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之花常开不败

2018-03-26 05:52曹海珍
教育界·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思维语言教学

曹海珍

【摘要】孙双金老师说过:“儿童需要有思想的教学。”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语言的源泉,当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语言也就随之发展。

【关键词】语言;思维;教学

孙双金老师说过:“儿童需要有思想的教学。‘我思故我在,思维之花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唯有充满思维含量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教学,才能让学生柳暗花明,拨云见日;才能让学生茅塞顿开,醍醐灌顶。”可是,当下很多课堂更多的是只关注“看得见”的进步。如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否有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否有所进步,朗读能力是否有所提升,写作方法是否有所习得,或是作文是否有明显的增量等。若真的有,这样的课堂当然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是真正关注学生语用的课堂。

但很多时候这种“看得见”的进步,其实只是一种假象,只是一种虚假的学习。而课堂上另外一些成长虽是肉眼无法测量,也不像前面列举的各种能力一样显性。但它恰恰是一种真实的改变,真正的发展。比如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其中之一。孙双金老师甚至把“激活思维”提高到“最大的教学道德”高度加以界定。他认为学生到学校接受教育就是接受思想启蒙,接受心智启迪。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语言的源泉。当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语言也就随之发展。

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又该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呢?

一、巧设疑问——训练学生的思辨情怀

何捷老师在上《晏子使楚》一课时,自始至终,都有意无意中运用“春秋笔法”来讲春秋历史上的《晏子使楚》,整堂课缭绕着浓浓的思辨色彩。

课前谈话时,何老师引导学生认识“语境不同,词语感情色彩有变化”,就已为本节课的思辨训练埋下伏笔。又如上课伊始,何老师让学生凭直觉快速回答三个问题:谁是好人or谁是坏人?谁聪明or谁愚蠢?谁胜利or谁失败?学生齐答:晏子是好人,楚王是坏人;晏子聪明,楚王愚蠢;晏子胜利了,楚王失败了。然后让学生个别答,学生开始有点犹豫。接着老师追问:“楚王真的是坏人吗?晏子真的胜利了?”学生开始摇头,也有人低声说“不是”。“咱们再来玩一次。”何老师笑着说,这轮齐答,学生的思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所以答案也大不相同了:晏子是好人,楚王也是好人,因为楚王也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晏子聪明,楚王也聪明;至于谁胜利,学生摇摇头,表示不便轻易下结论。经受了辩证思维的挑战,学生已隐隐感到不能简单下结论,而应该辩证地、整体地看待评价人和事。

更妙的是,在全课即将结束,同学们都对晏子高山仰止时,没想到何老师竟抛出一连串的问题:晏子真的那么厉害?语言真的能解决一切问题?楚王后來为什么要做出灭掉齐国的决定?其实,何老师是再一次提醒大家:不能以绝对的眼光看问题,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而且每样事物总具有两面性。也以此告诉大家“学不完的晏子,读不完的春秋”,最后引出课堂结语“和晏子告别,和春秋相约”。既调动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的阅读视野从一篇课文走向一段历史,更是继续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情怀。

整堂课,何老师自始至终都在训练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人和事。我想,这样的思维训练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相信以后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碰到问题,学生绝不会简单轻易地下结论,总会多问几个“为什么”“真是这样吗”。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以及批判性,都在无形之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虽然这样的进步不像指导写一段话或是指导课文朗读那样显性,“看得见”,但学生的变化已在悄悄地发生。课堂上的这种增量虽然无法用肉眼来测量,但学生“看不见”的思维发展才是最可贵的变化,也应是我们教学追求的核心与根本。

二、关联阅读——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北京市特级教师张海滨先生上《草船借箭》时,当学生知道周瑜因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而要设计陷害后,他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

1.课文哪几句话读着读着,你感觉诸葛亮所有的借箭计划都藏在这几句话中?

(学生找到第4自然段诸葛亮的话: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2.老师告诉学生学习要学会关联起来思考。诸葛亮提这些要求,是要实施怎样的计划,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画出来,标出与前面相应的序号。

3.师读要求部分,生读计划部分。

4.当你读到后面的话,你认为这是一份怎样的计划?读到前面的时候,你肯定会想这怎么造箭。而读到后面的时候,你想问诸葛亮什么?

5.横着读表格,诸葛亮的才能一定会显现出来,在旁边作批注。

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发现诸葛亮的才干:博学、识人、善思。

我看过很多名师的课例,大多是从“神机妙算”一词入手,找到相关句子进行交流,感受诸葛亮的形象。这样的设计与写人记叙文的教学没有两样。而张老师却另辟蹊径,从诸葛亮对鲁肃说的话进入,引导学生关联着找,关联着读,关联着想,层层剥笋,不断深入。学生发现这是一份考虑周密的计划,也发现诸葛亮在跟鲁肃提要求时早已成竹在胸,考虑问题滴水不漏。然后老师的问题“你想问诸葛亮什么”就显得水到渠成。学生的疑问喷涌而来:“诸葛亮怎么会想出这么周密的计划?他有什么才能?”在如此好奇心的牵引下,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读表格里的内容,横着读,前后关联着想。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点燃。

不难发现,我们从“神机妙算”入手的教学,其实只是关注诸葛亮的外在表现,而“诸葛亮怎么能做到神机妙算的”是关注诸葛亮的内在表现,也是学生不太能关注到的。在老师的启发点拨下,他们总结出诸葛亮博学、识人、善思的才干。正如张老师自己说的,语文教什么?就像高明的医生给病人手术时,会选一个小的切口一样,选一个点,扩充到无限大。张老师在这一环节不仅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关联阅读的方法,还给学生提供了开阔的思维活动空间。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主体。的确,只要你给学生自主释放的空间,学生必还你别样的精彩。

三、推波助澜——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我在上《西门豹》一课时,当学到西门豹了解了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后,问同学们:“如果当时派去邺地当县令的是你们,你会怎么做?”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纷纷举手,有的说:“我就直接命令手下将巫婆和官绅抓来杀头。”有的说:“我先把他们关进牢房,让他们家人把这些年从老百姓那骗去的钱先还回来,再执行死刑。”也有的说:“我先不动声色,当作什么也没发生,免得打草惊蛇。等到给河伯娶媳妇那天再见机行事。”……学生的发言可谓五花八门。

然后,我让大家看西门豹的话(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再紧接着问:“难道他是糊涂官?真的要去当帮凶送新娘?”学生迫不及待地说:“那是假的,西门豹是故意这样说,怕打草惊蛇,其实他去送新娘是假的,惩治巫婆和官绅才是真的。”“那直接杀了巫婆和官绅岂不更干脆利落?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呢?”我故意推波助澜道。没想到全班一下子安静下来,过了一会儿,忽然有几个同学眼睛一亮,高高地举起小手:“我在课外的一则资料里看到过,那里的老百姓都很迷信的,如果西门豹这样杀掉巫婆和官绅,可能还会被老百姓误会呢。”我接过话茬:“看来想要让老百姓彻底醒悟,西门豹还真要讲究点方法啊。那你们能想到比西门大人更好的办法吗?”大家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此教学片段中,我先让学生说说如果派他们去管理邺地,他们会怎么做。學生想到了各种各样自以为可行的办法,思维的闸门在看似不经意间被打开了。然后,我再让学生加以比较,他们发现若是轻举妄动很可能打草惊蛇,或是好心办坏事。西门豹这样做才是合理的,欲擒故纵,又能让愚昧的老百姓醒悟。于是,西门豹的过人智慧就在这一放一收之间凸显出来了。我又故意挑起新的认知冲突“你能想出更好的方法吗”,继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学就应该让学生思维碰撞,四处发散,浮想联翩,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都说思维是语言表达的缓冲,思维发展了,语言自然有了不竭的源泉。

何捷老师曾说过:“‘看得见的变化,是对课堂教学的美好愿望。其实,对‘看得见的表象变化过度追求,是表面而肤浅的;对‘看不见的思维发展的推崇才是核心和根本。只要思维被激活,就是有效教学。那些‘看不见的改变,兴许才是真正的学习。”但愿我们的课堂上多一些“看不见”的进步,少一些为追求“看得见”的变化而催生的虚假学习吧。

猜你喜欢
思维语言教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