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渭河源头的历史变迁

2018-03-26 02:15薛桂琴杨世春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历史变迁渭河源头

薛桂琴 杨世春

内容摘要:渭河,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可自古到今人们对渭河的源头争论不休,水利与河流著作之记述也各出己见,莫衷一是。本文引经据典,以详实的史料、科学地分析阐释了渭河源头的历史变迁,揭开了渭河源头之迷。

关键词:渭河 源头 历史变迁

渭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第一大支流,长818公里,有大小支流273条,它流经甘肃、陕西两省62个市县,浩浩荡荡注入黄河。渭河以13.6万平方公里的伟岸身軀,哺育着2500万中华民族的子孙,渭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中轴线,是古丝绸南路的必经之地。渭河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河与情感之河,也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地理之河与文化之河。渭河源是周、秦、汉、晋、北魏、北周、隋、唐中国历史辉煌时代的渊源,也是华夏文明的血脉之源,更是秦陇大地的情感之源。真所谓“渭河源,中华根!”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

“渭者,渭河也;源者,根源也。”关于渭河的源头自古到今也随时代发展经历了几度争论与变迁。

我国古代最早的地理名著《山海经》的〔西山经〕说: “(西山)又西二百二十里,曰鸟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白玉。渭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其中多鳋鱼,其状如鳣鱼,动则其邑有大兵”。《尚书》〔禹贡〕篇记曰“(大禹)导渭自鸟鼠同穴”。《汉书·地理志》〔陇西郡〕条〔首阳(县)〕:“禹贡鸟鼠同穴山在(县)西南,渭水所出,东至船司空入河,过郡四,行千八百七十里”。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二十世纪初杨守敬、熊会贞注释的《水经注疏》记述:“渭水出陇西首阳县渭首亭南鸟鼠山……此县有高城岭,岭上有城,号渭源城,渭水出焉。三源合注,东北流,经首阳县西,与别源合。”

《甘肃省水利志》说“渭河发源于渭源县南鸟鼠山,河源高程3230米。”权威河流著书《中国江河》说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陕西省编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力资源复查成果》(陕西省卷)说渭河“发源于渭源县西南部海拔3495米的鸟鼠山北侧,源头高程1383米,三源合注。”

黄河水利委员会在2005年主持编制的《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说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现代史学家顾颉刚先生1938年考察渭河源头时在鸟鼠山发出:“疑问鼠山名,试为答案歧千古。长流渭川水,溯到源头只一盅”的感叹。

这几部经典都记述渭河发源于渭源县鸟鼠山。

明代顾祖禹所撰《读史方域纪要》则认为“渭水出临洮府渭源县西二十五里之南谷山,流经鸟鼠山下,……东至华阴县北,入于河……过郡四,行千八百七十里。”他否定了鸟鼠山是渭河主发源地的说法,只不过是“流经”山下而已。

当代学者赵永福编写的《水经注通检今释》注释甘肃省渭源县西南的清源河是渭河的“别源”,未明确“正源”何在。

而甘肃省编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力资源复查成果》(甘肃省卷)则写道“发源于渭源县西南部高程3495米的豁豁山”,豁豁山是清源河的源头,即承认渭河的主源是清源河。清源河有红沟河、鹿鸣河、石头沟河、牛沟河四条分支,但未具体说明在那一条。

《甘肃省抗旱防汛手册》却说渭河“源出渭源县太白山”。这里又错位了,渭源县太白山在豁豁山西北方5公里处,两个不同的流域,太白山的水流向洮河支流漫坝河里。

1994年中共渭源县委、渭源县人民政府编印的《渭水源头》一书第七章“考辨”中张书城、温丕光先生《鸟鼠山·鸟鼠同穴·渭水正源》一文根据《说文》“渭水出陇西首阳渭首亭南谷”语,认为“这里的南山就是露骨山的支脉豁豁山”,“只有大岘沟水(源自豁豁山)才可称之为渭水的正源”。清源河应该是渭河正源,即渭河发源于豁豁山,龙王沟和唐家河均应是其支流。于是,2009年渭源县有关部门依此为渭河断定了新的源头:渭源县城西南大约25公里处五竹乡鹿鸣村上鹿泉社的骆驼项。从一个错误走向了另一个错误!

渭源县内的渭水之源有文字记载:“三源孕鸟鼠,一水兴八朝”。现代确定河流源头多遵循“唯长唯远”的原则。南源红沟峡青崖头扬水崖地处崇山峻岭,高程3508米,汇流长度35公里,流域面积138平方公里,水量2400万立方米,常流量0.3立方米/秒,洪流量150立方米/秒,枯流量0.1立方米/秒,碧波荡漾,流水潺潺,河流的径流量大,含沙量小;而西源鸟鼠山龙王沟,河源高程3230米;北源唐家河高程为2400米左右;河沟长度9公里、流域面积18平方公里、水量36万立方米,河流的径流量很小,含沙量极大。后来,又有人把位于渭源县锹峪乡峡口村的锹峪河也列入渭河源头,称为渭河东源。这里风景秀丽,山水旖旎,也被开发为著名的旅游风景区。锹峪河发源于南部牛岭山(海拔3086米)全长30公里,流域面积62平方公里,常流量0.2立方米/秒,洪流量123立方米/秒,枯流量0.1立方米/秒。

2011年,渭源县委、县政府抢抓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良好的政策机遇,为全面打响“华夏文明渭河源”战略品牌,邀请陕西、甘肃等多位地理、历史专家,对渭河进行了系统地实地考察,考察团从渭源出发,溯流而上,运用经纬仪、水平仪、望远镜、测压机等先进的高科技技术手段,对渭河所有的支流的长度、流量、流域面积等进行了详尽测量,同时经过反复论证、精心计算,综合历史、人文、地理等多种因素,最后终于找到了泱泱渭河真正的源头(正源)——位于清源河上游,地处甘肃省渭源县五竹镇石头沟村(现更名为渭河源村)红沟峡的青崖头。

渭河水,自地处甘肃省渭源县五竹镇石头沟村(渭河源村)红沟峡青崖头之二郎池汩汩冒出,沿扬水崖飞流直下,顺鸡冠梁西侧潺潺流出,穿水窟洞,出红沟峡与鹿鸣河、石头沟河、牛沟河汇成清源河,蜿蜒东去,在渭源县城北与禹河、锹峪河汇流后向东南流,始称为渭河。浩浩汤汤流经今甘肃天水、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

丰腴的渭河水,不仅滋润了两岸肥田沃土,万物生灵,而且滋养了无数人类的英雄、世间的豪杰和达官贵人、哲人学者。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那么渭河就是摇篮中的宝贝,渭河不只是一条河,她与中华民族——龙的传人的文明史紧紧相连,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

鸟鼠山历史上曾为渭河之源头,但从从水文角度看看,确认渭源县五竹镇渭河源村(原石头沟村)红沟峡青崖头为渭河源头是符合科学道理的。也说明水流的源头也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水流的源头也有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从鸟鼠山为渭河之源头到现在的干涸,正是鸟鼠山森林破坏,土地被人为变成耕地的结果。而今登上鸟鼠山,只见山上有禹王庙一座,已破旧,无人管理,品字泉已近干涸,已无一滴水进入河道,丘陵地开荒种植庄稼,山坡上有稀稀拉拉的小树。由此可见保护河源,必须要爱护森林,森林得以保护,水源也就保护了。值得庆幸的是渭源县南临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泉湾的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其面积达70多平方公里,合作市的临夏县、和政县、康乐县、卓尼县之间的太子山天然保护区东西长70公里,平均宽10公里,面积700平方公里,这么大的自然保护区对河源的气候水文还是非常有利的。

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7]GHB1841)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渭源县会川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变迁渭河源头
故乡
故乡
冠状病毒
汉绣的现代激活方式
寻找思路源头 发现解题活水
给渭河立传 中国 “旱腰带”上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