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与托尔斯泰的道德自律

2018-03-22 12:03李景钢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托尔斯泰陶渊明

李景钢

摘 要:陶渊明和托尔斯泰都是极其道德自律的人。他们能够做到道德自律主要因为他们是自由的主体,有坚定的道德信念、执著的道德实践、坚韧的道德意志,能够不断地道德自省。另外,他们的道德自律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陶渊明主要依赖自律,托尔斯泰还有他律;陶渊明更加感性,托尔斯泰更加理性。

关键词:陶渊明 托尔斯泰 道德自律

陶渊明与托尔斯泰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也是高尚的道德家。他们不像世俗之人一样看重功名利禄、金钱美色,他们看重的是道德的纯洁。他们用自己的一生探索道德的准则,实践道德理想,最后都成为圣人,受到人们的敬仰。而且他们都生活在一个道德混乱的变革时期,在他们身边许多人已经视道德如敝屣的情况下,他们却能洁身自好,这不能不依赖于他们的道德自律。道德自律就是主体自觉认知并用一定的规范约束自己。与他律相比,自律是一种较高的道德境界,那么他们为什么能做到道德自律的呢?我想主要因为以下几点:

一、自由的道德主体

道德主体必须是自由的,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才能确立自己的道德准则,也才能自覺地遵守。康德认为:“任何外部立法,无法使得任何人去接受一种特定的意图,或者,能够决定他去追求某种宗旨,因为这种决定或追求取决于一种内在的条件或者他心灵自身的活动。”①在他看来,道德就其本质来讲是自律的,人是拥有理性的,因此人可以自我立法,自我遵守。自由是自律的前提,没有自由就没有自律。陶渊明和托尔斯泰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独立意志的人,他们并没有盲从当时的道德规则,而是自主认识、探寻道德律令。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当时儒教衰落,玄学盛行,欲望泛滥。陶渊明为了谋生,也为了实现政治理想,曾经几次出仕,但是他难以接受乱世的社会规则,内心与环境发生了激烈的冲突。面临冲突后他可以有两种选择:坚守儒家道德或者放弃,而他选择了坚守。确定了坚守之后还可以有两种选择:入世道德还是出世道德,他选择了出世的道德。而且他的道德规范大致符合儒家,但并不全然一致,也有自己的创造,比如对于劳动的肯定。正是由于是自己的选择,对于田园生活中的道德准则他是非常认同的,他能够自觉去遵守,没有感到任何束缚。

托尔斯泰属于俄国贵族阶级,当时的贵族有他们自己的道德原则,其核心是追求享乐,托尔斯泰也一度受到这种习气的影响,但是他很快从中走了出来,寻找自己的道德准则。他进行过很多实践,读了很多书,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准则,也就是托尔斯泰主义。后来,托尔斯泰认为这还不够,1881年,他发表了《忏悔录》,坚定地表示要转到农民方面来,在道德上发生了激变,由原来的贵族道德转变为平民道德。这种转变在当时很多人看来都是难以理解的,但是托尔斯泰却认为自己找到了生命的意义,灵魂有了皈依,心甘情愿地按照农民所坚持的“为上帝活着”的信念去做。他在找到信仰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悟:“全人类在我所不知道的远古时代为自己制定了一些准则,我能够在这些准则中找到这种意志的表现,也就是说,我又开始信仰上帝,信仰道德上的自我完善,信仰那些传递生命意义的老规矩。”②

强调他们是自由的,是说他们能够自由地认知,并非指他们是个人主义者,他们探索的道德准则其实能够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这也是他们奉行自己的道德却受到尊敬的原因。

二、坚定的道德信念

经过长期的追寻,他们找到了各自的道德原则,并且形成了坚定的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人们对某种道德要求的真诚信服,并由此形成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他们都是极其重视精神的人,把道德置于第一位,认为只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才真正有意义。陶渊明为了他坚守的道德原则放弃了仕途;托尔斯泰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大作家,却因为没能找到生命的意义想自杀。同时,他们认定自己选择的道德法则是正确的,把它们内化为心中的意念,认为自己有责任去实行。陶渊明受儒家思想影响巨大,也有一些道家思想。他在生活中非常推崇先师、圣人和六经。“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答庞参军》)“奉上天之成命,师圣人之遗书。”(《感士不遇赋》)经过十二年的思想斗争,他终于有了坚定的归隐态度。“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去去当奚到,世俗久相欺。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饮酒》其十二)后来,官员和佛教人士曾经想用其他思想改变他,但是都没有成功。

托尔斯泰在小时候受到姑妈和哥哥等人的教育和影响,埋下了向往纯洁的道德生活的种子。以后他虽然一度迷失,但是从未远离过道德,后来他更加坚定了对于道德的追求。托尔斯泰说:“为了挽救自己的灵魂,必须按照上帝的旨意生活,而要按上帝的旨意生活,就必须抛弃生活中一切快乐,要劳动、驯服、忍耐,有怜悯心。”③ 托尔斯泰在19世纪80年代确立了自己的信仰后,他再也没有怀疑过,他真诚地相信自己的准则,并且带头奉行。他的妻子、子女,还有一些朋友,比如屠格涅夫都想改变他坚守的道德,但是他至死也没有改变过。

三、执著的道德实践

陶渊明和托尔斯泰都是非常真诚的人,他们追寻道德,并非是沽名钓誉,而是为了安身立命,所以他们能够真正实践自己的道德。陶渊明的道德实践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仕宦期和田园期。在做官时,他坚持自己的道德操守,不肯随波逐流,与环境形成尖锐的冲突。回到田园后,他就按照自己的道德理想来生活,厌恶官场,耕耘田园,爱护儿子,交好乡邻。从他归隐到他去世长达二十一年的时间里,他过着平平淡淡的别人难以忍受的田园生活,保持着自己的节操,没有任何懈怠。

托尔斯泰一生没有停止过精神探索,也没有停止过道德实践。他被称为爱的先知,爱人是他的思想。他爱父母,爱兄弟,爱平凡的普通人,尤其对农民投入了满腔的热情。他从事农事改革,想改善农民的处境;他办农民学校,让农民孩子能够读书识字。他还在受灾的时候,筹集钱款,赈济灾民。在自己日常生活方面,他也是严格按照农民的生活要求自己。穿漆树皮鞋,羊皮衣,不吃肉,不喝酒,茶也很少喝。他喜欢打猎,但是觉得这与农民的身份不符,就放弃了。直到生命的尽头,他仍在为实践自己的道德而努力。

四、坚韧的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们在践行道德过程中所表现出自觉克服弱点及不良道德因素的顽强毅力和坚强精神。道德意志是道德人格形成的关键,它决定着一个人能否坚守道德,抵制诱惑,战胜挑战。

陶渊明和托尔斯泰在践行道德的过程中,都遇到很多的挑战,但是他们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坚持下来了。陶渊明最大的挑战是贫穷。他归隐后靠种田为生,但是并不擅长,庄稼长得不好,收成很差。后来又遭遇火灾,生活就更加艰难。“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丙辰岁八月中与下田舍获》)他遇到的挑战还有他成就功业的愿望。虽然最终他确定了归隐,但是成就功业的愿望并没有完全灰飞烟灭。“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咏荆轲》)从中可以看出,归隐多年后,他仍然有建功立业的抱负。他的朋友如庞参军等都投靠权贵,求取功名。这些对坚守田园的他来说都是诱惑,但是凭借坚强的意志,他排除干扰,顽强地保持隐士的操守。

托尔斯泰在道德之路上面临的挑战,在前半生是欲望,在后半生是家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度沉沦,后来“他仔细地分析了他身上三个难以克服的弱点:赌博、淫欲和虚荣心”④。他曾经被它们所控制,但是他追求道德自我完善,终于摆脱了它们的束缚。他思想激变后,设想放弃自己的财产,过平民生活,却遭到了上流社会的嘲笑,也遭到以妻子为首的家人的反对。家人认为他的做法不现实,想方设法地控制财产权,坚持过贵族式的奢靡生活。托尔斯泰后来名满天下,有很多追随者,他们就像他主张的那样过着朴素的生活,但是托尔斯泰自己还拥有庄园,受到人们的指责。一些年轻人甚至直接写信指责他,要求他身体力行,放弃田产。托尔斯泰的压力很大,他与妻子进行过多次斗争,但是妻子始终不接受他的做法,这让他痛苦不堪。他始终没能说服妻子,但是,他没有放弃与妻子的斗争,到死也没有原谅妻子。

五、不断的道德自省

道德自省即道德主体的反省和思考。只有通过不断的自省,才能发现自己违背伦理之处,并加以纠正,才能够做出肯定性评价,坚定自己的行为。自省是道德自律必要的手段,是修身的起點。陶渊明在困厄的环境中,一直正视自己的内心,不断地肯定和鼓舞自己。归隐前的反省使他认识到自己的本性与世俗是不相容的,他只能按照自己的本性来生活,才能获得心灵的安宁。他在诗中感叹在官场时的身心劳累:“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诗末,他还是认定园林好:“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庚子岁五月从中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归隐后,反省让他对自己躬耕田园保全名节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第九首》)

托尔斯泰的反省在程度上远远高于一般人,他大胆地解剖自己,曾写出了著名的《忏悔录》。他毫不隐蔽地揭露自己的堕落,忏悔身为贵族却不劳而获的可耻生活。正是由于深刻的不断的反省,他才找出自己道德的污点,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激发提升自己的愿望,严格地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博爱的人间的上帝。即使他已经成为精神领袖,受到人们狂热崇拜的时候,他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严禁自己有一点满足和骄傲。

陶渊明和托尔斯泰正是由于能够做到这些,所以他们才能成为道德自律的人。当然他们的道德自律还有一些不同之处。

(一)陶渊明依靠自律,托尔斯泰还需要他律

他们的文化环境不同,他们的自律与他律的关系不同。陶渊明所在的晋宋时期是封建社会,他的主要思想是儒家学说。儒家思想肯定人的本性是善的,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陶渊明回归田园后,他处在淳朴的乡村中,没有官府等外部力量强迫他做违背自己伦理道德的事情;而且处在封建时期,他的道德并没有现代的道德内容如平等等难以实现的内容。因而他能够比较容易地按照自己的道德愿望来做,甚至自认为已经达到了自然的境界了。

托尔斯泰则不然,长期折磨他的是他的欲望和道德的冲突,还有贵族和农奴之间的不平等。他作为贵族的一员有强烈的广泛的欲望,他用道德压制自己的欲望,却痛苦不堪,因此需要有外在的信仰来作为支撑。托尔斯泰接受了西欧先进的思想,追求平等,而他作为贵族又天然地和农民不平等,这种矛盾折磨着他,让他痛苦不堪,他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都没有解决这对矛盾。所以他也需要上帝使他和农民获得某种平等。他最终回归了上帝,认为人应该为上帝活着。“我的愿望、我的抗争、我的追寻他都看在眼里,了如指掌。它是存在的!我对自己说。每一次,在我承认这一点的瞬间,生命的希望就会立刻在身体里升起,也能感到生存的可能和快乐。”⑤

(二)陶渊明更加感性,托尔斯泰更加理性

两人都是文学家,也是思想家,因此都具有敏锐的情感和强大的理性,但是两人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更加感性,托尔斯泰更加理性。陶渊明寻找自己的道德准则的时候,似乎是非常容易的,没有经过太多的思辨,简单来说,就是回归本心。如他所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性本爱丘山”, 既然本性如此,只要按照本性的要求来做,就可以了。他没有太多的理性思考,更多的是道德情感在左右他的行为。对于官场中的生活,他厌恶地说:“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当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生活的时候,他就满意地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托尔斯泰是极其敏感的,他的道德情感也是极其强烈的,但是他非常注重道德思辨,他比较了各国的各种生活理念,找到了道德自我完善,找到了爱,找到了不以暴力抗恶,最后还找到了上帝,形成了托尔斯泰主义。柏拉图的思想以理念为核心,他认为道德的获得需要理性的认知。托尔斯泰汲取了基督教、卢梭、康德,还有中国和印度的思想,博采众长,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思想。他的道德思想是十分严密的,因此也被人们视为宗教,他则被称为教主。

{1} 〔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8页。

{2}{3}{5} 〔俄〕托尔斯泰:《忏悔录》,崔建华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95页,第100页,第92页。

{4} 刘念兹、孙明霞:《爱的先知》,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1页。

猜你喜欢
托尔斯泰陶渊明
你好,陶渊明
素心人陶渊明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陶渊明的隔世情怀
忘记自己的人
不为五斗米折腰
托尔斯泰思想遗产价值管窥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