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筑青年学生的道德价值观

2018-03-26 08:25乔佩科
求知导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价值观道德

乔佩科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德;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现在的青年大学生需要向上的道德价值观,如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构筑青年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构筑学生的道德价值观。

一、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青年学生的道德价值观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在道德方面有着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比较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将重视集体利益视为高尚的道德情操。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完全来源于此。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青年学生要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因为先有国才有家。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才有了今天的社会主义的强大与发展。这种重视集体利益的道德情怀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在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表现出一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先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现代社会需要我们立足于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激发青年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情壮志。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一直以来,中国传统道德重视道德修养,轻视物质享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观点在现代社会还是很可取的。当代大学生缺乏理想信念,注重物质享受,更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營养,丰富道德境界。我们应该用传统文化中的重道德修养、轻物质享受的观点来教育青年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而不应该一味追求物质享受。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使谦虚礼让精神得以延续。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我们非常重视文明礼貌,这一传统值得在现代社会中延续,它是中华民族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

二、用革命文化构筑青年学生的道德价值观

中国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些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先进文化,在这些文化影响下形成了中国的革命道德。“我们党在长期艰苦卓绝斗争中孕育的扎根人民、志向高远的革命文化,是我们党始终不忘初心、不改初衷,屡遭曲折而奋起、历尽苦难铸辉煌的深层文化因素。也正是这种不忘初心、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使我们党在历经挫折后总结经验、重新奋起,开启改革开放新的征程,义无反顾地开辟和拓展了中国道路。”用中国革命文化和革命道德来构筑青年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并以此提高青年学生的道德修养。让青年学生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改革和建设中发挥革命道德精神,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第一,革命文化帮助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就是从党员的理想信念角度入手的。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理想信念教育尤其重要,理想信念有助于大学生寻找正确的人生方向,保持人生前进的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青年学生在大学阶段应该明确理想,坚定信念。革命文化有很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应该利用好。例如,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写道:“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从这类革命文化中让青年学生体会到因为信仰才让我们破除万难,取得胜利。在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依然需要理想信念来指明方向,克服困难。

第二,革命文化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的意志品质。革命者坚强的意志品质是青年大学生学习的榜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学生们要面临很多新矛盾和新问题,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品质去面对。中国社会给那些肯努力、肯吃苦的人提供了很多机会,这就需要培养青年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来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像刘胡兰、江姐等革命前辈的革命事迹都是青年大学生的楷模。学习革命者的革命事迹,可以逐渐培养青年大学生的革命意志,使青年大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惧怕困难,敢于面对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第三,革命文化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的服务意识。“为人民服务”是一切革命人和先进分子的要求,“为人民服务”是区别革命道德和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的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利益,我们要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青年时期正是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好时机,让青年大学生从革命文化中领略革命中的服务意识和革命的初心,培养青年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品质,只有服务于人民,才能成为社会建设有用的人。只有服务于人民,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更好地创造价值,实现有价值的人生。

三、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青年学生的道德价值观

第一,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青年学生社会公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活动的空间逐渐增大,公共空间中的社会公德意识要逐渐增强,青年大学生应该注重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在公共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并积极践行社会公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应该时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水平,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

第二,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青年学生的职业道德。高职院校的学生将来都是职业人,更要注重自身的职业道德培养,努力学习相关职业的基本道德知识,将职业做到极致,在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大国工匠的相关事迹,大国工匠也是普通人,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第三,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青年学生的家庭美德。家庭生活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家庭生活处理不好直接影响到事业的发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家庭生活,让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敬爱人,处理好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处理好婚姻与家庭的关系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

第四,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青年学生的个人品德,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时刻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要求自己,在个人品德修养上不断进步、不断提升,树立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自觉意识,自觉远离低级趣味,使自身的道德修养与道德践履不断得到升华。

总而言之,用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提高青年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可使青年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下,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做一个有道德的好公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

[2]包心鉴.夯实道路自信的深层基础[N].人民日报,2016-09-05.

猜你喜欢
价值观道德
我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
跟踪导练(五)(2)
为何不吃梨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道德
道德一论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