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评价视野下高校体育社团的功能研究

2018-03-26 08:25林全国王倩马盼
求知导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功能

林全国 王倩 马盼

关键词:社会评价;高校体育社团;功能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体育社团的概念

目前,关于体育社团较为认可的定义是:以体育实践为主要活动方式和活动目的,有组织或自发地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行为规范和情感的人们的集合。因此,本研究将高校体育社团界定为:在高校内学生以体育活动为基本活动方式自发或有组织的具有共同情感和行为规范的团体组织。目前我国各高校体育社团众多,以体育协会或体育俱乐部较为多见。

评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项较为重要的社会活动,是指按预定的目的,通过量化的方法来对所要研究的多属性对象进行综合评价。社会评价的标准是衡量评价客体的属性是否符合评价主体需要,客体的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标准。体育社会评价是指体育运动对参与者发展的贡献与影响,以及对社会、生活等方面可持续发展影响的综合评价。

本研究对社会评价视野下高校体育社团的功能进行分析,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高校体育社团对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对社团成员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影响、对社团成员生活方式和体育价值观的影响、对社团成员社会化的影响、对学校教育教学以及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与影响等方面的评价。通过系统的调查和研究与高校体育社团相关的社会因素,分析高校体育社团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为高校体育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高校体育社团主要功能

1.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群体凝聚力和群体绩效的积极影响

群体凝聚力是研究个体如何实现合作和克服集体行动问题以达到更高绩效的核心基础。国内外学界研究表明,群体凝聚力对运动绩效的影響较大。群体凝聚力同时也是社会组织稳定发展的重要特征,凝聚力的产生与群体成员的幸福感、归属感、认同感、成就感等群体绩效有较大关联,并通过群体锻炼获得了组织演进的动力,直接促进群体成员锻炼的持续性。

研究表明,群体凝聚力两个维度(健身吸引、社交吸引)都和群体绩效的三个维度(健身绩效、群体满意度以及组织演进)具有正相关关系。从加强群体凝聚力的视角来看,高校体育社团利于加强成员内部的交往互助行为,密切成员间的关系,提升成员间的信任程度,提高社交引力。另外,成员在体育社团中整合各种社会资源逐步成为社团获取科学健身信息、技术及资金支持的主要渠道,提高健身吸引力,进而提升群体满意度。

2.高校体育社团承载着思想政治和德育功能

高校体育社团承担着锻炼健康体魄、陶冶学生情操、磨炼个性和品质的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一方面,体育社团通过组织把学生吸纳进来,让他们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这些活动包容了思想教育的内涵。这种思想教育更多地出于学生的自发要求,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对自我、对社会的认知能力。通过学习和锻炼,使每一个体育社团成员深切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在快乐、美好的氛围中使他们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另一方面,各种体育活动都有明确的运动规则,参与者必须遵守相应的规则,这就使高校体育社团会员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公平、民主、平等、协作等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高校体育社团在发挥德育的功能方面具有载体作用,不仅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高校体育社团发挥着心理健康干预功能

体育社团活动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体育锻炼是促进人类身心健康的有效手段之一。国内外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人的智力、情绪、人格、自我概念和认知过程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也常用于心理疾病(焦虑症、抑郁、精神分裂症等)的治疗。丰富多彩的大学生体育社团活动是课余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有助于参与者体验到个人与集体的紧密关系,同时达到愉悦大学生身心的目的,有助于构筑团结、积极上进的校园体育文化。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在精神健康、提高自我理念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运动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的人格结构,促进其人际交往、自我和谐。本研究通过对参加高校体育社团活动的大学生进行心理现状的调查和评价发现:高校体育社团具有缓解焦虑、抑郁和调节情绪的积极作用,对不同心理症状的个体具有干预和改善作用;长期有规律的锻炼者很少焦虑和抑郁,更易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增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对于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4.高校体育社团是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高校体育社团是传播社会文化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体育具有培养人才,强身健体以及继承、传播、发扬人类优秀文化的社会作用。高校体育社团是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体育社团的发展与繁荣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体育社团活动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缓解了学习生活所带来的精神紧张和疲劳;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运动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健康,同时得到了真挚的友谊和愉悦的心情;在激烈对抗和竞争中,展示了自己的力量和才智,磨炼了意志品质,使学生更加自尊、自强、自信。

三、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研究,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群体凝聚力和群体绩效的积极影响,同时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功能,发挥着心理健康干预功能,成为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体育社团的凝聚、教育、指导、服务功能,把握高校社团的发展方向,将其打造成德育的阵地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力弘扬以体育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让高校体育社团在全民健身和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顾渊彦.体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陈 裕.竞技篮球效能评价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3]张铁明,谭延敏,陆盛华,等.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群体凝聚力与群体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5).

[4]练志宁.高校体育社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 体育科学研究,2014(2).

[5]张 凯,张茂枢,林 立,等.大学生体育活动倾向性及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3(3).

[6]方 敏,孙 影,大学生SCL-90因子分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5(2).

[7]王秋慧.体育与校园文化[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8]何维民.高校体育社团的文化载体效用及其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5).

[9]刘强德.我国高校体育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体育科技,2006(3).

[10]潘丽霞.高校体育社团的教育生态意义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5).

猜你喜欢
功能
数学的翻译功能
Marvelous mural 神奇的壁画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一种电磁炉的功能设置方法
2IN1厨房漏斗
作为一种文化的校庆:本质、功能及其发挥
我有特异功能
功能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如何激活手机里面的Doze模式功能
户外也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