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在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重要性

2018-03-22 10:18秦秀芳
祖国 2018年2期
关键词: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

秦秀芳

摘要:我国一直这对国家对社会进行法治,力求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本文从本质上分析了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执政等概念的基本内容,研究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对于社会整体进步所做出的贡献,并说明这些内容如何为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进行,也阐述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在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重要性。

关键词: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自建国以来我国一直极力主张发展民主、法治的社会,力求建设一个以人民利益为第一标准,真正让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法治型国家。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我国一直秉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在国际发展中以中国独特的魅力站稳脚跟。可以说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来自社会和国家的关爱,这些也都与我国一贯的治国政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内涵

所谓依法治国,指的就是在领导者治理国家的同时,要注重人民基本生活意志与社会主要发展规律的体现,不能将任何的个人思想与个人意志掺杂于事务处理之中,既要促进国家的经济更好、更快的增长,也要保证社会各项活动能够顺利依法进行,绝不容许因为个人意志的影响而阻碍建设的进程。

依法执政指的是在坚持依法治国政策的基础上,将国家的各项政权始终置于高于一些的主导地位,要求各项社会活动的管理都必须遵照严格的法律规定来进行。这也就意味着党的意志与指示是一切执政行为的核心,它不仅确保了国家意志的形成与法律法规的制定,也参与各项职能的执行过程。

作为依法治国战略中最重要内容之一的依法行政,是在市场经济的要求之下,法律建设与社会政治经济建设本身发展的阶段性必然要求。依法行政不同于依法执政,它更重要的是作为一项规矩,制约着政府的法律实施过程。依法行政的最基础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保障底层人民的利益,不光保护上层执法者的自身利益不受危害,也维护底层群众的生活诉求。

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进程的意义

推进法治国家建设可以说是社会进步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我国一向崇尚自由平等、公平公正,也正因如此,我国也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着完善、发展、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脚步,我国不断改进治国政策,但万变不离其中,始终坚持依法治国是我国不变的宗旨。

建设法治政府的前提是为了全面履行政府的监督职能,众所周知政府是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执法机构,它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完善各地法律法规的执行实施过程。政府本身肩负着行政、监督、执法等多项职责,对于社会各项不合法行为以及有损公民形象的行为采取严肃处理的态度,这样也可以在群众面前树立一个相对正面的形象,加强政府的威信。

所谓法治社会,是指一种人人平等并得到尊重与爱戴的平等社会状态。从宏观上看,法治社会的建设需要执政党依法执政、相关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以及相关的司法机构进行公证的司法等环节的相互配合,可以说整体上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但简单来说,就是强调社会中的各个组织与团体等社会行为主体行为上的法制化。

三、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重要性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与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二十世纪末期依法治国政策一经提出,就掀起了广泛的议论热潮。可以说这项政策既是国家执政的重要保障力之一,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得以保障的证明,一时间在底层群众之间好评如潮,各大相关执政机构也对此政策十分认可,不光给他们的工作开展带来了更大的便利,也提升了执法机构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慑力。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国就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条件之下,想要执行也需要面临一定的困难。比如说,一些群众不认可执法机构的处决办法,认为自己所做并没有触犯法律,这也可以说是对于法规概念不清晰所导致的。但从邓小平提出依法行政政策,并在全国范围内对其进行普及之后,绝大多数群众对于法律有了更清晰的定义,很多时候也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或是某些想要从事的事件有可能是法律所禁止的。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社会早已是法治社会,但即便是这样也仍然需要较好的依法行政力度来保证社会更加稳定的发展。过去我们崇尚的是一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状态,不得不说在今天这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我们也对这种理念做出了相应的退让,比如说要求群众做到人人心中有法、人人主動守法,退而求其次达到一种“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社会状态。

四、结语

国家想要长治久安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来对可能发生和已发生过的种种事件进行约束,可能没办法做到完美,但一定要力求做到最好。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在保证我国国民基本利益的基础上,为国家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因此也成为了我们国家一直奉行的准则。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相互制约又相互帮助,让我国的综合国力与国民素质都更上一个台阶,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增强了软实力。

参考文献:

[1]袁曙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解读[J].时事报告,2014,(12).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全面依法治国,开启中国法治新时代——学习《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J].党的文献,2015,(03).

[3]刘朝阳.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研究的知识图谱与热点主题——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实证研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6,(01).

[4]康胜利.“依法治档”的探索、讨论和现状——1987年以来“依法治档”研究状况述评[J].档案管理,2015,(05).

[5]陈磊.国内关于新闻法治研究的文献综述[J].传播与版权,2015,(04).

[6]陈光辉,刘世华.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局面研究述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8).

(作者单位:中共武威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
法制节目的发展策略探讨
推进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研究
律师在社会治理中的“当为”与“不为”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从宪政意识视角辨析“法治国家”与“宪政国家”
网络营销视角下的法治电子政务文化服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