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故事

2018-03-22 07:12
娘子关 2018年1期
关键词:春水玉兰春游

●王 今

置身春天远比怀念春天要激动、甜蜜、美好得多。在这春风习习、春雨霏霏、春柳依依、春花艳艳的春日里,讲几段春的故事,让缕缕春光驻入心底。

春 风

“吹面不寒杨柳风”说的一定是江南的春风。生长在北方的人们,无缘与其相识。有“恼人的秋风”之说,北方的春风,也一样让人气恼。

那些年,春在我的印象中,总如美人腮边的一颗痣,白玉上的一点瑕,美中不足。这搅局的角色便是那春风。我常常想,好端端的一场春之盛宴,愣是让春风吹得黄沙迷漫,尘土飞扬,一切都笼罩在苍灰中。

那时,我在另一座城市上学。每逢周末,早晨起来,晴朗朗的天,阳光明媚。我心里便一阵欢喜。总算遇到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一定得约上好友去踏青。可是到了半上午,风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霎时间,光芒四射的太阳害病似的变得苍白无力,蓝莹莹的天空也换了一副阴沉沉的嘴脸。好心情就此被破坏。而那顽固不化的风,私毫不体恤我们内心对晴朗天空的渴望,对柔柔杨柳风的期盼,自顾自地没完没了地发着威。直到傍晚时分,猖狂了一天的风似乎感到了疲倦,渐渐弱下来,直到退到天外。可是,夜幕降临,那酝酿了一周的出行计划又如何实施?

唉,这恼人的春风!

海边也有风。伫立海畔,海风拂面,长发飘飘,裙袂翩跹,是一种景致。海风便是创造这样景致的妙手。海风是柔软的,洁净的,润湿的。江南的春风源自海洋,自然也是柔软的,洁净的,润湿的。于是便有了诗人笔下的“杨柳风”。北方的春风不似海风那般“单纯”。她“生性”复杂、强劲、粗糙,所经之处,天地一片混沌。春树们像一个个披头散发的疯婆子,挥舞着拳头在空中抓狂;春花们无可奈何地晃动着杨柳细腰,一张苦瓜似的脸扭曲着;行人的头发成了衰草飘蓬,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女士们不得不用纱巾蒙起娇面,男士们故作坚强地迎接着春风的戏弄,心里自是苦不堪言。这,就是“沙尘暴”的威力。

“沙尘暴”很是肆虐了几年,也让被其侵袭区域的人们吃尽了苦头。春天的美好,被它的淫威彻底埋藏。因此,那些年的春天是灰暗的,动荡的,令人懊恼的。忧心忡忡的人们,希冀着春和景明,花红柳绿。

后来,一场创建园林城市的行动兴起,轰轰烈烈,热火朝天。待到“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时,“沙尘暴”奇迹般地消失了,而且无影无踪了。本是一座北方小城,竟有江南之春的润朗了。柳亸莺娇、李白桃红自不必说,时常下些小雨,洗涤了尘埃,滋润了万物,美丽了世界。“春雨贵如油”的老话有些被颠覆。春风不再那么狂躁、粗暴,轻轻柔柔的,似母亲的手;吹在脸上,如丝绸般润滑。在她的吹拂下,树有风度,花有气质,人有精神。春,真成了刚落地的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

而今,常常雾霾锁城。空气像凝固了一般,纹丝不动,人们忽然就记起那久违的强劲春风了。当年,是“沙尘暴”坏了春风的名声。浩荡的春风,原本就是要吹散阴霾,吹走寒冷,吹醒万物的。看吧,在十里春风面前,那弥漫于天地间的雾霾又怎能不瑟缩发抖、退避三舍呢?

春 水

印象中,春水总是瘦弱的。

经历了寒冬腊月的洗礼,在春回大地之时,春水终于挣脱了冰冷和坚硬,在大地母亲的温暖怀抱里,渐渐消融解冻,渐渐流畅柔软,渐渐恢复成“居善地、心善渊”的水。

然而,僵硬的身躯刚刚苏醒,如大病初愈般消瘦、无力。缓缓流过河床,浅浅的,懒懒的。桃花汛是有的,可它只青睐黄河;“春潮带雨晚来急”也是有的,但那描述的是江南的河水。在北方,许许多多的春水只能是一副纤弱慵懒的姿态,甚或细若游丝。这时,河床可就有些趾高气扬了。终于熬到了出头之日,看着有气无力的春水,不免露出些许得意。那大大小小的石砾布满整个身体,一脸的狰狞,赤裸粗陋,不堪入目。真不知,河床在得意什么?

原本是去看放河灯的,却与一带春水不期而遇。

春天的一切,都是崭新的,美好的,生机盎然的,春水亦应如此。滹沱河,让我领略到了这样的春水。

初识滹沱河,还是在大学时代,当时有位在滹沱河边长大的舍友。某年暑假,我随她回村,在通往她家的公路边有一条水渠,渠里蓄着清凌凌的水。据说,这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心下觉得奇怪,滹沱河在地上,水如何从山上流下来。

亲密接触滹沱河是在十多年前的一个初秋。几位好友相约到滹沱河漂流,当时的情景至今难忘。回想起来,真有几分惊险呢。尽管已是入秋时节,滹沱河的水量依旧很大。它善变的性子,让我们一路漂来,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它时而温柔如处子,时而暴跳如雷神。逼仄处急流飞溅,筏体左摇右晃,几近倾覆;开阔处水波不兴,筏子飘来荡去,一派悠然。水浅处,可感到疙疙瘩瘩的鹅卵石刮磨筏底,真担心皮筏会被“开膛破肚”;水深处,波澜不惊,筏子打转绕圈,踌躇不前。约一个小时的漂流,让我深深领略了滹沱河的喜怒哀乐。

初春的傍晚,站在河岸的高处,眺望滹沱河的来路。夕阳已没入山后,天光铺在河面上,白亮亮的,似一条银链在大地上蜿蜒。群山依旧肃杀,树木依旧枯败,地面依旧干硬,寒风依旧凛冽。威严的冬仍然掌控着世界,温暖的春只能在天外徘徊。只有这一湾春水哗哗,宣告着冬即将失败的不二法则。只是,那惨白的水面,缺乏春的生机,倒是迎合了冬季灰白的主色调,让人心头不觉有几许遗憾。

就在我回眸一瞥,看到了滹沱河的去处。那里,竟是一带春水。那水,如一袭流光溢彩的绿绸缎,平铺在大地上。风过处,婀娜曼妙,似昆曲般婉转,如宋词般惆怅。那色,鲜翠欲滴,若少女的明眸,纯净、羞涩、深情,直击人心,不由让人的心微微颤动。那肌肤,丰盈、光滑、温润,点亮了灰色嶙峋的山石,洇染了猥琐瑟缩的树木。山色黛青,树色黄绿,生机勃勃,精神焕发。恍惚间,仿佛乘舟漂流于武夷山的九曲溪上,成群结队的竹筏上响着船工咿咿呀呀的小调,飞扬激情,在山谷间回荡;仿佛站在青藏高原的甘巴拉山口,远眺狭长的羊卓雍错,它镶在两山之间,如天宫仙子遗落的玉佩,静静地,冷冷地,等待乾坤倒转,天地轮回;仿佛蹲在故乡的潇河边,在一块洗衣石上揉搓着那件心爱的桃色小花袄,河岸边的石坝上,晾晒着一大块一大块被单,像盛开着的朵朵素莲。

夜幕降临,河灯就要在这股春水上绽放,是否会惊扰了她幻渺的春梦?是否会灼伤她娇嫩的肌肤?是否会冲散那幽幽的绿意?

突然,一丝不忍由心而生。

春 花

起初,并没意识到玉兰开在春天。

其实,那分明就是在人间的四月天,在那所著名大学的校园里,我第一次见到了白玉兰。她就那样盈盈地立在枝头,满眼笑意,香气袭人。她根本就是一位仙子,优雅俏丽,冰清玉洁。微醺的我,忘记了一切,包括那个姹紫嫣红的春天。

办公楼前的花园里,种着几株玉兰。有那么一棵,每年春天,总是第一个开放。其他树木才刚刚努出芽苞,其他花朵还在睡梦中孕育,她就花俏枝头了。因此,我才深刻地知道,原来玉兰是开在春天的。那如果玉兰不开在春天,又开在哪一季呢?不知道。一直以来,我把她看成花仙子了。既然是花仙子,又怎会开在人间?自然也就不会在任何一个季节出现。奇怪的想法。

我想,没有比玉兰树更配称作花树了。

绿肥红瘦,说的都是花叶相配互衬的情景。春天里,百花齐放。草地上,屋舍旁,山坳里,小河畔,到处可见花的倩影。走在路上,立在窗前,一抬头,一俯首,总能遇到花的笑靥。她们约好了似的,直往你眼里钻。红的艳,白的纯,粉的媚。更有那结着愁怨的丁香,飞流直下的紫藤,和风低吟的梧桐,幽幽地散发出缕缕清香,“空外余波,袅袅不绝”。她们都宿命般的与绿叶相依相伴。在叶的映衬下,她们更娇,更美,更招展。可是玉兰,却独独只是让叶相随,而不肯与其相伴。她总是比叶更早的接收到了春的信息。当叶还是未来的时候,她已开始张罗自己的春事了。

在那些刚从冬梦中苏醒的枝枝杈杈上,她悄悄地露头了。春风一阵紧似一阵,春阳一天暖似一天,玉兰的花苞也一天大似一天。不经意间,就见树上已是密密匝匝,心里便一阵惊喜,春天确乎就在眼前了。再过几日,玉兰便花开成阵了。那树,也就成了一棵名副其实的花树。

恍惚瑶池缟袂飘,清香脆佩杂箫韶。

云寒月冷星河滞,一树灯笼暖绛宵。

玉兰那素雅娴静、淡泊高远的仙姿,一首诗又怎能言尽?

花开一季,红无百日。春风春雨中,玉兰花瓣纷纷扬扬,回归大地,化作春泥。而绿叶,随后登上树枝。猛一抬头,你会惊讶于那叶的形状,恰似朵朵玉兰花。于是,树上,又缀满了“绿色的玉兰”。

桃花,是春天的象征,是千般万种春花里的主角。

春天里,百花一窝蜂似的涌出来,牡丹高贵,丁香芬芳,梨花纯洁,杏花脱俗……缘何只对桃花心有牵挂?

每每早春二月,就想着,待到桃花烂漫时,一定好好赏一回;每每暮春时节,就感叹,又错过了与桃花的约会。满城春色,难道还缺株桃花赏?可那些,似乎并不是我要找的那株。

我一直在寻觅的,是怎样的桃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许是最早开在人们歌声中的桃花。欢天喜地的送亲队伍,一望无际的桃林,千朵万朵的桃花,貌美如花的新娘。人们以欢快地歌唱,祝福新娘爱情甜蜜,婚姻美满。新娘眼里开出的桃花,该是天底下最美的春色了。可是,痴情的女子,又怎知未来的凶险?想到那“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的凄凉景况,又如何爱得起这眼前“灼灼”的桃花?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武陵桃花源,根本就是靖节先生杜撰的一个梦,也是每个人心中的一个梦。古今多少志士先贤,渴望见到那样的桃花,渴望漫步于那样的桃林中。然而,桃花源的美,或许就是由于它的不真实。“诗和远方”是美丽的,眼下的苟且却是真实的。这是人生的宿命。天下有几人能活在“诗和远方”里?芸芸众生如我,只能在没完没了的苟且中遥望那“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的溪畔桃花。

“人面桃花相映红”该是妇孺皆知的诗句了。那南庄也因此闻名至今。朋友圈里,凡分享自拍桃花照片者,十有八九会引用这首诗。那情形,是在赞美春光的旖旎,赞美桃花的妖娆。殊不知,这首诗里,蕴含着的是诗人深深的遗憾和人生无限的悲凉。日月轮回,乾坤流转,时间如流水般汩汩向前。韶华易逝,世事无常,即使那千般婀娜万般妩媚的桃花,也终将无法逃避落花流水的命运,终将留不住风和日丽的春光。这情景如何不让人唏嘘感叹?

大林寺桃花显然使人间的春延长了生命。四月的人间,芳菲已尽,以为春亦尽。不想转入山中,却见春色正浓,桃花正艳,柳暗花明般的欣喜油然而生。虽未到过大林寺,却知那里的桃花,有青灯古刹相伴,有晨钟暮鼓洗礼,有经卷佛法指引,自是超凡脱俗,不食人烟。或许她已彻悟。而我,还在滚滚红尘中沉浮。她一脸泰然,我却心下凄凄。

蓦然回首:一间瓦屋,一方小院,一段矮墙,一扇柴扉,一只花犬,两位老人,还有一株出墙的桃花。花色,粉淡;花瓣,单薄;花枝,蔬落。一切都那样简单、素朴,却不乏宁静、温暖。这,就是我要寻觅的那株桃花了。

春 柳

最使春天亮丽的当属绿色了。北方的树木中,最早见绿的就是柳树。

把柳树勾勒得惟妙惟肖且流传千古的,当是贺知章的《咏柳》。尤其是那句“二月春风似剪刀”,每每读到它,我总会想到燕尾。如果春日里酷似剪刀的事物,应该就是燕尾了。因此,我想,春风只是裁出了绿柳,燕尾却剪出了整个春天。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说的是垂柳,是城市的柳。在童年,在乡下,我们见到的却是柳枝朝天或向四周伸展的柳。它们身材高大,形象拙朴,枝干歪歪斜斜,少有挺拔之态。在高高的树冠上,常有黑乎乎的鸟巢,有时一棵树上会有两三个。不知是何种鸟,这样聪明,把鸟巢筑得那样高。不过,人是难得够着,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厄运恐怕也是有的。树的底端有时会形成空洞,中部也时有树瘤,这都不影响它的枝繁叶茂,倒使它看起来像个饱经沧桑的老者,静默于山脚地头,慈祥地目睹着世事的变迁和人间的冷暖,眼里流露着“天机不可泄露”的神秘。

母亲不知道“朝天柳”(即旱柳)是何种何属,更不知柳上的居民是何方神圣,但却识得水曲柳打制的家具。且每每说到水曲柳时,语气里总流露着赞叹和欣赏。于是,水曲柳也长在了我的心里。由于水曲柳的天然纹路美观,用它打制的家具,一般都上清漆,专门彰显那美丽的花纹。那一圈圈花纹,如天上的云朵,似水中的涟漪,霎是抢眼。后来得知,这水曲柳还真是稀有的野生植物,有很高的收藏和使用价值。母亲也就是个大字不识的村妇,如何懂得这些?

童年时代,并不懂得欣赏春天的花红柳绿,只想着春来了,就不用穿笨重的棉衣棉裤了,就能到河里捉小鱼蝌蚪了,就能吃到香甜的槐花了。而柳笛,也是春姑娘对顽皮小儿们的馈赠。大地回暖,柳条返青,柳芽萌发。折下一截柳枝,先用手揉搓,直至柳皮松脱。用力抽去柳枝内芯,柳皮就成为空壳。用剪刀截成想要的长度,再用小刀刮除用来吹的那一端的外皮,大功告成。放入口中,就能吹出笛子般婉转悠扬的声音。柳笛,是春天里大人们哄小孩儿玩的道具,也是小孩子们之间互相炫耀的资本,更是每一个农村孩子难以忘却的童趣。

站在我家大门口,就能看到对面山顶上的一排柳树,如绘画中的透视效果,由大到小,逐渐缩为一个点。翻过那个山头,就是母亲的姥娘家,母亲的七大姨八大舅都住在那个村里。母亲常常去探望他们,有时也会带我去,更多的时候是把我留给亲戚。那时,我就站在大门口一遍遍眺望那排柳树。当傍晚时分,看到树旁有一个黑点朝这边移动,并逐渐变大,直到成为一个人形时,就想着那是母亲回来了。我便奔跑着去迎接母亲。跑到潇河边,我就不敢再往前了。天已擦黑,我一个人是断不敢过河的。因为河那边已没有人家,全是大片大片的庄稼地,我怕碰到鬼。于是就蹲在河边等啊等。母亲总会从河对岸那条路上走过来。见到我,总会嗔怪几句,大抵是不好好在家待着,跑来做什么之类的话。母亲似乎永远也不知道,我的内心对她是多么依赖。

父母的坟边,也立着一棵柳树,树干已被岁月掏空,树冠依旧郁郁葱葱,绿意婆娑。她高大的身躯像座灯塔,我朝着她走去,就能找到父母的坟头。长眠的父母知道有它指引方向,儿女们不会上错坟,也就心安了。

说到柳,人们更多想到的是袅娜旖旎、如烟似雾的垂柳。然而,永驻我心的,却是那些家乡的“朝天柳”。

春 游

春游是令人十分怀想的。与现在孩子相比,那时的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春游。

不知从何时开始,春游成为学校一项不可或缺的活动。有一首歌里唱到:“春天在哪里?”我想,春天就在我们的春游里。那时,春游是一种风气,或是一种潮流。小到学前班,大到高中,班里都要组织集体春游。有时以年级共同组织,有时班里自己组织,有时学校出面组织。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老师会领着到公园里春游;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几个班联合组织去爬山或郊游;小学高年级或初高中学生,一般都会包车外出。常常,几辆大轿车一字排开停在校门口。那气派,十分壮观。鱼贯而行在路上,浩浩荡荡,引得路人纷纷注目。

我的第一次春游是在小学五年级。当时,学校组织作文竞赛中的获奖学生到娘子关春游。由于时间久远,我已无法忆起具体情景,脑海里只残存着些许碎片。咕嘟咕嘟往外涌的泉眼,银练飞泻珠花四溅的瀑布,还有照片上那个梳着长马尾、半蹲含笑的女孩,穿越时空,久存于心。之后多次去过娘子关,泉眼已了无痕迹,瀑布也不似当年壮美,那个小女孩早已是时间的俘虏。唯独那张黑白照片,虽已模糊,却依然能看到小女孩的风华自信。尤其让照片中的好友纠结的是,我居然能说上照片中每一位同学的名字。

这是一次快乐的旅行,不仅因为娘子关的美景,还有孩子们小小的成功。

初三那年,尽管面临中考,学校依然组织了春游。目的地是盂县藏山。那次春游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藏山的景色,而是盂县一中学生课桌上的书。当时的盂县一中由于历年高考成绩斐然,已远近闻名。周边地区的许多学生慕名到此“修炼”。我们也属慕名而至。走进教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摞摞高高低低的书,每张不大的课桌上都有一两摞。目光在这些“书林”中穿梭,才能找到若隐若现的或沉思或锁眉或奋笔或疾书的学子。他们真好像被书“埋了”似的,整个教室恰似一座“书山”一汪“书海”。这情景着实让我震撼,至今想来仍觉“触目惊心”。

高二那年,班里组织去苍岩山。这次春游的主要内容就是爬山。进入山门,觉得所见平平。随人流而上,到了半山腰,一座拱桥凌驾于峭壁之间,有一点奇险,产生了一些兴致。继续向上,仍旧平平。及至到了山顶,倒也开阔平坦,却无任何风景,只是些小商小贩在忙着生意。心下很是失望。遇一拍照摊位,可以穿军服骑大马。我兴致勃勃地穿起一身海军服,骑上一匹枣红马,自以为雄赳赳气昂昂。洗出来一看,大跌眼镜。从此后再没拍过类似的照片。那次春游,短发黑衣的我,憨憨的,像个“傻小子”。致使我每每想起,总“耿耿于怀”。

如今,社会各个方面较二十年前都是翻天覆地。可是,春游却无法回归校园,是前进还是倒退,不知。

春已尽,夏将深。关于春的故事才完成。春有春的绰约,夏有夏的丰满,不必伤春悲秋。心随时走,情随景生。坚守天地大道,常怀悲悯之仁。静听花开花落,坐观云舒云卷。这样的人生,足矣!

猜你喜欢
春水玉兰春游
推荐书目《繁星·春水》
小荷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arketing and Social Media Marketing Strategy
春水悠悠
春水,我愿随你同去
春游
用拔河绳上好耐久跑
我们来春游
清明话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