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比较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历史博物馆收藏品之异同

2018-03-25 05:32谢雱丁蕾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历史博物馆收藏品比较

谢雱 丁蕾

摘要: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历史博物院都是以展示中国历史为主的博物馆,但其收藏品却是大相径庭。本文从成立的定位、文物及展览等方面比对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历史博物馆的收藏品之异同,试分析两馆发展的脉络与方向。

关键词:台北故宫博物院  历史博物馆  收藏品  比较

一、台北故宫博物院与历史博物馆成立的定位

台北故宫博物院(以下简称台北故宫)是台湾最具规模的博物馆,也是古代中国艺术史与汉学研究机构。其馆内藏近70万件的艺术品和文物,大部分是来自紫禁城、颐和园等处皇家旧藏,当中以长篇铭文的青铜器、古代早期的名家书画、善本古籍和官窑瓷器等收藏最具影响力。

现任台北故宫院长林正仪上任之初即提出“深耕在地,迈向国际”的愿景,强调故宫的公共性、多元性、专业性、在地性、国际性。“公共性”指力图转型故宫为现代化、全民化的博物馆,使公民拥有参与、创造、享有的权利。如故宫南院提供身心障碍者入馆接送服务、视障人士口述影像语音导览系统设置等。“多元性”是以故宫多元内涵彰显台湾的多元文化系统。“专业性”即回归博物馆核心与存在价值。林正仪曾说:“故宫本来就是一个专业博物馆,……也唯有专业化才能把文物的价值全然发挥,否则博物馆存在的意义就失去了。”可见专业的学术研究对博物馆的重要性。“在地性”重新赋予故宫文物新的在地意义和文脉,拉近民众与故宫在社会、教育、生活、休憩的连结性和对故宫的再认识、支持和认同。“国际性”以世界观和文化使命为念,透过国际交流与推广,以保有国际竞争力,并借由故宫品牌呈现文化内涵及形象,创造世界级的博物馆。

历史博物馆(以下简称史博馆)是国民党政府迁往台湾后恢复成立的第一个博物馆,史博馆的启建也象征着台湾博物馆事业的萌芽。其中藏品多为河南一带的商朝文物,含新郑郑公大墓、安阳殷墟、辉县琉璃阁等地出土的文物,也有部分台湾出土的早期文物。

史博馆从1957年到1973年间扮演了台湾艺术家和圣保罗双年展之间的桥梁。到目前为止,它是台湾唯一以“国家馆”名义参与圣保罗双年展的文化机构。1971年台湾退出联合国,也使得史博馆在1973年之“双年展预展”后不再参与圣保罗双年展。曾任史博馆馆长的黄光男在1998年《国立历史博物馆年报》中说:“史博馆营运趋向将朝学术化、专业化、资讯化、精致化的方向努力,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并涵盖国际化、现代化、本土化、多元化的特性来推动高质量的研究与展览,为全人类终身教育而奉献。”

图1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台北故宫藏品的主要来源为清宫旧藏和社会各界捐赠以及该院收购而来;史博馆则主要以原河南博物馆和日本归还的文物为主。台北故宫的藏品数量要远远多于史博館,其藏品的年代跨度主要为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史博馆的年代跨度更为漫长,是从史前直到当代的文物都有涵盖。馆舍成立时间上看,史博馆要远远早于台北故宫。

二、两馆文物的来源及其渊源

故宫和史博馆中的文物有极大部分是来自于中国大陆,在央视纪录片《台北故宫》中详细的介绍了文物的来源:主要为故宫博物院的皇家收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安阳殷墟出土文物、中央图书馆的宋元古迹、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大批珍贵文物和六十箱外交档案和国际条约文本等。

图2

文物经历了五次迁徙,才到达台湾。如图2所示,第一批文物是1948年12月22日用中鼎号轮船从南京出发迁到基隆港,共约712箱。其中还有八十箱文物曾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进行展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出国展览的国宝。第二次迁台的文物是五次迁台文物中数量最多的,共约3502箱。其中包括中央图书馆的善本书、宋元瓷器和南京的全部青铜器,著名的文渊阁《四库全书》就在其中。第三次迁台文物主要是日本投降后追讨回国的文物,其中包括现藏于故宫的“木镂雕镶翠玉屏风”和现藏于历史博物馆的北魏九层千佛石塔。1949年11月29日从重庆飞往台北的飞机上载着第四次迁台的文物,主要是河南博物馆藏的新郑安阳等地的考古发掘,有甲骨文、唐三彩等,现都藏于历史博物馆中,史博馆以此为基础建立。从成都起飞的飞机上有著名画家张大千以及他临摹的敦煌壁画和私人收藏的古画,后来都捐赠给台北故宫博物院。其后,日本归还的六批文物都直接运往台湾高雄。

三、两馆代表性文物的分析

馆藏文物通常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其中最高级的一级文物又分为甲、乙两个等次,只有一级甲等文物,才可以称之为“国宝”。可见国宝级文物是博物馆的“门面”与精神的象征。在台北故宫,声名在外的故宫三宝是指“酸菜白肉锅”(指翠玉白菜、肉形石与毛公鼎),但业界认为故宫三宝却是范宽《谿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和李唐《万壑松风图》三幅北宋巨碑式水墨画。

这三幅水墨画有着相似的经历。在1936年英国伦敦举办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中,《谿山行旅图》、《早春图》与《万壑松风图》都未获选,由此可知,三十年代的中国书画界,不但没有故宫三宝的观念,连北宋巨碑山水都没有受到关注。1961年在美国举办的中国古艺术品展览会上,引起了欧美学者对宋代山水画的关注与研究,奠定了故宫三宝的地位。故宫三宝在当时能引起如此轰动,其实也是因中国的衰弱导致对文化传统的排斥,从而以西方古典写实主义观点来看待中国艺术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之道,甚至去品评故宫文物及既有的珍贵遗产。

史博馆藏的北魏天度造九层千佛石塔与蟠龙方壶也是国宝级文物。九层千佛石塔原置于山西崇福寺的弥陀殿,共有塔身、塔刹和塔座三个部分。1937年9月日本侵占大同,将石塔运往天津至日本。在此过程中,爱国人士丁克成将塔刹藏匿。后日本战败归还抢夺文物,石塔在第三次迁台中运往台湾。1953年丁克成将塔刹无偿献给崇福寺保管所。所以现存的九层千佛石塔的塔身和塔座在史博馆,塔刹在山西省朔州文物保管所。九层千佛石塔是中国现存最早、最珍贵、最完整的独立单体雕刻的历史文物,它的塔身为中国式的重楼建筑,塔刹则是印度式窣堵婆的缩型。它对我们研究中国早期佛教和造塔史具有很高的价值。

蟠龙方壶出土于河南新郑,为春秋时期中原郑公大墓之物。它出土时原是一对,是著名的楚式龙耳方壶。1933年1月山海关失守后,文物部门做出让文物南迁的决定。蟠龙方壶从河南开封运往重庆,在第四次迁台时至台湾。但因为在重庆迁台的时间紧急,所以只有一只被运往台湾,而另一只留在重庆机场。后经查证,运往台湾的便是现今保存在历史博物馆的蟠龙方壶,另一只被我国政府调往北京,至今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名叫龙耳虎足方壶。

四、两馆展览的比对

展览是用固定或巡回的方式,公开展出的物品,主要分为常设展、特展和买办展等。台北故宫的常设展内容丰富,有“慈悲与智慧——宗教雕塑艺术”“张大千先生纪念馆”“户外公共艺术“无为/无不为”““南北故宫 国宝荟萃”等。史博馆的常设展主要是位于馆内一楼的石雕走廊的关于“石雕艺术”的展览。两馆常设展主要是展示博物馆的研究成果和利用国宝级的文物来吸引游客。两馆的特展内容丰富,故宫举办“为好物——十六至十七世纪“苏州片”及其影响“等展览,还曾与梵蒂冈教廷合办的“天国的宝藏——教廷文物特展”等。史博馆曾有“馆藏古代陶俑展”“经纶再现——苏州宋锦文化展”“跳动的音符——郭香美胶彩画展”等。可以看出故宫展览的方向较为注重馆内研究成果的展示和与其他机构或博物馆间的合作;史博馆则展示馆内研究成果和艺术家个人展较多。买办展是博物馆与其他機构合办的展览,一般会加入媒体合办。如故宫展出的“大英博物馆藏埃及木乃伊:探索古代生活”和“印象·左岸 奥赛美术馆30周年大展”等都为买办展。除以上常规的展览外,台北故宫还会举办如“2018台湾灯会 故宫新媒体艺术展”“同安·潮 新媒体艺术展——澎湖游”等位于文化园区等地点的展览。而史博馆于2001年首创行动博物馆,以改装大型货柜车为小型博物馆,定时定点巡回各偏远地区做专题展览与文化教育活动,如“钞跑抵家 见钱眼开的多感体验”便是以展出史博馆古钱币为主。

宋向光在《博物馆藏品与博物馆功能》里提到:“博物馆藏品是博物馆收藏的记录和反映人类社会及自然世界发展历程的实物证据。”对比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历史博物馆收藏品的异同,也是对比两馆的发展脉络及历程。从以上四个方面的比较可知,史博馆藏品以早期的青铜、古钱币等展示上古时期的历史为主,故宫主要展示近代以前的历史文物。两者虽都为展示中国历史,但是各自的中心却是不同的。可以说,史博馆更为注重历史的挖掘与研究,台北故宫的藏品则是古代高水平艺术的展示。

参考文献:

[1]王妙珍.北魏曹天度九层石塔析疑[J].黑河学刊,2011(02).

[2]史树青.北魏曹天度造千层佛塔[J].文物,1980(07).

[3]羽佳.青铜方壶离散传奇[J].中国拍卖,2014(09).

[4]张婉真.国际性展览的交流模式—国立历史博物馆与法国合作之经验分享[J].博物馆学季刊,2000(02).

[5]宋向光.博物馆藏品与功能[J].文博,1996(10).

猜你喜欢
历史博物馆收藏品比较
参观博物馆
历史类博物馆陈列展览与陈列设计的思考
如何更好的发挥革命历史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数字化技术在历史博物馆中的应用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收藏品的价值决定
收藏品市场之老外眼光
武汉迅通集邮收藏品有限公司——售品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