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探索

2018-03-22 11:49黄幼琛
考试周刊 2018年28期
关键词:自读课文文本解读读写结合

摘 要:通过一堂“同课异构”的自读课文教学公开课获得的启发,引发了我对自读课文教学的一些思考、探索。

关键词:自读课文;文本解读;读写结合;实效高效化

随着新课标理念的指导,我们对于自读课文的教学方式,逐渐发生着改变。原来的自读课文的教学几乎是和讲读课文齐头并进的,教学模式类似,基本都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只是所讲析内容有详略之分,课时有所不同。新课标对自读课文教学要求是: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测,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以配合讲读课文的教学,完成听说读写训练。现在我们对自读课文基本放手,以学生自读为主,但这样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却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实现课堂的实效高效化。

近日,我上了一堂自读课文《心声》的公开课,因为学校要求的课题研究方向是同课异构,这就需要我和另一位语文教师,就这篇课文探索出不同的教学思路。在这个备课过程中,我对于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有了一些新的体会。教学案例如下:

教学目标:

1. 通过内容分析,揣摩“心声”的深刻含义。2. 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3. 通过比较阅读,了解心理描写的特点。4. 学以致用,掌握心理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人物心理描写的手法,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阅读课文。

课堂过程:

一、 导入:“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宋·岳飞《小重山》

二、 文本探究,知心声

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结合文章谈谈自己的感悟。

1. 最明确,贯穿全文的心声是?2. 开启发现之旅,层层剥茧,探求真相,了解心声深刻含义。(学生探究内容,围绕心声提问,寻找文中语句回答)

三、 体会品析,评人物

1. 本文在塑造李京京这个人物形象时,作者运用了多种人物描写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特别是文中的心理描写,更让人觉得真切。

(1)心理描写概念探讨;(2)请同学们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有感情地诵读,认真体悟,并将他的心里话说出来。

2. 学生试着梳理出李京京的心理情感变化历程。

3. 学生评价人物形象:我们通过人物的心理描写,通过李京京的心声,我们了解到人物的什么特点?

四、 比较赏析,识写法

1. 心理描写可以更好地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那么心理描写的方法有哪些呢?

同学们回顾、补充其他课文中的心理描写,进一步了解心理描写的方法。

2. 学生讨论,归纳提示:心理描写方式有: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具体方法:(1)内心独白。(2)心理概括——直接描写。(3)肢体,神态等。(4)环境描写——间接描写。

3. 学生回归课文,体会文中句子心理描写的具体方法。

五、 揣摩心理,探主题

(一) 现学现用,学生运用掌握的心理描写手法,展开想象,进一步评价程老师形象,了解作者心声

1. “声音发颤地说:……”揣摩程老师的此时的心理活动,各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方式表达出来。(运用内心独白、心理概括两种心理描写方法)2. 补充“过了好一会儿……”之前的程老师的动作、神态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3. 补充“声音发颤地说:……”之后的环境描写,烘托程老师此时的心情。

(二) 学生由自己补充的内容,评价程老师人物形象。

(三) 探讨主题:学生讨论归纳作者心声。

(四) 总结:细腻贴切的心理描写可以展示不同的人物内心世界,从而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更好地为文章的主题服务,表达我们自己的心声。

六、 结合习作,试提升

修改《期中考后》习作中的心理描写,提升写作能力。(学生展示)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对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有了这样的一些新思考、新探索。自读课文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标的,文本完全可以作为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素材,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的主动学习意识,在自我阅读实践中,学有所获,提升能力。自读课文的教学,如果教师完全放手,由学生完全自主学习,对于自读课文的运用,就实在有些浪费了。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在于最大化地提升教材运用的实效高效性,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完成听、说、读、写训练,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素养。

那么具体如何实施自读课文的教学呢?

1. 文本解读,确立方向:教师备课中对于文本的先行解读,要进行大胆取舍,选择每篇自读课文中最突出的一个方面,确立本文课堂教学目标,给学生更明确的自读指导。在课堂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指向更加明确,一文一法,每堂课都能学有所获,实实在在掌握一个阅读方法,或一个写作方法等等,提升学生语文能力能真正落到实处。

2. 巧妙指导,自主学习:自读课文的课堂是学生进行自我阅读的实践阵地,把课堂时间尽量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时间,阅读教材,朗读精彩语句,思考讨论,现学现用,进行练笔,从而完成“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教师只是起到引导阅读,指导归纳、欣赏点评的作用。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学习自读课文,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3. 比较阅读,及时归纳:自读课文的学习应该与讲读课文的教学相辅相成。所以在自读课文的学习中,应多引导学生进行与讲读课文相关内容的比较阅读。将讲读课文中通过教师讲析所掌握的知识能力,迁移到自读课文的自主学习中。一堂自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最后环节的归纳总结,非常重要。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一定要在最后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感受、收获的归纳总结。这有利于学生每堂课的学有所获,获得知识的系统性积累以及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

以上这些是我通过一堂自读课教学进行的一些思考,探索。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在教學的实践道路上,需要保持一颗永远学习、思考的心,不断成长。

作者简介:

黄幼琛,福建省福州市,罗源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自读课文文本解读读写结合
切莫冷落小学语文“自读课文”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