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2018-03-26 07:34唐桂文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社区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

唐桂文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教育信息化手段的发展,微课逐渐应用到社区课程的教学中。本文提出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分析和教学内容的分割,并进行微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应用,以期能够充分发挥微课程在社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优势作用。

关键词:社区教育;微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PPT课件屏幕录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8)05-0091-04

● 引言

社区教育是一种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社区和社区居民服务的新型教育形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1]社区教育的主要对象是社区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一般来说他们年龄大,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目的性不强,学习时间零散不固定。即使他们有学习的愿望,但要长期坚持进行面授听课也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很难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目前,社区教育课程基本上是采用传统的面授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在网络高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今天显得单一而枯燥。当前移动网络、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迅速发展与普及,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的兴起,使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随时随地进行智能化学习成为可能。同时,以在线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微课也迅速在我国的中小学、职业院校、高等院校甚至企业教育等领域全面铺开。[2]然而,针对社区教育的与微课程相关的论文和应用实例还是相对较少,而社区教育又是终身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在社区教育中进行微课程的分析和开发研究非常有必要。

下面,笔者结合社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探索基于此课程的微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以期对微课程支持下的社区教育教学变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微课程在社区教学中的分析

社区课程设置的总体原则:第一,所学知识内容简单、实用,这样可以使学习者将学习的内容应用于生活,体会到一定的成就感,增强进一步学习的信心。第二,讲究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和娱乐性,采用各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知识内容,以调动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第三,多重复,多演练,多互动,这样可以使学习者能够跟上教学的节奏,真正掌握所学内容。第四,单位课时不宜太长,因为年龄较大的学习者记忆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易疲劳,所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应该适可而止。第五,教学手段要尽量多样化,根据学科特点,除了班级教学,还要结合短时的讲座、户外活动和网络学习等,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科学研究发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选择性可持续的注意力(或者叫‘焦点注意力)只有10分钟”。社区面授课程的教学时间和课时安排都是有限的,而微课程的出现能够有效地解决两者间的矛盾,微课程中包含的各种微课的时间长度和授课方式,都非常适合社区居民。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微课程的学习,能够弥补课堂集中注意力时间较短的不足。另外,学习者还可以随时随地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学习,不受课时安排的限制。

● 微课程设计的前期调查

通过对国内外教育领域微课程相关研究等文献进行搜集和整理,笔者发现近几年关于微课程方面的文献越来越多,可见目前国内外对微课程越来越关注。我国有关微课程的研究论文主要发表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教育课程》等学术期刊。这些论文的内容可以被划分为五个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3]虽然对微课程的研究日渐升温,数量也不少,但内容主要集中在综合、应用两个方面,在设计开发和应用方面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够,评价和管理体系也不够完善,特别是关于社区教育方面的文献还比较少。

要使社区教育中的微课程的设计和应用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就需要对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对微课程的认知情况、学习需求、学习状况、碎片化学习时间等方面进行调研。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通过问卷的方式向学习者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从问卷中获取相关信息。

根据调查和数据分析,参加社区计算机课程学习的居民中男女基本各占50%,学习者年龄相对较大,基本上以退休人员为主,也有少量无工作的居民。通过调查,100%的学习者家里都有计算机,90%的学习者拥有智能手机,学历基本以高中和专科为主,原来从事的工作与计算机没有多大的关联,来社区学习计算机的目的主要是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即在掌握操作系统的基礎上,利用计算机进行浏览新闻、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等娱乐活动。同时,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学习者基本上对微课程不了解,提不出什么建议,但大家对上课知识点的讲解希望控制在5~10分钟的占到80%,然后不断重复学习,这与微课程的特点相一致,增加了笔者对制作微课程的信心。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

笔者通过对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和在社区教学中的经验和所遇的问题,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做了课程整体分析、教学内容分割的规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微课程的设计。

1.课程整体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首先对教学大纲进行梳理,接着进行整体内容分析,明确知识构成,确定教学内容,找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划分课程内容。

2.教学内容分割

以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需要解决的基础问题为单位,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课程—章—节—知识点”的四级结构。[4]

微课程是一个复杂对象,其内容多,设计建设工作量大。所以在微课程的设计建设过程中可以采用拆分策略,首先将微课程模块化,由大化小。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及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问题,找出课程中所有适合做微课程的知识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的组织,形成微课程系列。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根据教学内容划分成20个微课知识点(如下页表),一个微课对应一个知识点。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开发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社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授课经验,从上表的20个知识点中选取了“U盘的使用”“复制和粘贴”“搜索技巧”三个知识点,这三部分内容是很多学习者想在课堂上重点掌握的内容。例如,他们对于U盘是何物都可能不知道,有的学习者甚至害怕使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复强调和操作演示,但由于教学课时有限,这样做往往造成课堂学习效果欠佳。笔者决定将上面三个知识点录制成微课,方便学习者随时学习。

实际操作类型的微课程一般采用PPT录制视频的方法进行开发和制作,主要步骤如下:

①针对知识点进行脚本编写;为了方便学习者好理解,脚本虚拟了两个人的趣味性对话,逐步导入知识点。

②据脚本内容录屏,使用Mcbook录制,软件为Sreenflow。

③拍摄完成后,后期非线性编辑,使用软件为Mac平台的Final cut pro x;然后,加入片头、片尾、标注和动画等。

④编辑完成,输出视频。

● 结语

上述三个微课录制完成后,笔者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学员反应情况良好。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能够充分弥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同时能够充分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

[2][4]黄孟遥.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3]赵毅.面向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高校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社区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
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现状研究
大连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掌握学情,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
数字化阅读:社区教育的创新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少年儿童社区教育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