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人罗荣桓

2018-03-27 07:25周书羽
湘潮(上半月) 2018年2期
关键词:罗荣桓老实人同志

★周书羽

毛泽东曾写过很多诗词,但怀念战友和亲人的作品并不多,其中一首情深义重的悼诗就是《吊罗荣桓同志》。在将帅云集、群星璀璨的年代,毛泽东竟写下“国有疑难可问谁”的诗句,充分体现了他对罗荣桓的深厚友情和非凡器重。提起罗荣桓,毛泽东多次称其为“老实人”,还说“我喜欢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应当就是他赏识罗荣桓、将其看作“一辈子共事的人”的重要原因。老实的精神品格,伴随了这位开国元帅的戎马一生。

★ 自觉学习的老实人

罗荣桓1902年11月26日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今属衡东县荣桓镇)。6岁时,父亲开始教他识字读书,8岁入私塾。他学习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随着年岁增长,他的求知欲望也越来越强烈,除了学校的功课外,还翻出家里的藏书,废寝忘食地阅读。这期间还出了一件他的“糗事”:一个盛夏的中午,人们都已回家休息了,而罗荣桓却爬到池塘边的一棵柳树上读起书来,由于精力过度集中,一不小心跌到了池塘里,全身都湿透了,从此家里人就笑他是“小书呆子”。

由于私塾先生只照本宣科教学生读书,却不讲解其中的意思,这让罗荣桓感到十分乏味,有时也不免同其他学生一样,趁先生不在,搞点小动作。有一天,先生出去了,罗荣桓便拿出一张纸,专心致志地叠起小船来,由于精神十分集中,全然不知先生回来……盛怒之下的私塾先生打了他的手板。这件事让罗荣桓印象深刻,不敢再搞小动作了,把精力都用在读书上。他后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要老实学习,说:“我小时候上私塾念书念不好,是要挨老先生打的。现在没有竹戒尺打我们了,可是如果不自觉,不好好学习,将来会后悔的,社会的‘戒尺’会打我们的。”

从衡山到长沙,从长沙到北平,从北平到青岛,而后又到了武汉,罗荣桓如饥似渴地学习,汲取各种新知识、新思想,不懈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思想上发生了很大变化。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罗荣桓逐渐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在风雨飘摇的局势之下,罗荣桓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7月15日汪精卫公开叛变革命后,罗荣桓从武汉派赴通城从事农民运动,参与组织通城、崇阳农民自卫军。

不久,涉世不深的罗荣桓就尝到了一次教训。通城暴动以后,农民自卫军见他是个识文断字的大学生,便推举他保管自卫军装在一只皮箱里的现金。队伍从通城向修水转移的途中,罗荣桓提着这只沉重的箱子,感到十分吃力。这时,有两名农军战士走过来对他说:“先生,你辛苦了,我们来帮你提吧!”不由分说便把他提的箱子夺了过去。等到宿营时,那两个人连影子也找不到了。罗荣桓后来和妻子林月琴谈起此事时说:“走进革命队伍里的人也并不都是来革命的,混饭吃的、找出路的,大有人在。”林月琴又把这件事转述给毛泽东,毛泽东听了哈哈大笑,说:“你看,从这件事上,他这个老实人也悟出了一条真理呢!所以他对是和非、正确和错误鉴别得特别分明。”

9月初,罗荣桓等带着农民武装100多人来到了江西修水,同原武昌国民政府警卫团合编,他任特务连党代表。从学校走出来的罗荣桓不熟悉军队工作,摆在他面前最迫切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当好党代表?他虚心向警卫团的老战士谭希林等请教。谭希林介绍了团长卢德铭的优良作风:生活中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战斗中,冲锋在前,退却在后,鼓舞着战斗士气。罗荣桓听后深受感动,由此明白了一个道理:指挥部队,不仅仅是依靠发号施令,更不能依靠打骂,模范带头作用是关键。他以卢德铭为榜样,开始探索如何做好连队党代表的工作。

秋收起义受挫后,罗荣桓没有动摇革命意志,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先后担任特务连、九连、八连和三营的党代表。这时的罗荣桓仍然十分注意学习,除书本学习外,更多的是向实践学习,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由于以身作则、善于做群众工作,罗荣桓受到干部、战士的爱戴,成为我军最早的也是最优秀的党代表之一。

★ 坚持原则的老实人

从连队的党代表到全军的总政治部主任,几十年来,罗荣桓一直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生忠诚于党和人民。

不论顺境还是逆境,罗荣桓都不放弃自己的原则。第四次反“围剿”以后,受“左”倾教条主义影响,罗荣桓被调离部队,改任总政的巡视员和动员部长。这一时期的罗荣桓仍然老老实实为党工作。他在一个地区领导扩大红军,3个月完成扩红3000人的任务,受到中共中央的表彰。后来针对此事,毛泽东说:“荣桓同志是个老实人,可又有很强的原则性,能够顾全大局,一向对己严,待人宽。做政治工作就需要这样的干部。当然,老实人免不了受人欺负,这也没什么,历史总会正确评定人们的功过是非。在世界上要办成几件事,没有老老实实的态度是不行的,我们共产党人都要做老实人。”

只要上级指示是正确的,罗荣桓总是坚决贯彻执行,但是如果发现上级指示与实际不符,他也能够坚持真理而敢于斗争。1930年,红一方面军在肃清AB团时,许多同志无辜受到牵连并遭到迫害。由于这是红军开展的第一次肃反斗争,缺乏理论和实际经验的指导,导致在斗争一开始就出现了乱抓乱杀现象。当时,罗荣桓任红四军的政委,面对此种情景,他坚决顶住压力,即使被指责为“肃反不力”“右倾”,危及自身,也想方设法保护革命同志不受迫害。罗荣桓敢于斗争、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给不少高级干部留下了深刻印象。据当时任第十二师师长的萧克回忆,在第一次反‘围剿’前,政治部通知十二师,该师的宣传队长和一个宣传员是AB团。于是师里就把这个队长抓了起来进行审问。这两人不承认。一动刑承认了,又供出十几人。再抓、再审、再打,又供出几十人……当时的前委规定,捕人由团党委决定,杀人由师党委决定,无须报告军党委。十二师党委决定杀几十人。就在准备行刑的这一天,萧克感到杀人太多,有问题,便骑马赶到军部向罗荣桓请示,罗荣桓和军委秘书长黄益善明确回复:不能杀这么多人。萧克立即赶到刑场,让把犯人押回去,随后向师党委传达了罗荣桓的意思。这一批人终于被释放。从此,“罗政委刀下留人”的故事便流传开来。

罗荣桓不偏听偏信,注重调查研究,谨慎对待同志的政治生命,表现了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1938年8月,山东湖西抗日根据地突然掀起了“肃托”的恶浪。短短一个多月,被关押的党员、干部达数百人,被杀害者达二三百人。湖西“肃托”事先并未向上级请示,山东分局和一一五师开始都不了解那里的具体情况。当时,罗荣桓正为开创鲁南抗日根据地而紧张工作,他得到有关消息后,忧心如焚,立即率部星夜赶赴湖西地区。出发前,罗荣桓发电报通知在湖西的苏鲁豫支队政治部主任王凤鸣:所有被押人员一律不得处决,要等他到达后再作处理。罗荣桓到湖西后立即把带来的保卫干部分成两个小组,深入下去,访问群众、干部和关押人员的家属,调查事件真相。很快查明,被扣上“托派”帽子干部的所谓罪行,完全是逼供信的结果。罗荣桓命令释放被关押的同志,恢复他们原来的工作。他以果断的措施挽救了湖西的困难局面,使得那里的抗日形势得以逐步好转。被罗荣桓解救出来的同志,后来许多人担任了各级领导职务,他们当中的许多人记录下了当年对他们来说生死一线的时刻,为罗荣桓坦荡的胸襟、无私的品质和在真理面前绝不退缩的精神而感动。

老实人能够老老实实为党工作,但这种“老实”并不等于死心眼或是固执,而是能够结合实际灵活地执行党中央的指示。1943年春,党中央提出要开展整风运动,并派人到山东,提出要在山东搞发动群众揭发领导的民主运动。一向谨慎的罗荣桓认为,在敌后开展运动须格外谨慎,因此他没有立即将运动普遍展开,而是先在某些机关单位进行试验,结果出了问题,罗荣桓立即停掉这些单位的试点工作,并提出了适用于敌后的,以正确发扬民主为中心工作的整风办法,效果显著。后来许多同志反映,罗荣桓贯彻中央整风精神,既正确,又灵活,效果又好。

邓小平曾高度评价罗荣桓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1977年,邓小平为端正党内思想路线,就“两个凡是”观点进行批判,他说:“毛泽东思想是个思想体系,我和罗荣桓同志曾经同林彪作过斗争,批评他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而不是把毛泽东思想当作体系来看待。我们要高举旗帜,就是要学习和运用这个思想体系。”在粉碎“四人帮”前后,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提及罗荣桓,尤其在1978年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对罗荣桓作了高度评价:“罗荣桓同志对我军的政治工作有重大建树,是我们总政治部的一位好主任,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 善于团结的老实人

毛泽东曾称赞罗荣桓:“这个同志有一个优点,很有原则性,对敌人狠;对同志有意见,背后少说,当面多说,不背地议论人,一生始终如一。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不容易。原则性强,对党忠诚,对党的团结起了很大作用。”

1955年9月23日,毛泽东主席给罗荣桓授勋

1933年4月,罗荣桓调离红一军团后,有许多部队干部前去探望,并发了些“牢骚”。当时政治斗争残酷,稍有不慎,便会被撤职查办,送往保卫局。出于保护和关照,罗荣桓对他们说:“这些话在这里讲完就完了,你们出去千万不能乱讲。我们有意见归有意见,工作还要尽量做好,要尽量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作用。”

罗荣桓确实时刻注意党的团结性,曾说过:“带兵就要爱兵,从政治上爱,从生活上爱,才能团结一心,战胜敌人。”罗荣桓对干部同志十分关心爱护,生活方面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却也处处坚持原则,看到同志身上的优点会大加表扬,看到缺点会及时指出,进行批评教育,正是这样耿直而有原则的性格,使其在干部群众中深受欢迎。

20世纪40年代初,敌后抗日作战进入艰苦斗争阶段。在鲁南地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民歌:

东头崮,西头山,

土匪茅贼出万千;

山高皇帝远,

拳头就是知县官。

部队刚到这里时,面临重重困难。一一五师后勤部长向罗荣桓政委报告,市直属队的经费,每月只有600元,而反动武装和日伪军又对八路军进行进攻、封锁,直接导致部队给养十分困难,一日两餐甚至不能按时开饭,战士们吃的也只是些发霉的高粱、地瓜干摊的煎饼、带壳的糁子煎饼、豆饼等,经常面临着菜里不见油,几个月没肉吃的窘迫局面。加之当时群众的生活也非常艰苦,因此军队的生活无法得到改善。

在这段时间,部队夜行军出了问题,好多战士一到了晚上,就如同盲人一样什么也看不见,只能由别人牵着才能走。后经军医诊断,才得知是因为战士缺乏营养,因此得了夜盲症,治疗方法是需要吃猪肝。罗荣桓得知后,立刻下令通知各部队,不管怎样困难,也要使患夜盲症的战士吃到猪肝。他亲自召开全师连排管理人员的生产节约大会,集思广益,并规定了一名战士每天饭食的最低标准。在生产节约运动中,战士们一手拿枪,一手举锄,所有人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克服重重困难进行生产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每名战士的饭食都达到了规定的标准,部队也因此变得更加团结起来。

罗荣桓十分关注战士的生活状况。日本投降后,从山东来到东北的部队,穿着很单薄,身上经常冻得裂口子、生冻疮。一天,罗荣桓正在屋里起草文件,窗外一阵咯咯吱吱的响声吸引了他的注意。他放下钢笔,走到窗前,透过玻璃窗上的冰凌花,发现是窗外的哨兵在跺脚。于是,他回到床边,拿起他的老羊皮旧大衣,出门将它披在了哨兵的身上。

“谁?”哨兵刚开始吓了一跳,猛地回头后发现是罗荣桓,又发觉身上披了件大衣,认出了这件大衣是罗荣桓的,眼睛湿润了,哽咽着对罗荣桓说:“首长,你……”他想把大衣脱下来,却被罗荣桓制止了。罗荣桓用大衣蒙住哨兵的身子,说:“我房里暖和,你穿着吧!换班的时候,传给下一个哨兵。”随后他进屋,走到桌边,拿起钢笔在一张纸上写道:“何部长:无论如何,要搞上几件羊皮大衣,几顶狗皮帽子,给站岗的专用,以免夜间把哨兵冻坏。罗荣桓。”

★ 严于律己的老实人

罗荣桓是个从不搞“特殊化”的老实人,总是坚持一条:凡是要求同志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作为无声的命令。

抗日战争时期,部队到了鲁南山区,由于群众对八路军的不了解,导致部队给养十分困难。同志们每天吃着带壳子的高粱掺地瓜干做成的煎饼,而且常常都是发了霉的,菜汤里也看不见油花,罗荣桓也吃着这样的大锅饭。罗荣桓身边有个小勤务员,他见首长吃这样坏的饭菜,人也一天天消瘦下来,心里十分难过,于是他想让伙房单独给首长做些好一点的饭食,却被罗荣桓严词拒绝了。随着群众对八路军的日益了解,他们认识到八路军是仁义之师,因此便亲近起来。当时,房东大娘想表表心意,就杀了一只小鸡,炒了一碗辣子鸡,叫小勤务员端给罗荣桓吃。见到这碗香喷喷的辣子鸡,罗荣桓板着脸问道:“小鬼,哪里搞来的?”小勤务员如实交代:“房东大娘送的!”罗荣桓接着问道:“三大纪律第二条是什么?”小勤务员答:“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罗荣桓接着又问:“那你为什么把鸡肉也拿来了?”看着那碗香喷喷的辣子鸡,小勤务员委屈地答道:“又不是我拿的,是她送的。”听罢,罗荣桓说:“给房东端回去!……慢点,你怎么说?”小勤务员想了想,说:“说你不喜欢吃鸡。”罗荣桓说:“乱弹琴!要说谢谢她的好意,咱们八路军有纪律,不能随便吃老百姓的东西。”尽管心里不愿意,小勤务员还是带着一肚子委屈,噘着嘴把那碗香喷喷的辣子鸡端走了。不一会,房东大娘的闺女过来了,又端来了那碗辣子鸡,对罗荣桓说“首长,吃吧!这是俺娘一点心意。俺娘说,俺家都不吃辣的,是特意给您做的菜,您不吃,就见外了。您再客气,俺娘可要生气了。”说完便扭头跑了。可即便这样,罗荣桓还是对小勤务员说:“小鬼,去喊警卫员来,咱们会会餐。不过有一条,吃完了一定按价给钱,用我的津贴费,办得到吗?”“办得到!”小鬼大声喊道,高兴地跑出去叫了两名警卫员进来,和首长一同享用了这碗辣子鸡。

罗荣桓的生活十分简朴。他结婚的时候,盖的仍然是长征途中带来的旧被子,并一直用到抗战胜利。平型关战役中缴获了很多日军的黄呢子大衣,但罗荣桓却没有要,还一直披着他那件早已褪了色的老羊皮大衣。

从战争年代开始,罗荣桓便同疾病进行着顽强的斗争。时间一长,他的健康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但是他仍旧常年带病坚持工作。1942年,罗荣桓得了尿血症,但他却不让别人将他的病情报告给延安党中央,而是选择在枪林弹雨中继续着他的工作,有时甚至要坐着担架指挥作战,后来党中央知道此事后,便催他接受治疗。毛泽东对罗荣桓的健康状况十分关心。1950年9月20日,在罗荣桓的干部任免书上,毛泽东写道:“荣桓同志,你宜少开会,甚至不开会,只和若干干部谈话及批阅文件,对你身体好些,否则难于持久,请考虑。”在这之后,罗荣桓便听从毛泽东的建议,参加会议的次数相应减少了。

尽管如此,罗荣桓的身体还是每况愈下,最终抢救无效,于1963年12月16日下午病逝。

“有一分精力,就要为党多做一点工作。”这是罗荣桓经常说的一句话。罗荣桓一生谦虚谨慎,作为一名朴素无华的长者,其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干部同志。罗荣桓曾对妻子林月琴说过:“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记住毛主席的话,永远做老实人,忠诚于党的事业。”这位具有广阔胸襟与高尚情操的老实人,将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猜你喜欢
罗荣桓老实人同志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OVER THE RAINBOW
同志关系
通城起义:罗荣桓元帅之路第一功
干事业不能靠“敲锣打鼓”的人
不让老实人吃亏
善待老实人
老实人的奇遇
罗荣桓与萧华