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无爱中毁灭

2018-03-22 12:03彭早霞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隔膜理解

彭早霞

摘 要:《伤逝》中的爱情悲剧,源于涓生和子君彼此深深的隔膜,面对生活的压力和生存的困境,他们本可以更深入地学习了解和认识彼此,但期待和幻想让他们隔阂,他们缺乏爱的能力,其追求的幸福生活也迷失在无爱的现实中。

关键词:隔膜 理解 爱的能力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们渴望爱、呼唤爱,为各种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神魂颠倒,人们追求爱,期盼在爱中获得永恒的幸福。但很多人又无法爱,无数浪漫唯美的爱情往往以失败而告终。人们寻找爱情失败的原因,最后归结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婚姻替逝去的爱作了替罪羊。没有比爱更容易的,也没有比爱更难的了。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1}爱情中最重要的是爱的能力,但大多数人并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鲁迅说我们是“无爱的人间”。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在“无爱的人间”死灭,这就是《伤逝》给我们看到的爱的真实的现实处境。

涓生和子君,从恋爱到同居,短短一年的时间,两人的关系就走向破裂。他们需要爱,却无法爱;他们因爱结合,却因为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最终背离了爱。“我只有客观地认识一个人,我才能在爱中了解他的真正本质。”{2}无法认识和理解,也就无法爱。同居后,涓生认为自己以前认识的子君并不是子君真实的面目,而现在的子君才是真实的子君。以前的子君,是独立、自信,充满骄傲、充满力量的新女性,她冲破旧思想的束缚,追求个性的自由、独立。但现在的子君,是什么样的呢?

她不爱花,喜欢养小动物,养小鸡,养狗,忙着煮饭,“加以每日的‘川流不息的吃饭;子君的功业,仿佛就完全建立在这吃饭中。吃了筹钱,筹来吃饭,还要喂阿随,饲油鸡”③。子君变得越来越琐碎也越来越庸俗,为小油鸡与小官太太“暗斗”;失去了先前的清纯、脱俗和敏感,“短发都黏到脑额上;两只手又只是这样地粗糙起来”。“即使在坐中给看一点怒色,她总是不改变,仍然毫无感触似的大嚼起来。”涓生对子君越来越不满,埋怨、批评、指责,直到最后的离弃。在涓生看来,子君没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她“早已什么书都不看”,乐此不疲地沉醉于现实生活和家庭琐事,“她认识鸡的相貌,各知道那一只是自家的”。

子君,从一个追求自由、独立的女性迅速沦落为依附、平庸的家庭主妇,涓生始终无法理解,涓生说:“我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揭去许多先前以为了解而现在看来却是隔膜,即所谓真的隔膜了。”涓生以为自己了解子君,却发现以前的了解是误解,现在的子君才是真实的子君。其实,涓生不知道,现在他对子君的认识同样是误解,他仍然不了解子君,更谈不上理解和体谅子君。子君发出勇敢宣言,是为了爱;整日忙着操持家务,也是源于对涓生的爱,照顾涓生日常的饮食起居则是这爱的体现。爱情唤醒了子君的自我意识和精神追求。如果说,恋爱时这追求表现为努力争取个性独立和婚姻自由,那么,结婚后,女性应追求什么?当子君这样的新女性接受了新思想的启蒙后,却并没有明确的出路等着她。子君需要面对的是,家庭的建立,使她的身份地位角色发生了变化,她已不是不知柴米油盐贵的少女,而是涓生的妻子,女性天然的身份地位决定了她必须承担照顾家庭的责任;另外,她没有工作,家庭以外的社会没有她的立足之地,她无法找到新的出路,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要求就是依附家庭,对于所有的中国女性来说,这是不需要学习的安放身心的恰当之所,于是,子君在家庭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涓生、家成为她绝对的依赖和精神追求,也是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只不过,这样的精神追求,涓生并不认同也不理解,涓生既无法理解子君女性身份地位带来的困境,更难理解子君在找不到出路时的堕入旧女性的顺从和懦弱。

子君眼中的涓生,也越来越陌生。子君心甘情愿放弃所有,主动承担全部的日常琐事来照顾涓生。涓生却说:“我不吃,到也罢了;却万不可这样地操劳。”子君所有的热情、依赖、付出在涓生看来全是无意义和无价值,“她只看了我一眼,不开口,神色却似乎有点凄然……然而她还是这样地操劳”。她不辩驳、不改变,因为她不知道涓生需要什么。涓生希望与她有更多的精神交流,希望她能多读书,彼此之间多交流多沟通,子君却认为生活不过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世俗追求,她不理解涓生富于理想色彩的精神追求。随着涓生的失业,他们的生存危机日益严峻,在涓生的抗争下,他们吃掉了油鸡,丢掉了阿随,子君越来越颓唐,神色凄惨,对涓生也越来越冷漠,涓生说:“我终于从她的言动上看出,她大概已经认定我是一个忍心的人。”涓生明显地意识到子君的不满,虽然她没有抱怨,但她对涓生疏远、冷漠的态度,是涓生无法忍受的。子君之所以对涓生有误解,是因为她并不理解涓生面对的压力和内心的无奈、无力。涓生作为家庭里唯一的经济支柱,有养家糊口的责任和义务,然而现实境况是,涓生无法给子君提供好的物质条件和舒适的生活,造成了子君的忧心和劳累;而残忍地吃掉油鸡和扔掉阿随,更显示了涓生在现实困境下的无能为力。此时,子君本应理解涓生,给涓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然后一起共同面对生活的困难,但子君却如此“浅薄”,为无关紧要的事埋怨、疏远和冷落涓生。

涓生和子君产生隔膜,是由于他们对彼此的了解是表面的、浅层次的,他们自认为是懂得,其实是自己想象或期待的,是假面,不是真实的彼此。弗洛姆认为,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就不可能爱,“作为爱情要素之一的了解是要深入事物的内部,而不是满足于一知半解。我只有用他人的眼光看待他人,而把自己的兴趣退居二位,我才能了解对方”④。涓生和子君无法放弃各自的立场和期待来认识彼此,他们陷入各自的困境,无法从对方角度去认识对方,也就无从理解和体谅对方了。

涓生不愿看见子君面临的困境,一味从自己角度表达对子君的不满,要求子君作出改变,根本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涓生希望子君独立、勇敢,充满活力,是希望子君给自己沉滞的生活带来欢乐、生机、希望和勇气。恋爱前,涓生的生活是“寂静和空虚的”;恋爱后,他单调、乏味、潦倒、了无生趣的生活因为子君有了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音符,子君是他的拯救者。但同居后,子君却并不是恋爱时的样子,她沉浸于日常琐事,忙碌于邻里争斗,涓生的生活不仅没有改变和提高,更因为有了家庭的负累显得日益单调和无聊,“在局里便坐在办公桌前钞,钞,钞些公文和信件,在家里是和她相对或帮她生白炉子,煮饭,蒸馒头”。恋爱时,子君勇敢、无畏,面对外界风雨,“我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一不小心,便使我的全身有些瑟缩”,子君却能“镇静地缓缓前行,坦然如入无人之境”,这样的大无畏精神是涓生没有的,更是涓生向往和追求的;同居后,特别是面对失业的打击,子君却表现得尤其怯弱,让本就孱弱的涓生更显畏惧。涓生希望依靠子君的勇敢增强自己的勇气和力量来共同对抗沉重的生活,他视子君为改变生活、改变现实的救命稻草,他甚至认为在子君身上寄托了社会改革的理想,“知道中国的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涓生将自己人生的期待和希望,安放在子君身上,一旦面对并不如意的生活现实,自然而然,子君就难辞其咎。

子君作为被涓生启蒙的对象,对涓生充满了崇拜和依赖。恋爱时,涓生与她交流,“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同居后,她成为涓生的妻子,没有任何要求和强迫,她主动承担了全部家务照顾涓生。她眼中的涓生,是丈夫,是导师,更是权威,她把涓生当成生活的唯一。她精神上的停滞和依附,是源于她对涓生绝对的依赖。仰望的姿态使她看不清涓生真实的生存困境,及至遇到生活的打击,涓生还没有办法开辟一条新路时,她失望、悲苦继而绝望,她变得冷漠,亲手将涓生从身边推开。当然,推开涓生,她也无法继续存活,她全部的生存希望就是涓生。

克里斯多福·孟说,每段亲密关系都会饱含着期待和希望,我們希望理想的伴侣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所有的人生困境,但“期望就是通往地狱之路。因为期望会把接受和让人自由等充满爱意的感觉挡在门外”⑤。当期待不被满足时,失望、不满、抱怨、批评、指责等负面情绪迟早会将爱变成不爱,继而变成愤恨。涓生和子君,面对生活的压力和生存的困境,本可以更深入地学习认识和了解彼此,学习爱人,学习爱己,但期待和幻想让他们彼此隔阂,他们难以爱,最终也难以幸福。

{1}{2}④ 〔美〕弗洛姆:《爱的艺术》,李健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第29页,第27页。

③ 鲁迅:《鲁迅全集·伤逝》,华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124-133页。

⑤ 〔加拿大〕克里斯多福·孟:《亲密关系》,张德芬、余慧玲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24页。

猜你喜欢
隔膜理解
一种高压钢化橡胶双隔膜滤板
一种高压钢化橡胶双隔膜滤板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锂动力电池卷绕机隔膜纠偏系统设计
用于生产橡胶隔膜的硫化机
大型氢气隔膜压缩机的开发及应用
经上下腔静脉联合介入治疗隔膜型布-加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