现阶段,互联网络的异军突起,我国不断走向互联网+的时代,传统行业不断受到冲击,一些商业体系以及教育行业都收到了广泛的影响。然后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对于计算机的基础教育工作也格外的受到重视,并且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那么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学习好计算机基础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反思的问题。

1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计算机在各个行业中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也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带来无限的便利,是人们现在十分依赖的重要工具,就像学生学习需要纸笔。那么在教育模式中,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学好计算机的基础都意义重大。同时现代学生对于计算的学习和使用也是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方式[1]。

2 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2.1 计算机教学中的区别性

随着互联网的在我国各个地区的广泛渗透,由于经济差异的影响,造成有的孩子几岁就接触网络、计算机,然后还有十几岁了还不会打字的,对于计算机扔很新奇的现象。地域不同,学生们对于计算机的接受程度和了解也有着很大的差异。以至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在课堂中部分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对于老师所讲的内容比较模糊,忽略掉了老师所讲的重要细节[2]。

而互联网+的教育模式可以有效的解决差异性由于学生学习内容不同所造成的影响。老师可以采取使用微课的方式,为学生搭建一个平等而广阔的学习平台。计算机基础知识欠缺的学生可以反复的去浏览,复习,弥补自己的不足。所以有效的满足不同的阶段的学生。老师还可以组建一个一帮一兴趣活动小组,通过互联网+的模式。

例如:三五同学可以自己做一个微课兴趣问题,将自己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模糊的地方编入其中,基础文化程度高的同学去解答,然后课上老师进行详细的讲解。

2.2 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与教材改革的迫切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稍有疏忽可能就会跟不上新时代的发展节奏。教育体制的教材改革大势所趋。向数学语文这种基本的学科无论怎样发展它所涵盖的知识是不会变的,然后计算机则截然相反。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在更新换代。如果教育机构不能够及时适应时代的发展,审时度势,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在计算机网络方面加大改革模式,针对学生的基础教育进行全面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仍然停滞不前,那么有可能学生在步入社会时,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了[3]。学生学习的内容无法与社会接轨。

现在许多各大高校仍然沿用以往的教学内容,对于WORD,EXCEL,PPT等计算机基础知识都是传统的内容。而且不会针对不同的专业对于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会在学习内容上和实际操作上的缺失。现在普遍的一个教学模式是,老师在前面讲,学生在下边听,学生是否真的接受了知识或者跟上老师的节奏还有待考察,有的学生为了顾及情面,即使没有听明白也不好意思开口去问,每一堂课落后一点,就会造成很大的差异[4]。

然而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则会有效的减少这一现象的发生。老师可以全新的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平台,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更好的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和基础学习。老师可以针对专业的不同因材施教。让学生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发展,全面提生自己的综合水平。

2.3 设备陈旧与不足

陈旧的设施设备是严重阻碍教学的基本问题。一些学校因为学习器材的不足导致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受到束缚,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会出现多个学生使用一台计算机的情况。这样在实践操作中,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实践学习。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提高不起学习兴趣,理论与实践不能够有效的结合。我国是人口大国,学生众多,我国的教育职能部门部门有时忽略掉一些地区的发展,一些师资力量等问题成为教学质量不佳的主要原因。

3 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途径

3.1 搭建和完善网络教学平台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方面来看,只用积极采用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发挥其优势,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安全便捷的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学习数据库,老师将学习知识以及内容上传到里边,通过网络这个便捷的载体,链接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这样学生和老师的沟通更加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在这个环节中需要特别留意这个模块的构建,账户管理,学生自主学习,老师教学。通过网络平台作为传播的载体需要充分利用资源的优势,达到教育内容的网络化,数字化,采用全新的方式将想要传达的内容展现出来。学生可以有效利用这个平台,弥补自己内容的缺失。这个平台的建立,让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也大大加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随时随地随身。改变看传统只在课堂和图书馆的学习方式。此外,学生需要珍惜老师的良苦用心,利用好这一平台与同学和老师进行有效沟通。老师布置完作业时,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保障老师的教学成果。这样学生可以有效运用这一平台,掌握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

3.2 寻求新思维模式管理

根据计算机的基础理论教学模式,对于老师的工作能力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着更好的专业要求。对于机房建设的环境管理,设施设备的安装维护都有着严格意义。计算机机房应该打破传统的闭塞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开放式教学。可以在计算机机房安装门禁系统,老师和学生都有一个密码或者钥匙,为了更好的保障机房有条件的也可以进行人脸识别系统[5]。当学生想要去查阅资料或者进行课后强化学习时,只要进行一个系统识别即可进入机房。老师通过自身的系统,根据学生的在线留言可以随时为学生答疑解问。大大增强了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在上课时间,教师应该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不仅仅是以说教的方式进行知识传达,而要让同学们举一反三,真正做到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在机房系统设立时,不应该局限于对于学生年龄和班级的划分,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掌握程度以及兴趣爱好进行分析。同学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以及自身欠缺或者不懂的疑点难点进行上课时间和课堂学习内容的选择。这样的教育更加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保证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6]。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模式的兴起带领人们迈向一个新台阶,不仅开拓了人们的眼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同时也推动了教育机制的全面变革。由传统的黑板粉笔逐渐向对媒体化过渡。不仅在教学模式上有了全新的改变,也为社会储备了更过有效的人才,更有效的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不单单是一句口号。虽然依然存在着不足,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只会激励我们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基础互联网+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清律的基础知识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