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角下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路径探析

2018-03-20 17:40崔亚楠
世界教育信息 2018年4期
关键词:新疆地区改革路径一带一路

崔亚楠

摘 要:留学生教育具有巨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效益,世界各国纷纷通过教育改革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作为我国东进西出桥头堡的新疆地区,其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在此背景下,文章梳理了我国新疆地区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概况,提出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契机下进一步深化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有效改革路径。

关键词:新疆地区;“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教育;改革路径

一、新疆地区来华留学生教育概况

当前,我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已初具规模,但就区域发展水平而言仍很不均衡。我国来华留学生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由于高校知名度较低、交通相对不便利、经济发展水平不足等因素,导致其来华留学生数量远不及东部地区[1]。即便如此,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也以其独特的文化优势、区位优势、经济优势积极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努力向高等教育国际化方向发展。我国新疆地区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在地理位置上与诸多中亚国家相邻,是我国西部地区连接中亚的关键性战略区域和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在新疆地区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开展与中亚、南亚地区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高等教育基础薄弱,加之留学生教育建设的经验不足、经费欠缺等原因,其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2]

(一)高校人才引进政策

据中国教育年鉴统计,推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方案》,认定石河子大学的“中亚文明与西向开放协同创新中心”、塔里木大学的“西域文化与丝路文明共享协同创新中心”为2013年兵团级“2011协同创新(培育)中心”。

石河子大学进入国家“支持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项目,建设周期为4年,获国家支持资金4亿元,到位资金1.1亿元。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进入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获国家支持资金1亿元,到位资金2000万元,建设周期为5年。2013年,兵团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57人,比2012年增长14%;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1213人,比2012年增长6.4%,其中学术型硕士学位656人、专业型硕士学位557人,两者比例由2012年的1.38:1调整为2.18:1。[3]

不难看出,在当前背景下,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新疆地区高校的发展,以石河子大学和塔里木大学为代表的新疆地区高校迎来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改革发展的新时期。

(二)来华留学生数量

2003-2013年,新疆地区来华留学生数量(见表1)呈上升趋势,且增幅较快。教育部发布的《2016年度我国来华留学生情况统计》显示,2016年来华留学生人数的国别排序中,与新疆毗邻的巴基斯坦18626人、哈萨克斯坦13996人,分居第4位和第8位,可见中亚地区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具有巨大的市场和潜力。[4]

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增长明显,相较2012年,巴基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来华留学生数量排名分别上升了5位和2位[5]。在当前“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地区高校更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发挥、利用自身地缘优势,增强对中亚各国留学生的吸引力。

(三)国际合作项目

当前,新疆地区的留学生教育主要通过留学交流项目、孔子学院两个途径吸引来华留学生(见图1)。其中,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分别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增强这些周边国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为来华留学生数量的增多带来积极影响。新疆地区来华留学生规模逐年扩大,与之配套的来华留学相关交流项目也日渐完善。但与我国来华留学生人数超万人的十几个省(区)相比较,这一数目还相差甚远,且留学生教育主要依赖于国家的留学资助项目和孔子學院,留学平台类型相对单一,缺乏高校和地区的自主性。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

新疆地区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重要性

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早已成为一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助推器,因此发展留学生教育事业也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事业中的“重头戏”。“一带一路”倡议为新疆地区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提供了新契机,新疆地区与中亚各国开展高等教育的合作与交流无疑是这一政策背景下的双赢选择。

(一)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面

“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离不开“人”这一重要因素,留学生教育培养的是多文化背景下的复合型人才,是保障“一带一路”倡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7]。新疆地区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域,具备独特的地缘和人文区位优势,它以中亚等周边国家为合作重点,依托上海合作组织,拓展与欧亚国家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8],不仅可以打通“一带一路”倡议的西部发展通道,促进我国与中亚地区的交流合作,也有助于进一步实现教育安全和国家利益,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改善留学“逆差”的有效方式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接收外国留学生比重占全球留学生份额的8%。2016年,我国共有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4万来华留学生,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2016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达到54.45万人,也是世界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9]。出国留学人数大于来华留学人数使我国面临巨大的留学“逆差”,这不利于我国引进人才。而新疆地区来华留学生的人数和占比在全国各省市中表现并不逊色。在教育部2013年的统计数据中,新疆的地区来华留学生占在校生比例列全国第3,来华留学生的绝对数量列全国16。[10]

新疆地区的留学生主要来自周边中亚国家,扩大新疆地区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有助于吸引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才,提高这些国家来华留学生的数量。新疆地区有望成为我国来华留学生事业新的增长点,这对于缓解我国留学“逆差”具有积极意义。

(三)“一带一路”倡议为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新疆不仅处于我国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规划中也有着核心功能区和新起点的重要作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要求新疆地区主动承担起作为战略核心区的职责,通过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为“一带一路”倡议保驾护航。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也为新疆地区的留学生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资源分配、平台建设等各方面的保障。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上升期,其教育市场存在巨大的需求潜力和发展空间,通过加强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高等教育合作,能够使新疆地区充分挖掘、利用其高等教育市场,不仅有利于新疆地区进一步加快引进和培养国际化人才,也能够促进新疆地区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地区高校办学水平和质量,进而促进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目标的实现。

三、新疆地区扩大来华留学生教育

的发展路径探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地区应如何通过发挥自身地理优势和文化优势进一步增强对中亚各国来华留学生的吸引力?如何加强与中亚国家的人才交流与高等教育合作?如何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笔者在结合其他国家先进经验和新疆地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试为新疆地区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建设提出建议。

(一)战略引导与资金支持

1.战略引导

要不断提升新疆地区来华留学生教育对中亚国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首先必须在战略规划上下功夫,要给予充分重视并进行恰当指引。第一,要以当前合作较为密切的几个国家为突破口,逐步实现与中亚各国高等教育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第二,要稳抓孔子学院的特色优势,以其为载体,以汉语国际教育为依托,推动新疆与中亚国家在多个高等教育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扩大留学教育学生来源。在国家战略引导下,重点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来华留学生规模,优化来华留学生结构,把新疆建设成为面向中亚国家师生及学者的学习、培训、合作基地,使其成为中国与中亚各国高校合作的重要媒介和通道,能够在中亚地区各领域发展和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2.资金支持

我国新疆地区留学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资金不足,主要体现为奖学金名额有限。因此,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从政策上给予倾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新疆地区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因此,这些国家的学生在选择留学项目时,经济动因是其主要考量因素之一。目前,新疆地区已有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医科大学4所高校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院校[11],但教育部对这一地区分配名额有限,且只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实行,对周边国家留学生来说层次太高。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的留学生奖学金项目为新疆来华留学生雪中送炭,一定程度上对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经费太少且资助名额有限,仍远远不能满足留学生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此,进一步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对新疆地区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1.小语种课程建设

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官方语言有40余种,而当前我国语言类高校能够教授的语言仅有20 种[12]。在高等教育中,小语种覆盖范围不足、语种专业布局不够合理,尤其是中亚地区国家的语言人才匮乏问题已成为制约“一带一路”倡议在该地区推进的瓶颈。新疆地区与中亚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诸多语言互通,应充分发挥新疆地区的语言优势,通过对新疆高校的小语种课程建设扩大中亚地区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对此,要在高校课程设置中注入小语种元素,沿线国家的多种语言都可以被纳入,以此加强小语种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未来开展交流合作奠定人才基础,通过从小语种母语国引进语言教师,扩大与周边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为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

2.民族文化交流研究

推動新疆地区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进程,不仅需要政府制定方针政策,还需要该区域高校的积极参与。当前,新疆地区高校普遍缺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和了解,就课程设置和学术研究而言,鲜少涉及对中亚地区的专门研究和探讨,这不利于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理解和推进。新疆地区与中亚地区在历史渊源、民族文化等方面有密切的联系,以此为切入口扩大民族文化的交流,增进人民之间的感情,有助于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推行。因此,要在新疆地区开展以中亚国家区域和国别研究,积极培养深入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研究型人才,并在这些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入文化元素,增进文化的亲近与融合。

(三)类型设计与制度安排

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存在总体规模较小、结构尚待优化等问题,因此,要促进新疆地区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在留学类型的设计与制度安排上也需有所改革。一方面,新疆地区高校可以适当调整以大力招收长期留学生为主的制度设计,着力发展短期语言留学生,如此不仅可以扩大留学生数量,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例如,澳大利亚、英国通过大量招收语言类的留学生和自费留学生扩大了留学生规模,刺激了国内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13]。另一方面,搭建留学生交流项目平台,加快学分互认,可同时招收学历生和非学历生。通过这一系列积极“引进来”的措施,打开新疆地区接受来华留学生的大门,在扩大生源的基础上再进行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建设。

总之,新疆地区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要以“内生”和“外延”为路径,在此基础上更新观念、完善制度、优化办学、创新实践,切实担负起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14]。要在战略上重视,在政策上引导;在课程设置上出新法,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要通过改革制度安排和类型设计推动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进程。在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下,新疆地区作为西部地区的龙头之一,需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推动下开启留学生教育新篇章。

注释:

①该数据系作者对2003-2013年的新疆教育统计年鉴数据的整理而得出。

参考文献:

[1]苗丹国.近几年来的出国留学教育的政策目标——我国吸引在外留学人员的基本状况及对策研究[J].东南亚研究,2010(1):20-28.

[2][6]李鹏飞.我国西部地区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对策研究——以兰州大学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2012.

[3][1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201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764.

[4]2016年度我国来华留学生情况统计[EB/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170301/170301_sjtj/201703/t20170301_297677.html, 2018-01-16.

[5]2016年留学数据发布[EB/OL]. http://www.sohu.com/a/127731648_479695, 2018-01-17.

[7][8][14]申建良.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4.

[9]教育部发布2016年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数据[EB/OL].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3/369188.shtm, 2018-01-21.

[10]2013年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EB/OL]. http://www.sohu.com/a/22870576_111981, 2018-01-17.

[12]郑刚,马乐.战略与来华留学生教育:基于2004-2014年的数据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6(4):77-82.

[13]邓春,张先琪,李灿. “一带一路”战略下高等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探析——以海南高校为例[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16(4):107-111.

编辑 徐玲玲 校对 吕伊雯

猜你喜欢
新疆地区改革路径一带一路
新疆地区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渠道管理措施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实证分析
新疆地区小学数学双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探讨
新疆地区学前双语教师培训模式
高职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改革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