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 让学习真发生

2018-03-22 11:49张宏英
考试周刊 2018年28期
关键词:探究活动数学能力品格

摘 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强化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其各项数学能力和品格,实现自主学习。

关键词:数学能力;品格;探究活动;自主学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基于核心素养,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形成数学品格的目的。

一、 引发冲突,激励探究

观看《田忌赛马》的前半部分视频(齐威王和田忌赛马,田忌落败。)

师:齐威王和田忌赛马,在第一场比赛的三局中,齐威王如何出马,田忌又是如何应对的,谁赢了?

生:第一局,田忌用上等马应对齐王的上等马,第一局齐威王胜。

师:接下来的两局呢?

生:齐威王分别出中等马和下等马,田忌分别用中等马和下等马应对,结果两局都是齐威王获胜!

师:为什么总是齐威王获胜?

生:因为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

师:比实力田忌明显处于弱势,难道田忌应对齐威王的策略只有这么一种吗?

生:不止一种,田忌可以用不同的马去应对。

师:假如你是田忌,你还能找到其他应对齐威王的策略吗,能找出几种?同桌合作,把你找到的策略按一定的顺序填写在表格中。想一想,怎样找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

曹培英教授在《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途径》一文中指出: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一个重要层面,优化思想便是众多数学思想方法中重要的一项。“为什么田忌总是失败,他还有其他的应对策略吗?”这一问题充分调动起孩子们的探究欲望,通过讨论交流、推理验证等手段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其他策略。在探究活动中,正确答案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都积极参与探究,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过程中同学们学会了用数学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质疑,学会了总结反思,基于这些能力和品格的形成,所以近年来大家一致认可: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

二、 对比观察,成果初显

出示田忌应对齐威王的六种策略的表格。

第一局第二局第三局获胜方

齐王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

田忌1上中下齐王

田忌2上下中齐王

田忌3中上下齐王

田忌4中下上齐王

田忌5下中上齐王

田忌6下上中田忌

师: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找到这六种应对策略的?

生:因为,先用田忌的上等马应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确定田忌的上等马,互换中等马和下等马有两种不同方法;再用田忌的中等马应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确定田忌的中等马,互换上等马和下等马也有两种,用田忌的下等马应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确定田忌的下等马,互换上等马和中等马也有两种,一共有六种。

师:寻找策略时,这位同学考虑到有序排列,这样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想到六种方法的同学很棒!从这些田忌应对齐威王的策略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田忌只有一次能赢。

师:你觉得他赢的那次有什么高明之处吗?

生:先用下等马应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局失败。然后用上等马应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第二局获胜,最后用中等马应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第三局获胜。三局两胜,田忌赢了。

师:用下等马应对齐威王的上等马,明知是失败的,为什么还要这样做,目的是什么?

生:为了保存实力,确保后两局获胜。

师:是呀,这就是田忌获胜的关键所在,虽然第一局失败了,但意义重大。咱们接着来看看,田忌是不是用这种方法胜过了齐威王。

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同学们能有序找出各种应对策略,通过观察对比,进而找到优化策略。“猜想——列举——对比——验证”这便是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模式。同时,老师有意的问题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田忌只有一次获胜的策略,必须以下等马消耗对方的上等马,以这次的失利为后两次的获胜做保证。一切都是孩子们在主动探究,当结果呼之欲出时,老师再对探究的结论做了引导和归纳,使一切顺理成章,同学们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这才是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做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三、 再起冲突,升华新知

师: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强,结果却输了,这样的比赛结果齐威王不能接受,这时要求和田忌再赛一场,假如你是田忌,你们愿意应战吗?

生:愿意。

师:我讓你先出马。

(生出下等马,师也出下等马,生出中等马,师也出中等马,生出上等马,师也出上等马,结果生三局三败。)

师:为什么齐威王还是三局三胜了,田忌不是有机会赢吗?有同学有话要说了……

生:老师,你先出马。

师:为什么呀?

生:必须要知道对方出什么马,我才能确定我的策略。

师:那换换?你来和我赛?

(师打乱出马,生根据策略应对。结果生三局两胜。)

师:看来,田忌想获胜必须怎么做?

生:让对方先出马。

师:在田忌的实力比齐威王弱的前提下,田忌赢过齐威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生1:必须让对方先出马,自己后出。

生2:必须用下等马应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确保后两局获胜。

师:看来,田忌的马实力稍逊,但只要合理选择策略,也能以弱胜强。

巧妙的游戏设计使冲突再次升级,又一次引领同学们深入思考:当我方势力处于弱势时,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策略,占领主动权,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关注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以及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数学思维的过程,并以此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观察分析能力,这都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多给学生留点空间,让学生尽可能多想、多说,多做,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知识的自主完善、自主分析、自主总结提炼。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信心百倍地去体验、发现、分析,才会自主建构知识,实现知识的拓展与升华。

基于核心素养:新时代的数学课堂,因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标,在活动中强化学习体验,实现自主学习,让学习真发生。

作者简介:

张宏英,安徽省黄山市,安徽省黄山市屯溪柏树小学。

猜你喜欢
探究活动数学能力品格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问题意识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原动力
数学探究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数学课堂教与学研究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实践体会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在主题式探究实验中构建生物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