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主要经验做法

2018-03-24 11:57韩春芳王晓飞
山东水利 2018年3期
关键词:阳信县金阳水价

韩春芳,王晓飞

(1.阳信县水利局,山东 阳信 251800;2.聊城市位山灌区管理处,山东 聊城 252000)

阳信县自2016年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以来,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工作,确立了“明晰水权、成本计收、精准补贴、节奖分明”的工作思路。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进展顺利,2016年度金阳街道办完成改革试验区改革任务。

1 基本情况

金阳街道办事处位于阳信县城西部,是阳信县鸭梨主产区。改革前,农村浇地多采用传统灌溉模式,费水费力,耗费农民精力,“浇地难”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大障碍。2015年初,该办事处王集西街村委会主任张磊同志研究发明了新型灌溉系统,即小泵站+管道+出水口的灌溉模式,以其控制灌溉面积少、灌溉周期短、灵活方便的优点,破解了农民“浇地难”的难题,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金阳节水灌溉模式”,并在短时间内发展灌溉面积3466.67hm2。以此为基础,于2016年完成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2 主要做法

2.1 开展公司化运营

2016年以来,阳信县在注重工程建设的同时,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工程建成后的管理模式,开创性地实施了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模式,于2015年4月在项目区内成立阳信朝阳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公司并对农业水利工程进行统一运行和管理。通过典型引路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项目区工程设施进行提升改造,逐步建立了“自主筹资、政府奖补、自主建设、自主经营、自主管理”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管机制。

2.2 实施智能化管理

为便于群众灌溉,成立的农业综合开发公司自行开发建设节水灌溉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泵站运行数据、灌溉用时、用电和管道压力在线监测,配备农田灌溉营业服务大厅,开通灌溉水费微信支付渠道和工程维修服务电话,完成灌溉成本核算,与用水户协商制定水价,形成了“工程权责明晰、水费计收合理、管理维护到位”的良性管护机制。

2.3 推行信息化收费

结合项目区群众经济能力,首先划分水源单元、按照运行成本核算的方式,对项目区农业水价进行了测算,农业灌溉水价由改革前的525元/公顷·次调整为按255元/公顷·次收取。项目区内供水采用“以电定水”的计量方式,计量到户,为每户配备一张IC卡,实行预付费方式,通过微信支付系统充值,实现了“远程遥控自动供电、拔卡断电,卡内充值后系统按分钟自动扣费”的信息化收费管理。

2.4 完善长效化奖补

县级出台农业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办法,明确了奖补对象、标准和方式。其中,每年县财政预算列支20万元的补贴资金和10万元的奖励基金,按照定额内用水每方补贴0.06元到基层用水组织或工程管护单位,优先用于工程维护,多余部分按照用水户灌溉面积返补各户;奖励资金主要用于工程维护奖励或节水奖励,根据节水规模分别奖励给基层用水组织、工程管护单位或用水户。

2.5 探索股份化扶贫

阳信县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与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对项目区内省里确定的贫困村扶贫资金入股公司经营,每年按扶贫资金10%的规模以分红的方式由扶贫办分配到户,从而解决长期精准扶贫问题。同时,公司每年将经营性收入的10%自动返还给项目村集体,再用于本村贫困户的脱贫。这一做法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 改革成效

3.1 节水节支效益巨大

经过一年灌溉运行,项目区内共有65个村5000用户投入使用,预付费共计450余万元,实际使用280余万元;涉及用水1000万m3,覆盖面积近3466.67hm2,平均每亩次果园用水45m3、大田用水60m3。预计节约劳动力6000余人次,预计节约用水300万m3,为农户节约灌溉成本380余万元。

3.2 精准扶贫探出新路

自2016年实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来,成立的公司实现返利共计10.25万元,45个村破解了村集体收入难题。8个贫困村2016年度和2017年上半年共计返利35.2万元,其中,731个精准扶贫户1220个贫困人口获得分红收益。项目区水价综合改革,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又实现了精准扶贫。

3.3 “金阳模式”广泛推广

以小型智能自动灌溉系统为核心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金阳模式”,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缩影,是“四化同步”中迈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各级政府重视与社会支持的成果。截至2017年9月底,阳信县已推广“金阳模式”小型智能自动灌溉1.53万hm2,并全部实行公司化运营管理。

4 经验启示

金阳街道的节水灌溉模式既增加了集体收入,又让群众得到了实惠,破解了农民浇地难的问题,有效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其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和全面推广。

4.1 群众创造与政府主导是基础

“金阳模式”凝聚了群众的智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是对农田水利建设的一次革命,可以说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农田灌溉模式。“金阳模式”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推开,得益于政府充分发挥组织引导作用,及时总结并充分调动了村“两委”班子工作的积极性,有效发挥了村两委的实施主体作用。阳信县委、县政府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县水利部门也加强了技术指导,迅速研究制定了节水灌溉3年发展整体规划,完善奖补措施,加强宣传引导,在全县范围内初步形成了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的浓厚氛围。

4.2 产权明晰与市场运作是关键

有些农田水利工程之所以存在管护不到位、效益发挥不充分的问题,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没有因地制宜的考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工程的实用特性;另一方面,受益主体不明、产权混乱导致管护积极性不高。而“金阳模式”则较好的体现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小、快、灵”的特点(小即控制面积少,快即方便快捷,灵即操作简便),明晰了工程产权、使用权和经营权,通过市场运作,促进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带动了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4.3 工程完备、体系健全是保障

一是水源工程建设。阳信县金阳街道的做法之所以取得初步成效,关键是县委、县政府立足全县水资源状况,以持续开展水利会战为载体,大力实施沟渠清淤和应急水源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了水的源头供应。二是配套工程建设。该农田灌溉系统设计简单、科学实用,充分考虑群众灌溉习惯和地势要求,让群众“用的上、用的好、用的久”,有效解决了“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猜你喜欢
阳信县金阳水价
留住蔚蓝的梦
过年
秦金阳作品
山东省阳信县雁洲湖水库工程地质特征及评价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途径研究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第一中学啄春泥文学社
基于实证数学规划模型的农业水价政策效应模拟
碰瓷大王
碰瓷大王
宿迁市宿豫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