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DIO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

2018-03-26 08:25刘长风刘学贵明皓
求知导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个性化人才培养

刘长风 刘学贵 明皓

关键词:CDIO;人才培养;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是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中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

如何应对社会需求,抓住专业自身特色,不断改革和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个性化人才,是当今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个性和个性化教育理论

人类自古就认识到了人的个体差异,进入现代,特别是早期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人有个性差异的观点有了明确的认识。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之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十分重视教育过程中人的个性差异,并且提出了“个别学习制”“掌握学习理论”等教育理念。这些教育模式允许并提倡个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和控制权,以发展学生的独特性为目的,从自我的需要出发设计教学过程,从而为个性化教学和个人自学开创激动人心的前景。个性化教育应与创造力结合在一起,个性是创造力的基础,而创造力是在个性充分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或者多种心理过程。

三、个性化人才培养

1.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目的

在CDIO的理念指导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呈多样化的趋势,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和专业特色,环境工程类个性化人才的主要目的在于改革传统的工程类本科教育模式, 为全面贯彻和体现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建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和构思一种新型的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重新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多种途径。

2.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原则

坚持“自主学习为主、外部培养为辅”的培养原则,以学生为中心,按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方向,着眼于大学生个性发展,关注大学生独特个性,提升大学生主体个性,突出大学生个性培养,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服务大学生个性发展。

3.个性化培养目标

在专业培养目标共性要求的基础之上,强调“以生为本”的管理哲学,以学生为中心,把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作为个性化培养的基本出发点,把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培养的首要目标,把提高和发挥能力作为主要激励手段,以学生的能力为中心,尊重和鼓励每一个学生的才能和创造力。

4.学院个性化培养组织体系

以二级学院为基本单位,学院建立“统分结合”的个性化培养体系,学院院长作为个性化培养的第一负责人,负责培养方案、培养标准和程序的制定。教研室主任负责对培养教师的初步甄选和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和统筹安排,学工办作为协调部门,负责培养对象分组、前期信息联络工作。

5.培养教师的甄选

培养教师主要由本专业的专业教师担任,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应承担主要工作。原则上培养教师应对其负责的学生进行连续四年的培养。培养教师应为人师表,充分利用导师的榜样和影响力,发挥导师的教书育人作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帮助他们解决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四、结语

学生作为不同主体既有共性的相似,又有个性的差异。专业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有利于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等,培养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志义,朱 泓,刘志军,等.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J].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2014(2):29-34.

[2]顾佩华,包能胜,康全礼,等.CDIO在中国[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

[3]孟祥林.從发达国家个性化教育实践看我国的策略选择[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4):26-28.

猜你喜欢
个性化人才培养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