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率先实现畜牧业现代化(上)

2018-03-23 07:35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局长唐建俊
农业知识 2018年3期
关键词:畜牧业畜牧融合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局长 唐建俊

“走在前列”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殷切嘱托,也是对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定位。李克强总理到山东考察时,又明确表示支持山东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为此,山东省委、省政府已将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牛鼻子”,对全省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改革开放40年,山东畜牧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山东已由一个畜牧业大省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的畜牧业强省。作为“两个率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叠加省份,率先发展成为山东畜牧业落实“走在前列”要求的准确目标定位。

面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要求,面对人民群众对畜牧业发展的新期望,下一步,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勇挑重担、砥砺前行,坚定担当起山东畜牧业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的职责使命。

一、准确把握畜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思路

根据省委、省政府新旧动能转换的部署安排,立足畜牧业发展实际要求和畜牧兽医工作基础;综合考虑市场环境、政务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等的重大变化,山东省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的总体思路是:

围绕一个目标 就是率先实现现代化。国家的总体目标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是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建成现代化强国。作为山东畜牧业,要始终坚持“走在前列”的强烈担当和决心气魄,先于全国其他省份、其他产业领域率先实现现代化。

立足两个优势 一是产业积累的优势。山东省畜牧业总体规模大、产业体系全,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运行机制、模式,产业集聚基础比较厚实。二是区域比较的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山东农业板块整体水平较高,农林牧渔在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协同优势突出;其二,山东既是畜牧业生产大省、又是畜产品消费大省,战略转调的回旋余地较大;其三,山东地处东部沿海,北联京津、南接苏沪、背靠中原,区位优势明显。

面向三大问题 一是竞争力不强,品牌建设 “群山少峰”,畜牧服务业发展滞后,标准体系不健全,生产效率较低,畜禽产品以中低端为主,附加值不足。二是产业融合不深,农牧融合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三产融合程度偏低,区域融合相对滞后,产业科技融合深度不够。三是创新转变不快,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理念创新缓慢,关键技术、产品、设备的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基层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

激活四个动力 一是思维创新,要对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加快观念转变,摒弃小富即安的懈怠思想、畏难退缩的消极思想、僵化呆板的保守思想,用锐意进取的思维,拥抱变化、迎难而上、顺势加力,推动产业、事业迈上新台阶。二是科技驱动,要不断夯实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真正为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三是深化改革,要按照放管服改革的要求,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用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四是开放合作,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持续推动“走出去”,构建竞合格局,拓展发展空间。

完成五项任务 一是布局功能化。与全省和各地经济社会功能区布局相结合,从城乡统筹、产业统筹、种养统筹三个维度,完善畜牧业功能区划。二是经营平台化。无论是企业围绕自身供应链打造的小平台,还是面向产业的功能性大平台,总的思路都是将生产、加工、消费上下游,甚至包括兽药、饲料、金融等支持服务要素汇聚起来,发挥“1+N”的加乘效应,提升整体运行效率和质量。三是组织融合化。山东各地从最初“公司+农户”简单捆绑的一维连接,到“公司+基地”、“公司+合作社”、“公司+家庭牧场”聚落发展的二维连接,到产业联盟、创新联盟等纵横板块的三维连接,组织融合的程度越来越深、广度越来越大、利益联结越来越多样。实践证明,这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方式,应该着力引导支持。四是生产规范化。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经营是产业发展

的基础,需要持续推进做好。五是治理现代化。这里的治理范畴上包括行政管理、监督执法、支撑服务等各个层面,现代化内涵上包括手段、模式、机制等各个方面。特别是要发挥好行业组织、产业团体的作用,建立健全沟通、协作机制,构建共治、共赢格局。

突出六个重点 一是调结构,包括调整优化生产结构、区域结构、链条结构等。二是提品质,包括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优质品牌、拓展服务功能等。三是育主体,着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等各类市场主体,壮大适度规模、标准生产、集约高效的产业中坚。四是拓产业,重点发展休闲体验畜牧业,有机肥等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微生物技术产业化应用等新产业。五是控安全,全力确保畜产品质量、动物卫生、生态环境、市场运行、安全生产等“五大安全”。六是促融合,从产业与社会、生产与科技、链条环节之间、供给与消费等各个方面加快融合。

做好七项工作 一是宏观调控。要根据产业发展形势和环境条件变化,不断完善政策引导扶持的方式方法,提升时效性、精准度。二是服务提升。要密切跟踪产业需要,在风险预警、检验检测、技术推广、人员培训等各个方面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的公共服务。三是规范治理。要不断提升规范生产经营水平,强化市场主体法律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全面加强依法治牧,提升监督管理效能。四是强化示范。点面结合深化企业、县域示范创建,培育树立一批标准化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粮改饲”、农牧循环、品牌建设、疫病防控等模式典型,带动引领产业提升。五是合作开放。积极引进借鉴先进的运行管理模式和技术,加强与国内外产业对接合作,既要筑巢引凤又要筑巢育凤,助推畜牧业由借鉴模仿的“跟跑”迈向自主创新的“领跑”。六是健全机制。现在看无论是产业运行、监督管理还是协同协作、融合发展,机制的问题都是关键性的制约因素,下一步要对着问题逐步改进提升。七是队伍建设。要用改革推动发展,要保持畜牧兽医管理服务队伍总体上的稳定,不能让职能掉到地上,影响甚至冲击了产业发展。

二、紧紧抓住畜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点

围绕如上七项工作,从新旧动能转换的角度,应当紧紧抓住以下重点。

(一)聚焦新技术,增强科技创新动力。一是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与畜牧业的跨界融合,山东省一些畜牧养殖、畜产品加工企业已经在信息技术应用上有了很好的实践,要以此为基础,加快行政管理、产业等各方面信息化提升,推进智慧畜牧建设。二是生物技术。比如分子育种、生物工程疫苗、微生物发酵、微生态应用等,发展前景广阔,要加快生物技术的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动生物技术在畜牧兽医领域的开发应用。三是装备技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下一步要重点突破小、散、低的格局,建设现代畜牧装备制造强省。

(二)聚焦新产业,激发跨界融合动力。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产业化发展。山东省畜禽粪便如果按氮素折算成化肥,大约有300亿元的市场规模,如果进一步精制加工,至少可以做到600亿~900亿元,甚至达到1000亿元,这将是畜牧业的下一片蓝海。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总结推广产业化模式,建立支持引导机制,培育产业化主体,打造畜牧业新增长极。二是休闲体验畜牧业。在休闲体验拓展方面,奶业具有显著优势,是很重要的突破点;我们推动畜牧业六次产业融合,可以从奶业入手,逐步推开。三是服务支撑产业。包括畜牧装备和服务业等,山东省都有一定的基础,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分散和层次较低的问题,下一步要着力提升组织化水平,推动装备、服务业与畜牧业深度融合。

(三)聚焦新业态,培育方式转变动力。新业态的主要表现形式还是平台经营,这种平台有线下的,有线上的。线下的平台主要是园区,如韩长赋部长提出的打造“五区一园四平台”,将现代产业园区建设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当前山东各地的园区、平台建设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如滨州中裕公司建成的各要素聚集的产业园区、青岛鑫盛联依托线下屠宰建成的“五星易购”电商平台、潍坊的东亚畜牧交易所等,平台经营的新业态已经开始改变、改造畜牧业的发展形态,我们要顺势加力加快推进畜牧业平台化经营业态的发展。

(四)聚焦新模式,释放改革再造动力。当前无论是农牧循环,还是三产融合、平台经营、现代治理等畜牧业发展和畜牧兽医工作的各个方面都面临模式再造的迫切要求。这几年山东省畜牧业发展势头弱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旧有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与先进地区、先进企业相比,我们在管理、运营上已经落后了。因此,要将模式再造与组织融合、机制创新结合起来,对畜牧业运行体系进行深刻改造,释放改革发展新动力。

(五)聚焦新结构,聚集调整提升动力。一是区域结构。各地一定要统筹谋划好“三区”划定,一方面要确保关迁任务圆满完成,同时要坚持疏堵结合,利用关闭搬迁的机会,加强跟踪服务,引导畜牧养殖向适养区集中,特别是加强与粮果蔬茶主产区的配套结合,构建良好的区域布局结构。二是产品结构。要突出发展高端、优质、特色产品,稳步提高草食畜禽产品占比。三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是主体培育和一二三产均衡发展,如生猪屠宰升级问题,从大的食品产业链条上看,畜禽屠宰处于联农接工、衔接供需的节点位置,以屠宰环节作为着力点,推进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对带动畜牧一二三产融合、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方面应该作为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持续抓实抓好。

(六)聚焦新合作,再造开放共赢动力。新合作,要做好“一进一出”两篇文章。一进,就是高水平引进。无论是引进产品还是引进技术、引进投资、引进模式,都要立足产业实际,坚持更高的标准,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而要与产业的方向、趋势和发展战略相契合、相统一。一出,就是大规模“走出去”。现在看来,总体产能过剩的现状仅靠内部消化是很难妥善、彻底化解的,我们还是要“两条腿走路”,要把出口的“短腿”努力拉齐,在国际市场打开新局面。(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畜牧业畜牧融合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映像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