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 龙抬头

2018-03-23 08:34
农业知识 2018年12期
关键词:龙抬头房梁春耕

农历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耕耘节”“春龙节”。相传,每年酣睡了整个冬天的龙,于“二月二”这天苏醒,然后兴风降雨,为人间播种幸福。

过了春节,闹罢元宵,“二月二”,在农家人的节目单上,是一个排在第三位的庆典。尽管就节日气氛、隆重程度而言,远远比不上春节和中秋,但在农家人的眼里,与清明、端午、重阳相比,“二月二”有过之而无不及。传说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雨水会渐渐多起来,万物开始苏醒。故民间传说着一句“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

“二月二”的习俗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剃龙头”。在这一天,很多人都会剃头理发,意为剃“龙头”,以显尊贵、图吉利。民间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则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兆头、好运气。故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家家理发店都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另外民间流传“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很多人腊月及正月都不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初二”才解禁。

“二月二”这一天在饮食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因为人们相信“龙威大发”,所以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称“吃龙鳞”,吃面条名“扶龙须”,吃米饭是“吃龙子”。吃馄饨(云吞)为“吃龙眼”,而吃饺子(即水饺)则叫“吃龙耳”,面条、馄饨一块煮叫作“龙拿珠”,吃葱饼叫作“撕龙皮”。一切均取与龙有关的象征与寓意。这些都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

农家人在“二月二”还有吃爆米花的习俗。春节过后农村很快就要进入春耕春种季节,要对种子发芽率进行鉴定。那时农家人是把上一年留作种子的玉米、大豆弄一点放到锅里炒。遭虫蛀或者受潮变质的种子不会炸裂,农民以此来判定种子发芽率,以确定是否可以使用。炒熟的玉米、豆子就被当作零食。

农家妇女们农历二月初二这天不能做针线活,因为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妇女们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在“二月二”这一天妇女们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在“二月二”这天早晨,人们从井里挑水回家,倒入水缸。谁最先挑回家就最先引到钱龙,这年财运就会非常好,所以经常出现凌晨争先恐后挑水的情形。(左 辰)

猜你喜欢
龙抬头房梁春耕
做好春耕备耕 保障粮食安全——各地春耕备耕动态
380多万吨国储春耕肥投放市场
“春耕始万物生”春耕备耕正当时
“二月二,龙抬头”是什么意思?
“二月二,龙抬头”是什么意思?
跟踪导练
二月二 龙抬头
那块糖
二月二,龙抬头
砍锄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