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2018-03-24 08:58江李婷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8年6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环境监测

江李婷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重视环境管理的作用,强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共同进行。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就环境监测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探究推动环境管理开展的合理措施。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管理;地位和作用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志码:A

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在当今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为促进现代化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强对环境监测的重视,推动环境管理各项工作合理开展。

1 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

环境管理工作主要是由监测和治理两大部分组成的,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对随后的环境治理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借助各项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如遥感技术等,工作人员可及时就相关污染进行分析处理,确定环境污染的类型和范围,进一步明确各项污染成分,找出污染的根源因素,并对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和对环境造成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进行汇总,继而得出完整的环境污染数据,为环境治理提供相对可靠的前期数据,为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环境监测还可为国家相关污染排放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及相关工作等提供有效支持,推动后期环境治理等工作的开展。

2 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在环境管理过程中,由于工厂等多分布在工业园内,因而在进行污染的责任确认等过程中,各工厂之间容易因为不同污染的责任归属以及其应当承担的责任大小等发生争执,不利于问题的及时解决。通过相关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等,可以及时将各个工厂产生的污染物等进行分类,并就其可能导致的污染严重程度等进行合理划分,促进责任追究以及排污收费等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环境治理相关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在工厂建立以及发展过程中,为保证工厂排污等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标准的要求,必须对其工厂运行产生的废水、废弃物等进行环境监测取样工作,通过分析其各类成分,寻找合理的治理措施,保证企业工厂的生产经营符合行业标准要求,推动企业顺利整改,焕发企业生机。环境监测并不只是国家相关单位的责任,也不是故意刁難企业生产的非必要工作,是为了促进企业健康长远发展,维护企业周边环境而进行的合理合法的调查监测,对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环境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3 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3.1 工作人员和设备不到位

环境监测是相对复杂的一项工作,其具体工作环节涉及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对工作人员素质以及设备的要求相对较高。但是在实际环境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受到资金等限制,工作并不能及时到位,在岗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不能达到既定的工作要求。且由于环境监测的信息采集以及信息处理等阶段条件相对比较艰苦,工作人员的升职前景等达不到既定的发展要求,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流动性也比较大,不能满足环境监测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重视程度的提高,环境监测过程中需要应对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其操作也变得日益复杂,工作人员并不能随着时代发展逐渐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在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中发挥的实际作用也逐渐受到限制。同时,由于国内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其环境监测的相关操作以及设备设施等不能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实际检测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能检测出来的项目,阻碍了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相关设备设施等明显落后于当今社会的发展现状,环境监测的有效性等也明显下降。

3.2 环境监测内容完整性、真实性欠缺

环境监测是为环境管理特别是环境治理服务的,其收集的具体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以及环境污染物构成等对环境治理具有明显的导向性作用。但是在当前的环境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政府以及其他相关部门更多地将环境监测作为其工作业绩和政府形象竞争的指标,环境监测取得的数据变成城市之间攀比的重要依据,而不是为治理好环境污染而进行的必要抽样调查采样的准备数据。政府相关部门采取强制要求等手段,强行对环境监测报告的相关数据进行美化修改,导致最终得到的环境监测报告远远脱离了城市的实际发展现状,脱离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事实。环境监测部门受到各方势力的压制,甚至是部门内部相关工作人员受到利益等吸引,其最终递交的环境监测报告明显脱离实际,对相关污染的检举等工作也不能顺利进行。在真实性和完整性都明显有问题的情况下,环境治理工作也是无从开展,导致环境治理体系逐渐被破坏,环境治理工作发展面临瓶颈。

3.3 环境监测水平低

受到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工作素质以及工作意识的影响,环境监测开展过程中,各环节的沟通配合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满足快速检测的需要。同时,环境监测过程中需要的技术以及仪器设备等仍不能达到当前国际通用的水平,实际环境检测过程中容易受到复杂环境的影响,缺乏恰当的应急处理机制以及后续的应对处理方法,不能及时应对环境污染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如对样本收集的重视程度以及实际收集的效率较低等。

4 促进环境监测发展的措施

4.1 提高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

环境监测实际过程中涉及多个不同的环节,需要应用的知识也是各不相同的。针对当前环境监测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低、综合知识储备水平不足的现状,需要结合其自身水平开展针对性的培养。通过对外邀请专家学者以及综合素养较高的环境监测从业人员作为导师,对部门内的工作人员进行集中的锻炼培养。同时,各地环保部门在进行招聘等工作时也要加大筛选力度,聘用更多专业知识素养较高、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通过建立完善的奖惩措施,鼓励工作人员积极进行创新实验,调动单位整体的学习、创新氛围,促进高素质环境监测队伍的打造。

4.2 规范环境监测工作

为避免出现政府出于自身形象等要求盲目美化环境监测数据的现象,要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规范。通过合理的监察体系以及建立环保部门综合的数据管理体系,结合各地政府的经济发展类型以及经济发展情况等进行综合比对分析,确保环境监测取得的最终数据完整合理,符合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各项要求。通过利用网络等现代技术,将全国各地的环境监测工作统一起来,使得各地的环保部门处在相对统一的管理系统下,可以及时就当地的各项环境问题等进行讨论交流,促进数据的及时传递和处理措施的及时颁布,推动环保活动的开展。环保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对自身的定位,合理处理与政府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通过购入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样本采集的成功率,将样本妥善存储,方便后期的样本检测分析,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4.3 综合提高环境监测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污染的类型以及范围也出现明显扩大增多的趋势,污染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为应对这一现象,要及时引进国外的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和手段,借鉴其先进理念,结合国内环境污染的现状,进行综合性的发展创新。通过制定一系列奖励性和挑战性并存的活动等,调动社会力量的参与,推动创新速度的加快。同时,随着社会力量参与的增多,社会大众对环境监测、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可有效为后续的环境监测的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推动国内综合的环境监测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结语

环境管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占有重要地位,必须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正确认识其在责任落实等方面的作用,采取合理手段,及时处理环境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勤辉.浅议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149-150.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环境监测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煤矿区环境污染及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