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特征视角下的大学校园景观营造

2018-03-26 10:47孟祥庄
山西建筑 2018年2期
关键词: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园林

孟祥庄 吕 娜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0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步扩大,大学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学府在近几年发展迅猛,同时也催生了校园景观的发展。然而我国校园建设的体系还不完善,校园景观的设计还处在模仿国外阶段,各地校园景观千篇一律的现象严重。将地域特征与校园景观设计结合对探寻属于中国本土、风格特点鲜明、归属性强的校园景观设计体系有重要意义。

1 地域特征与校园景观设计

1.1 地域特征

地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土地,特定的区域、地区,它是由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和空间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综合体[1]。地域特征是一个地区表现出来的共性,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人文因素、社会背景不同,其表现出来的地域特征也有所不同。地域特征是造成城市之间景观差异的关键,当前我国城市景观的设计缺乏个性,模式化现象严重,这种无场所性的危机正是对地域特征的把握不够所导致的,校园景观更是如此。

1.2 地域特征与校园景观设计的关系

地域特征是校园景观设计的依据。“地域特征是园林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当今风景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依据和形式来源”[2],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地域特征限制了校园景观主题的表达与形式的选择。校园景观又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校园景观要与城市景观相融合,承接城市的历史文脉,故而设计要以地域特征为依据。校园景观又是地域特征的表达载体。地域特征鲜明的校园景观会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进而成为地域人文景观的组成部分。

2 基于地域特征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2.1 文脉传承原则

人在改变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社会的发展,旧的文化成为历史,新的文化在不断诞生。大学是一个文化集合体,来自多方的文化汇集于此交融碰撞,大学生又对文化有很强的渴求欲,因此校园景观的建设必须要有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深挖地域文化精髓,提升校园文化品质,紧随时代潮流,才能满足大学生对文化的需求,真正做到诚实文脉的传承。

2.2 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强调从人性化角度出发设计大学校园景观。大学校园景观的使用主体是在校大学生与教师,设计者要分析使用者的行为、心理特点,找寻他们的使用需求,依据需求安排功能以及活动空间。要充分考虑到师生的使用感受,把握适当的景观尺度,创造舒适、安全、参与性高的大学校园环境。

2.3 生态可持续原则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这些不可逆的破坏不仅危害了人的身体健康,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大学校园景观与城市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它有美化城市环境,调节局部小气候,较少噪声等功能。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要注重生态效益,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自然条件,不对原有生态系统过多破坏,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 基于地域特征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3.1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基于场地自然条件,尊重场地原有地形地貌,是校园景观设计的前提,这些自然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校园布局、形式、功能的设计。场地地形地貌的不同其实是给予了设计者机会,是灵感的来源,可以依据不同的现状设计出不同的校园景观。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忽略了原始自然条件,动用大工程平整地面试图改变场地现状。不依据场地现状的校园景观设计是强加于自然之上的设计,失去了特色的前提,设计也只是一味地复制与模仿。

3.2 以本土植物为主的绿化景观

本土植物是营造地域特征校园景观不可缺少的要素。首先,本土植物最能适应地域气候,相较于外来品种本土植物更有生长优势,易养护成本低。校园中的本土植物还能够与城市中的植物相呼应,承接城市植物景观。其次,本土植物景观能营造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带给师生亲切感与归属感,更容易触景生情。景色优美的本土植物还可以成为校园的标志性景观,甚至成为城市的特色,例如武汉大学的樱花,不仅装点了校园,现也成为了学校的代名词。最后本土植物还可以增加校园的文化底蕴。植物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文化气息,如被誉为“植物四君子”的梅、兰、竹、菊,其本身就带有特定的精神品质,是自身的一种文化属性。挖掘本土植物的文化属性将其应用到校园植物景观中,可以丰富校园景观的文化氛围,使师生在观赏植物景观的同时受到文化内涵的熏陶。

3.3 特色铺装的巧妙运用

铺装属于校园景观内的地面景观,它覆盖了校园中大部分的人行道、广场、空间,是师生户外活动时接触最多的景观之一。铺装通过图案、色彩、材质等多方面体现地域特征,是营造校园地域特征的有效方法。

1)图案。将有价值的地域文化提取出来,通过符号语言转化成图案表达在铺装中,不仅可以形成特色铺装丰富校园地域景观,还可以使师生在反复行走的过程中留下深刻印象,增加师生对地域文化的了解,使其对地域文化产生认可。

2)色彩。每个城市都会有不同的色彩,不同城市的色彩带给人的感受不会不同,它受土地、植物、建筑等颜色的影响,是一个地域城市的特色之一,例如以橙黄色为主的罗马、以米黄、黄白为主的哈尔滨等。校园是城市中的一部分,校园中的铺装色彩要与城市色彩统一,是城市色彩的延续。色彩还可以调节人们的情绪,烘托气氛,如寒地地区的铺装颜色偏暖可以使人的感觉不“冷”,娱乐活动空间铺装选择活泼、明亮的色彩烘托欢快的气氛。

3)材料。使用本土材料可以使校园内的地域气氛浓郁,更好地融入地域景观中,同时本土材料可以节约成本,使用现代技术结合本土材料既是创新又有地域特色。

3.4 丰富多样的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有很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易吸引人驻足观赏,它不仅是美化校园的点睛之笔还是丰富校园精神内涵的关键。景观小品是校园景观表现地域特征的绝佳载体,体现在景观小品的表达内容与材料方面。景观小品的表达内容可以是地域文化具象化的符号,也可以是历史事件或是历史人物,还可以是地域人民生产生活的方式。景观小品还具有多种表达方式,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可以使承载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师生面前,更具趣味性。材料方面同铺装一样,选用地方材料可以使地域特征更加明显,拉近人与景物之间的距离。

3.5 传统园林的借鉴

中国传统园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是世界三大园林形式之一,在多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其造园手法更是变幻莫测,值得现代景观设计借鉴。传统园林除了按隶属关系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还可以按地域分类,如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北方园林等。这些园林由于自然条件、人文因素以及社会背景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是根据地域特征经过时间的沉淀发展出来的,带有浓厚的地域风格。校园景观中地域的表达方式、意境的营造等都可借鉴地方园林,不仅增加校园古韵气息,还是地域文脉的延续。

4 结语

大学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户外活动场所,它的好坏关乎到是否能培养出理想型人才。营造地域特征鲜明的大学校园景观有助于美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景观的精神内涵,还可以增加师生对校园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同时也是对地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保护。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要坚持地域特征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景观。

[1] 杨 蕾.地域特征视角下的城市景观设计[J].艺术百家,2015,31(3):251-252.

[2] 林 菁,王向荣.地域特征与园林形式[J].中国园林,2005(6):16-24.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园林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清代园林初探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浅析大学校园热微环境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