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觉下的英语语境研究

2018-03-22 11:49金小雪
考试周刊 2018年28期
关键词:探究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认知语言的基本理论,对英语语境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构建英语语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认知视觉;英语语境;探究

教育部推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以来,为了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满足社会发展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全国各高职校掀起了英语教学改革的高潮,推出了各具特色的英语教学改革举措,英语教学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对英语语境进行研究,期望能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认知语言学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研究范围涵盖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学科。认知语言学认为:认知能力是人类知识的根本,语言的创建、学习及运用能够透过人类的认知而加以解释。认知语言学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语言能力是人类所独具的认知能力,认知过程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在认知过程中,人类通过一定的身体经验对于知识结构和语言理解的相关概念进行认知。作为认知的工具或手段,隐喻是系统映射在跨概念领域的表达,是将一个认知域中的概念用于表达另外一个认知域中的概念。

通过隐喻,人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表达概念。大多数情况下的表达是自动化的、不被人所意识到的,甚至针对隐喻现象的解释,传统语义学把隐喻仅仅看作是语义问题,后来,随着语言应用学的发展,人们往往看待隐喻的角度也发生了变化。

三是范畴化的理论。范畴化是一种基于现实对客观事物所作的主观概念及分类,是对外界事物进行类属划分的心理过程。

二、 英语语境的主要研究

语境存在于学生大脑的认知环境中,包括校园、教室、教材以及人们的表情、动作和声音;在一定的语境中,语言体现了社会、历史、文化、哲学等知识,是承载各种知识的系统表达。正是因为人们掌握了系统的语法知识和正确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语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知识。

学习英语的关键在于正确,能够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等技能

,而不仅只是简单学习词汇语法知识、死记硬背简单的单词和句子。学生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决定了学生英语运用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的质量和水平。

内部因素由学习英语动机、情感和认知能力等组成;外部因素则包括了对学生学习英语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环境、教材和教师能力等。本文着重研究认知语境、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语境与语篇理解等三个方面。

(一) 认知语境。

认知语境是指一个人的认知环境中的各种信息构成的集合。交流双方将旧的信息和新信息进行交换,从而将认知语境。只有语言环境中的相关信息被调用,才可以认知语境被激活。认知语境被激活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即交流双方交换的信息可以被交流双方理解,系统地存储在记忆,或者内化在记忆。这个过程通常被

认为是理解和内化的过程,即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加工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交流的信息被交流者理解,即输入到交流者的意识中,并得到短期记忆,即内化;第二个阶段是指内化的信息被长时记忆,通过长时记忆,英语知识就转化为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 文化语境与情景语境。

语境可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文化语境指与言语交流相关的社会文化,包括社会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两个方面,是指体现在语篇中的经济、政治、习俗、习惯、社会活动等;情景语境是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来的,对言语活动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文化语境决定整个语言系统的意义系统,情景语境是文化语境的缩影,不同类型的情景语境反映了文化语境的不同方面。

(三) 语境与语篇理解。

语言是由语篇、词汇、语法、语音、语义等诸要素一起构成的语法系统,至少包括词汇语法层、语音层和语义层等三个层级。语篇具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三大元功能,其中,概念功能由话语范围激发;人际功能由话语基调激发;语篇功能则与话语方式息息相关,语篇功能具有概念意义、人际意义

和语篇意义。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则主要体现在语言的使用中。语言的使用有两个目的:

一是通过词汇、句法、语义等语言因素了解人的内心世界;

二是处理交流双方的人际关系。

三、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英语教学改革,高职英语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只有认清面临的问题,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积极构建语境,才能找到正确的改革方向。不少专家就我国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的主要问题是英语教学与英语语境脱离、学生认知发展得不到满足等。

(一) 学习过程机械化。

许多人学英语完全违背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特性,生搬硬套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一味地死记硬背。对英语的单词、句子、语法,不是认真地理解和掌握,不是结合语篇和语境去学习,而是机械地背诵和记忆。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理解句子的语法,不能有效地理解语法的意义,更不用说融会贯通了,学习当然没有效果。最终的结果是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失去学习的动力。

(二) 英语应用考试化。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主要围绕考试展开,为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很多老师普遍采用“题海策略”,教师用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所谓的英语知识,而没有创造条件或者是创设英语语境,让学生在英语实践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应试的结果是造成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形成了更多的“哑巴”式英语。

(三) 写作训练模式化。

英语写作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应该加强。但同样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实现快速提高英语考试成绩的目的,有些老师让学生在英语考试之前背诵一些作文范式或是模板。考试成绩确实立竿见影,但完全违背了学生进行英语写作训练的根本目的。

四、 构建认知视觉下的英语语境

鉴于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构建英语语境,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一) 以語篇为基础,促进英语学习

高职英语教材所选用的语篇体裁类型多样,有议论文、记叙文、短篇小说、戏剧等。采用语境化教学,可以将语篇中蕴涵的丰富知识、深刻哲理等体现出来,让学生在提高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获取丰富的知识。语篇中的词语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具有情景意义和文化内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语篇的篇章结构、段落、句子之间的相互衔接和相关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理解情景意义和文化内涵。英语语篇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强化课程上的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充分调动学习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功能和渠道,以及学生的认知、元认知和社会情感等因素,增强学生知识输入的渠道。通过对英语知识的反复强化运用来加深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二) 开展合作学习,创设情景语境

在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对创新英语情景语境,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学习意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布置好学习主题,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成员围绕主题,制定学习计划和任务分工,开展合作学习。

在学习的准备过程中,学生们因为身处小组中,往往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原因影响小组的学习效果,学习准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会成倍增加。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通过运用真实道具、汇报表演来展现学习成果。这样就增加了学生学习语言的主动性、互动性和创造性,在活动中掌握了英语知

识,在英语语境中增加了英语的运用能力。

(三) 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建立语境,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在英语语篇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建立英语语境,使它与情景语境、文化语境等一起发挥综合作用。通过建立语境,激发学生联想,让学生通过注意、记忆、理解、运用等交互学习活动,实现语言习得。

作者简介:

金小雪,北京市,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基础学院。

猜你喜欢
探究
开放探究,创新应用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下神峪村“由乱到治”之路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P=Fvcosα应用探究
对公路运输的探究
“推”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